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连续走低,钢材市场需求正面临“停涨”的风险。近日财政部发文,对78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从7月31日起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业内预计,这项呼吁已久的政策落地,将有助于提振国内钢材需求。不过,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严冬,随着铁矿石价格企稳回升,钢铁企业盈利仍面临考验。
“微刺激”政策落地
7月11日,财政部发文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通知,首批对国内完全能够生产、质量能够满足下游加工企业需要的进口热轧板、冷轧板、窄带钢、棒线材、型材、钢铁丝、电工钢等78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自2014年7月31日起,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7月31日前已签订的合同,且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实际进口的,允许在合同有效期内继续以保税的方式开展加工贸易。
钢铁业内对于“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的呼吁由来已久。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落实公平税赋政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取消该政策。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曾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钢材进口国,每年有1500万吨到1800万吨的进口量,其中有一半是来料加工,享受保税政策。这么大规模的钢材免收13%的增值税,对国内钢企是不公平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之所以推出进口钢材保税政策,当初是为了促进外贸发展,吸引外资。不过,随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保税政策所带来的税负公平矛盾凸显。“取消保税政策,相当于一部分进口钢材失去免税、手续简便的竞争力,使国产钢材能够平等竞争,对冷、热轧板无形中增加一部分市场需求。不过,这个规模尚不足国内需求量的1%。”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