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加快煤炭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高效、充足的物流基础设施是构建现代煤炭流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根据2020年前我国煤炭供求格局变化情况,未来几年要重点加强三类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煤炭运输保障能力。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调出省区,“十二五”时期的新增煤炭供给将主要来自以上三省区,因此,“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内蒙古、陕西和山西主要运煤通道建设进度,提高主要煤炭外运地区运输保障能力。从中长期角度看,新疆煤炭供应量和外运量将会增大,要提早规划新疆煤炭外运通道。
二是着眼于煤炭进口格局的变化,建设和改造一批煤炭专用码头,提高煤炭进口保障能力。2009年,我国煤炭净进口突破1亿吨,到2013年,煤炭净进口量已达到3.2亿吨。煤炭净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对保障我国煤炭供应,特别是对长三角、珠三角的煤炭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考虑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海运条件好,在进口煤炭方面优势明显,未来长三角等煤炭主要消费地煤炭进口数量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需要关注的是,在煤炭进口快速增长过程中,煤炭进口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由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本国煤炭资源不足,加之这两个国家对煤炭出口的控制不断增强,预计未来来自印尼和越南的煤炭数量将可能会减少。印尼和越南离我国较近,在运输成本上具有优势,加之来自两国的煤炭运输船只吨位较小,对停靠港口的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进口煤炭数量的减少,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国的煤炭进口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由于运距延长,进口煤炭运输中大吨位船舶的比例会不断提高,港口建设要提早做好应对煤炭进口结构变化的准备。此外,要着眼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的煤炭资源利用,提早做好与以上三国陆路铁路运输的规划。
三是加强铁路运输重要节点建设。煤炭运输网络越发达、运输效率越高,煤炭供应的稳定性越有保障。要根据煤炭供求变化趋势和煤炭流向的变化,加强铁路物流网络节点建设,逐步改变货运站布局零散、大中型货运站少,专业装卸设备设施较少的状况,构建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铁路运输网络布局,不断增强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现代物流功能。
(二)促进新型煤炭流通主体的发展
由于国内煤炭生产地和输出地进一步向西部地区集中,而消费地却相对分散且距离煤炭输出地的距离进一步延长,要保障煤炭的稳定供应,降低煤炭流通成本,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对煤炭供应链的整合,这就需要煤炭流通方式的创新,而关键是要形成与我国煤炭流通格局相适应,能够减少流通费用、增加煤炭流通价值和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新型煤炭流通主体。
1。煤炭供求新格局和煤炭发展的新形势客观要求新型流通主体对煤炭供应链进行优化整合。
煤炭生产地西移且更加集中,意味着只有实现规模化流通、减少流通环节才可能降低流通成本。而煤炭品质的差异性、煤炭需求方的分散性和对煤炭品种、品质的专用性又要求终端煤炭产品的分拨应具有小批量的特征。煤炭供求格局的变化,使传统的煤炭产需直接对接的方式不再具有经济性和规模性的优势,客观要求具有整合整个煤炭供应链、既能有效对接煤炭生产、又能方便高效率地对接煤炭需求方的新型煤炭流通主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必须更加重视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清洁利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在我国的主要煤炭产地中,低硫、低灰分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部等地,而高硫高灰分的煤炭在山西部分煤炭产区较为集中。要有效利用国内煤炭资源并实现清洁利用,需要针对国内煤炭品质特点和供需格局特征,统筹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发挥煤炭流通在煤炭资源有效配置和清洁利用中的主导作用。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洗煤比例,在煤炭外运前通过洗煤等方式进行降硫除灰;二是在主要煤炭消费地和集散地,利用煤炭来源广泛的优势,通过配煤等方式进一步降硫除灰,更好地满足终端用户对煤炭品质的要求;三是要发展煤炭清洁物流并发挥流通环节对国内外煤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将分散运输、储备和配送体系整合为大规模、集中、专业化的煤炭物流体系,实现煤炭的“绿色”中转、流通加工、配送和使用。
2。煤炭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差异性客观要求煤炭流通主体能够发挥市场稳定器的功能。
煤炭生产的旺季一般在春夏秋季,而煤炭需求的旺季则主要在夏冬两季。同时,冬季还是我国传统的运输旺季,运力尤为紧张。由于煤炭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保障煤炭供应、降低煤炭成本,还必须解决煤炭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异对市场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用电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普及造成用电高峰期的用电波动性显著加大,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用电需求、进而对煤炭需求变化的影响加大,这就要求煤炭流通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稳定器的功能。
3。煤炭来源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为新型煤炭流通主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然国内煤炭生产进一步向西部集中,但对长三角、珠三角等煤炭主销区而言,煤炭来源多元化的态势并未改变,“三西”煤炭调出量的增加和进口煤炭的持续增长实际为煤炭流通企业整合煤炭资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需求的多样化客观要求煤炭流通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供给来源的多元化和终端需求的多样化为新阶段煤炭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4。进一步降低煤炭流通成本需要新型煤炭流通主体进行流通创新。
煤炭从矿区坑口到终端用户需要经过短途汽运、长途铁运、海运、内河航运等多个物流环节,其物流成本、税金、各环节加价往往占到终端价格的60%左右。未来在煤炭运距进一步加大和煤炭供给来源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亟须新型煤炭流通主体通过加快煤炭流通创新,改变以传统的煤炭贸易和物流为主的流通方式,逐步实现对煤炭贸易、流通加工、存储、分拨的系统化组织,通过建立现代煤炭流通方式实现“多对一”和“一对多”(可能需做个脚注)的煤炭资源整合与配送管理,在不断提高物流规模经营经济效益和满足终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降低终端用户的流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