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稳步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在摸索中前行。
8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铝获悉,中铝自今年1月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后,该领导小组由董事长熊维平担任组长,总经理孙兆学和副总经理刘才明担任副组长,在明确了公司深化改革的机构设置、职责任务、工作制度、相关要求等事项后,目前,中铝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在研究制定中铝公司重点改革的任务及改革工作要点,其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也在制订中。
事实上,近年来徘徊在亏损阴影里的中铝也仍在市场夹缝中突围。
中铝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今年4月份,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与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华锦铝业,这也意味着中铝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资本层面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早在今年年初,中铝董事长熊维平及集团层面高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就曾透露,为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扭转业务亏损,在与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的合作中,中铝甚至不排除出让下属子公司控股权的可能。
“这个阶段对于中铝来说,是挑战更是机会,所以中铝的改革是没有退路的改革,虽然改革中势必会触碰到老国有企业的通病,但只要是能为公司带来效益的,再艰难的改革都要推进下去。”熊维平在一次座谈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试点“混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铝获得的材料中显示,今年6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铝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会议,这标志着中铝简历规范董事会制度正式宣告完成。中铝方面表示,中铝将充分发挥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的组合优势,根据行业形势和市场环境,不断研究、优化公司发展战略。
而除此以外,中铝方面也证实,目前正在推进旗下三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技术骨干持股试点工作,并结合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内,大胆创新,形成“资本与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激发企业和员工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央企尚借助资本运作吸纳社会资本,或与民营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中铝的探索性改革则无疑更为深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铝试点的三家企业中,将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管理运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及社会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合资合作,以及采取股权激励机制、改变激励分配模式等方面进行推进。
“目前为止,其他一些中央企业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与外部资本合作的层面,中铝由于自身的改革与国家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时期吻合,所以与其他央企不同的是,中铝现在搞的是内外兼备的双重改革,成功了对央企的管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熟知中铝的中国五矿下属子公司一名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铝旗下推进员工持股、技术骨干持股的三家试点企业分别为东轻公司、河南铝业、华西铝业。而早在去年3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这三家子公司的负责人就已前往中铝总部签署了《管理责任书》。
中铝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责任书中规定,总部将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实施三年考核任期目标管理,管理企业负责人人业绩考核与薪酬挂钩,总经理在公司确定的工资总额内,全权负责本企业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员工的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
“试点企业总经理现在有充分的决策权,总部只给配一个书记和财务,其他的管理班子都是自己负责搭建。”中铝内部人士说。
扭亏压力未减
即便对于中铝来说,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早已启动,但重压在这家铝业巨头肩上的亏损压力则仍如泰山压顶。
接近中铝的有色金属国有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目前,由于市场行情并未出现扭转性转机,中铝的经营压力仍然很大。
“产能严重过剩,加上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这些客观的因素都决定了中铝的亏损不会短期出现好转。”上述有色金属国企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