武钢现货公司总经理杜克林介绍,以往钢铁产品从钢厂到终端客户,需经多层代理商分销,每吨中间代理费成本在50元到60元,现在通过电商平台,钢厂与用户之间能直接对接,每吨钢铁流通代理成本至少能减少一半,“这对于进入微利时代的钢铁行业而言,无疑优势明显”。
尽管钢铁电商发展迅猛,但一些业内专家认为,电商平台短期内还难以全部取代传统钢铁流通渠道。武汉科技大学钢铁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明教授说,电商能够薄利多销,最擅长的是标准化产品,钢铁产品中除大量建筑线材等“大路货”外,很多用户对钢铁产品的屈服、抗拉、耐腐等特性都有不同要求,“销售个性化产品并非电商的强项”。
钢铁电商热也给这一平台健康发展带来了整体过剩的隐忧。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曾表示,钢铁电商平台竞争非常激烈,未来几年,剩下的具有影响力的钢铁交易平台可能只有三五家。
业内专家表示,钢铁厂商和钢贸企业切勿盲目一窝蜂参与电商平台建设,谋求转型也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产业链中位置,避免重蹈“看好—涌入—困境—重组”的覆辙。
程明说,目前困扰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依旧是产能过剩。钢铁电商潮的兴起,有望通过流通环节倒逼一批产量小、技术低、盈利差的钢铁企业加速转型、重组乃至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