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名牌”屡上“黑名单” 违法成本低成主因
□记者 罗政 屈凌燕 上海报道
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国际名牌服装居然还会有质量问题?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流通领域快时尚服装质量抽检结果显示,65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多款“国际名牌”赫然在列。
为什么在各地质监部门相继公布的服装质量“黑名单”中,国际知名品牌频频上榜?专家认为,处罚力度偏弱,违法成本低,是一些企业“无所畏惧”的原因。
阿玛尼、宝姿均上了质量“黑名单”
阿玛尼的一款连衣裙,耐湿摩擦色牢度不达标;宝姿的两款连衣裙,纤维含量不合格;马莎的衬衫和裤子,出现纰裂等多项问题。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服装质量抽检结果当中,CC&DD、ELLE HOMME、Etam、Ralph Lauren等“国际知名品牌”也均因各类质量问题而“榜上有名”。
上海查处的案例并非个例,各地每年都会相继公布市场质检结果。最近数月北京市工商局就对流通领域的服装产品进行了多批次的质量抽检,无印良品、ZARA、H&M、Polo Ralph Lauren、FNRN、VERO MODA、班尼路、纪梵希[微博]、迪士尼等国际品牌都曾“上榜”。今年6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也公布了16款不合格童装品牌,HELLO KITTY、ELLE、迪士尼、阿迪达斯等均有上榜。
国际名牌的质量问题已频频敲响警钟。据浙江省监管部门介绍,在国外品牌服装中,韩国服装质量问题较多。浙江省工商局2013年上半年抽检的12个品牌20个批次韩国品牌服装中,合格率仅45%,PAW IN PAW、LAND KIDS等品牌均“榜上有名”;2012年针对韩国进口服装抽检的合格率也仅为50%。
从纺织到成衣 多环节引发质量安全问题
这些深得国内消费者信赖的“名牌”服装频频曝光“质量门”事件,究竟是那些环节出了问题呢?
从各地工商质检部门的抽查情况来看,服装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甲醛超标、PH值超标、色牢度问题、纤维含量不达标等。记者调查发现,从纺织、印染到成衣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存在服装质量问题产生的漏洞。
——印染环节是化学问题“多发地”。杭州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甲醛超标、PH值不达标等问题,一般都是出在产业链中游的印染环节。“染料全部都是化学物质,而为了加速染色,印染企业还会使用含有甲醛的助剂,这应当是服装甲醛超标的主要来源。”
——服装标签做手脚。“成衣生产企业会根据自身品牌的级别购进不同质量的面料,这些国际知名品牌服装的面料质量理应是最好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装销售人员表示,然而,为了节省成本,在贴牌的过程当中,企业在服装成分的标签上做些手脚,是常有的事。
——在销售环节,一些品牌企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记者调查了解到,品牌服装在进驻大型商场之前,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一些品牌企业在进驻商场之前送检的都是合格品,但是在进驻之后为了增加利润,就未必能保证销售的都是送检品质量了。”一位销售人员如是说。
服装安全虽不如食品安全危害那样来的直接,引人关注,但服装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依然严重,可以说是“慢性杀手”。据业内人士介绍,PH值超标、色牢度不达标,容易引起一些致敏致癌的染料、重金属离子等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安全构成危害。而甲醛可以通过饮食、呼吸甚至皮肤接触的形式进入人体,危害皮肤、黏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