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微评 > 正文

遏制“吃空饷”,亟需制度发力
2014-07-23 08:10:00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竟然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吃空饷。这个奇怪的现象经网友举报后,当地纪委介入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竟然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吃空饷”。这个奇怪的现象经网友举报后,当地纪委介入调查。昨天,记者从三门峡市纪委获悉,该教体局局长刘彦民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吃空饷,也叫吃空额。指不上班而在实实在在谋取个人私利但依然可以领取工资的行为。“吃空饷”已经从古代军队冒领“饷银”延伸到了现在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据我了解,‘吃空饷’现象在全国并不少见。”2011年5月26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存在这一现象。“吃空饷”者主要表现为吃“旷工饷”、“病假饷”、“多头饷”、“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冒名饷”、“死人饷”等形式。据悉,“2013年河南省治理‘吃空饷’,省直机关清理87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63.8万元;省辖市清理22280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11843万元。”“‘吃空饷’正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6月13日,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对记者说。

  从群众的角度看,对于那些光拿钱不做事的干部自然是气愤万分,而对于政府的形象则更是损害极大。从干部的角度看,吃空饷的干部会让其他正常上班工作的干部心中不平衡,从而工作效率、积极性等都会大幅度降低。从政府的层面看,这不仅仅会让国家的钱白白流失,更是作风建设的大漏洞。

相关热词搜索:制度

上一篇:正风肃纪就要让权力“进笼”
下一篇:教体局长因女儿“吃空饷”受的处分还可再重点

分享到: 收藏

精华推荐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