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寓改革于降息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央行上周五突然宣布降息,结束了自2012年7月以来的近28个月“空窗期”。这一重磅消息早有伏笔,央行第三季度报告暗示: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个核心经济指标皆释放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信号。同时,从欧元区到欧洲周边各国,再到日本乃至新兴经济体,通缩阴影笼罩全球。在稳增长与防通缩的两重压力之下,中国央行此番下沉利率锚,其不对称降息意图是什么?未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会有什么动作?降息将对行业和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将在本期报道中作出解答。
上周五(11月21日)突然公布的降息政策,为利率市场化拓宽了道路。
在央行[微博]当日公布的政策中,除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调整的还包括: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1.1倍调整为1.2倍、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央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加强各家银行的市场适应性,培育其市场定价能力。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简化利率档次,实质上是把更多期限的利率定价权交给了市场。央行不再公布5年期定存利率,金融机构的定价策略就会出现明显分化,有的银行甚至不再提供5年期存款报价。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今后不同银行的定价差异会更加明显。
利率市场化加速
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11月21日晚间,央行决定,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正是把货币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也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杨驰认为,此次央行宣布存款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是对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的落实,预计利率市场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根据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逐步实行微调将成为未来利率调整的常态,这也将倒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负债稳定性、提高资产风险定价能力。
恒丰银行创新发展部总经理娄丽丽也认为,此次利率下调对持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对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香港致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肇越11月22日在“2014金麒麟论坛”上表示,在这个时点,从市场数据、宏观数据看,通货膨胀在往下走,为降息打开了空间,也创造了舆论支持。把存款的基准利率下调,同时把上浮幅度打开,推进利率市场化。也可能下一次是1.3倍、1.5倍,也就彻底放开了,大家也就适应了。
定价权逐步交给市场
央行此次还结合存贷款基准利率各期限档次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性等因素,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进行了简化和合并,不再公布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并将贷款基准利率由6个月以内 (含6个月)、6个月至1年(含1年)、1至3年(含3年)、3至5年(含5年)和5年以上5个档次,简并为一年以内(含一年)、1至5年(含5年)和5年以上3个档次。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强化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健全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的简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培育和增强定价能力建设,这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杨驰表示,央行简化利率档次,实质上是把更多期限的利率定价权交给了市场。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竞争策略、负债成本和存款结构来决定存款的利率,“这次央行不再公布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金融机构在5年期存款利率的定价就明显出现了分化,差异还很大,有的银行甚至不再提供5年期存款报价。以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不同银行的定价差异会更加明显。”
大额存单有望开放
央行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密切监测、跟踪评估各项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并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改革所需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
去年银行同业存单相关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多家银行获准进行首批同业存单试点,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大额存单的试点却一直没有放开。
杨驰认为,针对机构和个人发行的大额存单的发行速度会提升,利率也会根据同期Shibor上下浮动,央行没有强制要求,主要是体现利率市场化,“目前,个人、企业投资者对大额存单不太熟悉,利率会比现有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同时设定一定的门槛,有风险承受能力、金融知识比较丰富的投资者购买更适合。设定较高的门槛主要是基于二级市场流通便利性的需要,如果数额太少,在二级市场流通成本太高。”
肇越认为,利率市场化这个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程度低的时候,市场会自己找突破口,形成脱媒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自己定价的利率,余额宝[微博]能够到现在还是4%以上,与活期存款利率相差很大;银行发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多在3%~5%。实际上通过这种存款的替代,市场已经自发地找到了市场利率的合理位置,所以不妨步子再走得大一点。
《《《
“融十条”后再降息 管理层“组合拳”保实体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编 者 按
近几个月以来,包括GDP增速、PMI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均处于阴跌之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与此同时,CPI和PPI持续低迷,使得降息既具备必要性又具备可能性。
不少专家指出,考虑到经济增长的低迷,以及通缩力量的明显抬头,下调基准利率的条件早已成熟。不过,近期政策信号一直都在坚持“定向宽松”的调子,并没有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迹象,因此,央行此次降息在情理之中但时点早于预期。
央行11月21日晚间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其政策目标是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
事关企业融资方面问题,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多次涉及部署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措施。
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固定收益部副总裁范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贷款利率的下调将有效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利好于企业融资并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就业,以降低实体经济下滑的风险。
降低融资成本
据了解,在今年3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对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关注不下于十次。
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许多企业本身利润就收窄,融资成本却在升高,两头一挤,真的是雪上加霜啊!”
