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地掀起了践行群众路线的高潮,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问题查摆到中央“八项规定”,走出了反腐倡廉,提高行政效能的第一步,尤其是在治贪、治腐、治浪费等几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近尾声,“走基层”活动现在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虽然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调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等一系列活动,成绩固然可喜,成果还需继续巩固。
“走基层”活动重在“走”,不仅仅停留在“走”。“走基层”的目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干群关系,虽然各地都结合群教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扶贫包村,慰问贫困党员等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牢记“走基层”只是手段,真正服务群众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仅要走到基层中去,还要努力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味强调走只能让我们的群众路线流于形式。
“走基层”不仅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还要改变干部脚不沾地的官僚作风。水灾中村干部背上的领导干部是“走基层”针对的重点,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官员往往有种高高在上的心理优势,从习总书记的从政历程来看,当县委书记要走遍每个村,当市委书记要走遍每个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每个县,不仅要敢走,还要主动走,敢于走到群众中去,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中国是人民群众的中国,不管是谁,往上追三代准和群众扯得上关系,高高在上的思想最要得不,我们要深刻领悟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群众,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干部。
“走基层”要避免一阵风,要形成长效机制。“走基层”究竟还能走多久?每件事情到达一定时期,都会有它的倦怠期,我们能不能克服惰性,勿把“走基层”变成“一阵风”。只要真实的走进去,就能发现;只要肯与百姓聊天,就不怕找不到为人民服务的路。但关键是要耐得住辛苦,要有与百姓们同甘共苦的决心。我们要把“走基层”制度化,使之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一种工作常态,不让走基层成为一种形式,不再让走基层成为一种阶段性的工作。
沉下心,脚踏实地,真正走到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咨询群众的困难与难题,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全力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坚决杜绝讲排场、走过场。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走基层”活动,解决一批难题,化解突出矛盾,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密切干群关系,真正实现“走基层”活动的意义,展现出现代党员干部的新素质,新面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不是一句空话,一直沿用至今的历法、节气等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真理。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改变作风扎根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再来指导我们为人民服务,才是“走基层”的灵魂所在。(作者: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