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微评 > 正文

救灾食品“发霉”折射出了什么?
2014-08-02 08:39:00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作者:曹阳  一边是受灾村民等米下锅,一边是120袋救灾大米闲置一年后发霉。当地乡干部在解释原因时,竟然振振有词地称:分不好,太

  作者:曹阳

  一边是受灾村民等米下锅,一边是120袋救灾大米闲置一年后发霉。当地乡干部在解释原因时,竟然振振有词地称:“分不好,太少了”。日前曝光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白羊溪乡这起事件让人无语。(新华网2014-8-1)

  眼看着灾民等米下锅,却让救灾大米闲置发霉,人民群众要这样的干部何用?出现这种情况,折射出了什么?笔者认为,不仅折射出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慵懒作风,以及干部的服务意识上的变质。

  一边是受灾群众缺衣少吃,一边却是衣物、食品等救灾物资堆在办事处发霉变质,两者形成的极大反差,严重剌痛了灾区群众的心。救灾物资发霉变质,到底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工作粗心大意,忘了将这批救灾物资发放下去;还是办事处有意截留下来,工作人员吃不尽用不完?

  无论是哪种原因,相关领导都难逃其咎,既然负责救灾物资的采购,就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不能将救灾物资的质量问题当儿戏,救灾食品出现了问题,不仅会使灾民的生活没有了保障,还会深深伤了灾民的心。这些救灾面包也许就是灾民生存下去的一颗“救命稻草”,却被无情地折断了,面对着“发霉”的食品,不知当地的领导干部作何感想?

  从小处讲,反映出了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踏实,作风飘浮;救灾食品的发放涉及到采购、保存、管理、检查、发放等一系列环节,问题食品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必须查清。更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问题食品是否涉猎到贪腐?若有黑手打救灾食品的主意,寻租,中饱私囊,当严惩不贷。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

上一篇:李慧滔:非农金银探底回升,追多为主
下一篇:黄鸣:招标不合规 太阳能热水工程问题太多

分享到: 收藏

精华推荐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