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数据 > 正文

投资者交易热情创41个月新高
2014-12-03 11:10:52   来源:证券时报网   评论:0 点击:

  证券时报记者 万鹏

  今年5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转暖,上证指数收出罕见的月线五连阳。与市场活跃相伴而生的是,A股投资者交易热情的大幅提升。其中,9月份参与交易的A股有效账户数达到2812.41万户,创出41个月以来的新高。

  交易账户占比

  41月来首超20%

  中登公司从2011年起推出了新版中国结算统计月报,A股账户本月参与二级市场集中交易情况是一项重要的新增内容,该数据及时反映了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而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又与当时的行情走势有着极高的正相关性。比如,2011年4月是2011年以来上证指数的最高点,而在股指见顶前的2011年3月,参与交易的两市A股有效账户合计为3537.3万户,占当时A股有效账户总数的27.16%,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占比都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点。

  中登公司上周公布的9月份结算统计月报显示,当月参与交易的沪市A股有效账户为1405.45万户、深市A股有效账户为1406.96万户,占各市场A股有效账户的比例分别为20.73%和21.06%,这也2011年5月份以来的一项新纪录。

  2011年4月,沪深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有效账户分别为1774.95万户和1462.9万户,占各市场A股有效账户的比例分别为27.19%和22.21%。2011年5月,上证指数大跌5.77%,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也急剧萎缩,占比也跌破20%整数关口,这之后的几年,交易账户占比一直低于20%。今年9月A股交易账户占比再次双双突破20%,也标志着A股投资者的交易热情一举恢复至近4年的高位。

  关注10%红线

  “地量地价”是指股票以低价成交且买卖极不活跃的状态,这是股票到达底部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对于整体市场同样适用。不过,成交量萎缩至多少,市场才会见底,则具有一定研判难度。而相比成交量的持续低迷,参与交易账户数的大幅萎缩,对于研判市场底部具有更高的借鉴意义。根据2011年以来统计数据,当参与交易账户数占总账户数量的比例接近10%时,往往对应着重要的阶段性底部。

  2012年1月,参与交易的深沪A股有效账户双双跌破700万户,合计数量为1332.67万户,占当时A股有效账户总数的10.04%。当月上证指数也创下了2132.63点的阶段新低。此后,A股市场出现明显反弹,参与交易的账户数也大幅增加;2012年11月,参与交易的深沪A股有效账户再次跌破700万户,合计数量为1367.87万户,占当时A股有效账户总数的9.95%。2012年12月4日,上证指数探底1949.46点后展开强劲反弹,参与交易账户数也迅速回升。

  在本轮行情启动前的今年5月份,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480.59万户,占当月A股有效账户总数的11.21%,创下18个月的新低,并逼近10%的关口。6月份,尽管股指仍在2000点的低位徘徊,但当月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已悄然上升至1628.43万户,占当月A股有效账户总数的12.29%。7月份,行情突然引爆,投资者的交易热情更是大幅攀升,当月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2207.53万户,占当月A股有效账户总数的16.59%,这两项数据都已创下2012年4月以来的新高。就此来看,10%的红线依然发挥了较好的指示作用。

  活跃度仍有提升空间

  9月份参与交易的A股有效账户数大幅增加,而且占比突破20%大关,这是否意味着本轮反弹已接近尾声呢?从2011年以来各月的参与交易的账户数量及比例来看,确有担忧的必要,原因是这45个月中,仅有4个月参与交易的账户比例占比超过20%。然而,从另一项数据来看,这种担忧似乎并不十分必要。

  中登公司从2007年6月开始公布截至当月的一年内有交易账户数,以及期末持仓和空仓账户数量。其中,期末持仓账户数占比在37%至45%之间波动,期末空仓账户数则在55%至63%之间,总体来看,与市场的走势并无太大关联。

  而一年内有交易的账户数这一数据,则能够反映市场的冷暖和投资者的情绪。具体来看,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一年内有交易的账户数持续走高;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则一路下滑;此后又再次回升,在2010年5月创出6906.58万户的历史高点后,转为高位震荡,并于2011年11月开始又一轮大幅下跌。2012年7月至今,该数据一直维持在5000万户之下,今年9月也仅有4871.5万户。

  这也表明,尽管最近几个月,每月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大幅增加,但从一年的时间跨度来看,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并没有出现十分明显的增长,从而成为后续行情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41

上一篇:上周保证金净流出2070亿元 结束净流入态势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