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微评 > 正文

集中权力斩断惠农政策幕后黑手
2014-07-16 08:46:46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在我国已实施10余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发挥其惠农助农的重要作用。然而,近来连连网络举报的国家工职人员涉嫌滥用职权,致使大量农

  在我国已实施10余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发挥其惠农助农的重要作用。然而,近来连连网络举报的国家工职人员涉嫌滥用职权,致使大量农机购置补贴被套取的案例无不让人不寒而栗。不法商人钻政策漏洞,以回扣诱惑和勾结官员,大肆套取农机补贴,使惠农政策异化为腐败分子牟利的工具,此举尤为可耻。

  层层剥削,致使农机补贴剥削殆尽。为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财政部、农业部于2004年共同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然而,中央下拨且逐年增加的庞大补贴资金,成为了一切腐败官员和不法商贩的觊觎目标。同时,由于农机补贴的过程使需要多方参与的程序,让农机局生产销售商找到了钻空子的机会,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在农机具的供货、申请、销售、管理环节层层揩油,一些农机部门干部经不起诱惑,与行贿者共同演绎分食“唐僧肉”的好戏,致使补贴政策根本不能尽善发挥其惠农助农的作用。

  花样百出,暴漏监管漏洞。拉拢一把手,利用权利牟利;营造回扣潜规则,内外勾结侵吞;花样百出钻空子,不法商人骗补等一系列作案方式舞步显示出了,暴漏在农机补贴范畴的贪污花样百出、层出不穷,甚至有叫嚣做大之势。在已查办的农机贪腐案例中,涉农职务犯罪主体不再是单打独斗。农机补贴领域犯罪反映了涉农职务犯罪由简单共同犯罪向复杂共同犯罪转化的趋势,窝案、串案成为典型特征。前一环节能够自觉的为后一环节预留利益空间,国家补贴的运作过程让犯罪者之间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相关热词搜索:惠农 黑手 权力

上一篇:嗜好打牌的官员怎能把手头工作干好?
下一篇:没了围墙和门岗的机关办公楼缩短干群心与心的距离

分享到: 收藏

精华推荐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