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须重视理念 量力而行把握七大宣传细节
2014-08-06 18:04:25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前几年,到国外出差,认真留意了国外的广告,十来天下来也难得见到几块商业性质的广告,甚是好奇。当时觉得国外广告业大有市场,后来,

  前几年,到国外出差,认真留意了国外的广告,十来天下来也难得见到几块商业性质的广告,甚是好奇。当时觉得国外广告业大有市场,后来,了解多了,才知道国外企业家和政府对广告的态度。于是,对国外的政府和企业家产生了一种敬意,在他们眼里:“有一种信念神圣不可侵犯,那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一种责任与生俱来,那就是不搞虚假宣传。”这点很值得国人借鉴,尤其是在当前利益至上的年代。国外在运营品牌和企业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品质比品牌重要。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国外的东西.大家都很清楚,是品质好,并非价格便宜。为什么中国出口到国外的东西比在中国销售的好,是因为标准不一样。国外做产品的理念就是品质是对消费者最直接的责任。有人说国外的人擅长营销,我们的大学也在误导学生,大肆宣传苹果、IMB、微软等公司的营销论,致使很多学生就业时一心想进入营销领域,其实国外做的是产品、是创新、是一种引领市场趋势,并不是营销。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成功的不是他的“饥饿营销”,而是他们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理念。中国人做的才是营销,而且是一种忽悠营销。

  第二、品牌只是一个标识,没有好坏之分。在外国,没有驰名商标,也没有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名牌是中国人的专利,中国有很多评价标准和评比机制,企业荣誉满天飞,已经达到了用钱可以购买的地步。在国外,只有品牌和奢侈品牌之分,无论哪一类品牌,在质量上都是精益求精,在质量上不存在多大的差别,只是在设计、制作工艺、创新和品牌沉淀上有所区别。国外的政府和媒体也没有权授予企业名牌或荣誉,更多的是通过企业自身建立起来的消费者口碑。

  第三、研发和创新,是国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外很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大量的费用投入到研发上去,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机制外,社会上还有很多专业的设计和研发公司,他们只销售设计。如意大利很多陶瓷设计公司,中国很大一部分的设计是从这些设计公司买回来的。而中国企业喜欢把钱花到营销或广告上,每年广告费用是研发费用的几倍以上,所以中国引领不了市场趋势,也只能在营销上做点文章。

  第四、国外产品销售主要靠口碑,国内靠广告。国外企业会把大量宣传费用让利于民,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售价,让消费者买得起,国外的普通工薪阶层4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台SMART汽车,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3个LV包。中国由于广告费用过高、中间流通环节过长,导致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钱中一大部分是广告和渠道费用。

  既然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品牌宣传的重要性,经营企业就要遵守市场规律,在中国做品牌,必须投广告。但在做品牌建设时,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把握好的宣传策略有时比高投入见效得多。因此,在品牌建设上要注意以下细节:

  1、品牌宣传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

  每个企业发展阶段和战略不同,品牌宣传上的投入也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做出无限的效应是每个经营者共同的心声,切不可盲目跟风。在选择品牌宣传策略时,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产业、阶段以及战略进行挑选,宣传是建立在对不同媒体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现阶段,在品牌宣传上,很多品牌仍处于跟风状况,看有人做高速路牌广告也跟着做,看交通台好也跟着上,现在网络流行又开始转向网络。这种没有对消费群体和媒体受众群体调查的投入,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最终广告投了,宣传没有达到效果。

  品牌宣传的方式很多,可以选择直接的广告宣传,也可以进行品牌系列活动的宣传,也可以通过公益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可以利用事件或赞助进行宣传。总之,企业战略不同,宣传方式也应有别,切不可搞形式或跟潮流,企业经营要有主见。

  2、品牌宣传平台的选择要恰当

  广告地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地点选择不好或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如在商业中心,适合奢侈品或高端必备品的广告,因为这些地区成本较高,也能引起消费者共鸣,但大多不适合建材广告。在品牌宣传上,尽量不要让消费者产生负担,更不要占用公共资源,以免适得其反,如在餐馆附近不能做不雅广告,这样只会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厌恶感。

  3、品牌宣传语设计要得体

  最近开车喜欢上收听交通台,在“中国XX”交通台上,做广告的品牌越来越多,短短30分钟的时间就能听到六七个建材品牌的广告。有的品牌广告语设计得很有内涵和诱惑力,让听众能产生共鸣,有的听一百次也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只要我们留意就可以发展很多具有创意的广告语设计,同时也能发现很多广告的败笔。如一个建材企业赞助中国足球队,广告语设计为中国足球运动员指定用品,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如果是服装、日用品、保健品的设计还可以,建材品牌如果这样设计就有点牵强。

相关热词搜索:七大 细节 理念

上一篇:欧元区通缩风险激增 量化宽松已迫在眉睫
下一篇:银行理财产品告别“6时代” 相对收益优势持续减弱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