对此,在当天的常务会上,总理当场部署银监会牵头,对商业银行收费展开一次专项检查,取消不合理的利息外收费,尤其是“贷款绑定收费”,查处“贷转存”、“只收费不服务”等问题,多管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又表示,“商业银行要想办法为小微企业、特别是新创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服务。”
总理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包括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的不合理上升等十项有力措施。
9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强调,在财政为小微企业减税同时,还要加大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会议部署采取业务补助、增量业务奖励等措施,引导担保、金融和外贸综合服务等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鼓励大银行设立服务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推动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最近一次(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总理强调,过去几个月,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呈现缓解趋势,但仍然是突出问题。
对此,会议又提出了十项措施,包括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费用;支持跨境融资,让更多企业与全球低成本资金“牵手”等。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如果说前几日出台的国务院“融十条”是通过各种渠道放松流动性、增加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那么降息的核心作用在于推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前者是数量型政策工具,后者则是价格型政策工具,无论是释放流动性还是降息对资本市场都是重大利好。”林采宜说。
“从分析目前把经济往下拉的负面因素来看,一个是产能过剩,另一个融资成本过高。”范为表示,从国务院层面来看,是切实希望降低融资成本,以防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我预计明年降息与降准还会出现。”
利于稳就业
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融资贵”已经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通畅的投融资途径,俨然成为小微企业跑上“快车道”的基础。
数据显示,9月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8.31%和20.43%,较上月分别上升0.81个和1.63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71.26%,比上月下降2.4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
而从前三季度各地公布的就业数据来看,新增就业人数都较为乐观。
根据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上个月的说法,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这其中,小微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发挥作用功不可没,譬如陕西省人社厅副厅长王晓驰介绍,今年陕西省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共吸纳了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就业。
另外随着今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全面推行,新生市场力量勃发,进一步保证了就业的良好实现,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反增的原因之一。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748.24万户,同比增长13.85%,注册资本 (金)129.97万亿元,增长32.54%。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占斌此前表示,小微企业加上个体工商户,在城镇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大概在30%~40%,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利器。“小微企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可有效缓解我国一直以来较大的就业压力,对国民经济的助力作用突出。且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覆盖面更广、对市场反应也更为灵活。”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川说,“在我们国家整个企业组织结构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重达90%左右,而正是这些小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9月,浙江省温州市一外贸企业董事长王明(化名)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融资成本高成为其企业规模扩张的掣肘。他曾经非常想扩大企业规模,自行进行开发与运营,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银行的高利息且贷款获取难度高使其暂时采用保守的经验方式“保住”企业。
“说得不好听,我们每年都在为银行打工,利息非常高。并且银行还收取各种贷款服务费用,加重了企业负担。”王明说。
目前降息将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好。范为表示,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之后,企业就会更加愿意去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再生产,这必然涉及就业岗位的增加,提升就业数,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
提振经济
《《《
“三驾马车”表现乏力 央行降息促经济回升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中国经济增速今年出现持续回落,三季度经济增速仅7.2%,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表现较乏力。而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大幅回落,这一核心经济指标增速创历史新低,预示着中国经济仍在下行。
此次央行宣布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后经济何时能企稳回升备受关注。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降息会影响股市,并进一步提振消费,且上市企业股权质押也大幅提升,增加企业自主投资。这次降息只是开始,后面还要看降息的连续性,总体看如果降息降准及时果断迅速,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明年三季度企稳回升。”
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61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9%,增速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年内首度探至16%以下。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66994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
据了解,在工业投资领域,投资增速取决于盈利预期和成本,但目前大部分制造业的盈利预期在下降,尤其是今年以来,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还是融资成本均在上升,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进一步给经济下行带来压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价格等都处在比较低的位置上,工业领域中也有比较明显的通缩,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适当推动通胀来进行反向调节,降息就是朝这个方向来运作。”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这次降息时表示,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比较突出。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央行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回升非常必要,央行通过此次降息可以向市场释放宽松信号,对市场心理预期进行积极引导,能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和风险成本,利好实体企业。
降息无疑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企业能否扩大投资,还有融资之外的其他因素。喜投网董事长黄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一些行业仍处于产能严重过剩阶段,也就是说一些企业还处于去产能化过程中,因此降息对于这类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暂时影响不大。
在经济增速出现滑坡的背景下,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较9月降0.3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8%。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微博]表示,“产能过剩集中在重工业,庞大的信贷规模卷入其中,稳增长的预期保证了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不会出现大幅收缩,为维系存量产能和通过信贷展期来消化坏账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但延缓了产能去化。”
当前拖累经济的另一大主要原因是房地产。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772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增速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已连续9个月持续回落。
今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放开限购等刺激政策,但是,房地产的调整仍在持续。但随着央行宣布降息,部分地区开始调整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业内预计,这或进一步消化楼市库存,楼市有望回春;但也有专家认为,对楼市影响有限。
在基础投资领域,近一个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多个投资项目,总额近万亿元,其中多数为铁路和机场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背景下,国家层面寄望于通过扩大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和工业投资的影响。业内预计,下半年随着中央主导的铁路公路、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逐渐落实到位,基本建设投资有望维持在2013年的水平。
《《《
拒绝通缩
全球经济遇通缩压力 中国降息“进可攻退可守”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各项数据显示,通缩的阴影正在全球扩散,“经济衰退”并未随着各国不遗余力的刺激措施消减,在前几轮全球降息浪潮中按兵不动的中国央行,终于在2014年11月21日加入降息大军。
结合我国有关部门今年以来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政策来看,此次降息带来的实际效果或将不仅局限在国内经济层面,甚至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对来自周边经济体通缩压力的一次积极反击。
我国央行有关负责人11月22日则表示,“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尽管我国经济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阔,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很大,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
全球经济面临通缩压力
数据显示出的全球通缩压力更为直观,美国和欧元区9月CPI同比增幅分别为1.7%和0.3%,不仅绝对值低于2%警戒线,而且还分别较年内高点下降0.4和0.5个百分点;日本在消费税提升后,虽然其国内的通胀率呈现出阶段性跃升,但内生通缩压力并未根本缓解;印度和中国9月CPI同比增幅也分别较去年末下降了2.38和0.51个百分点。
英国金融时报网近期刊发题为《世界需要合作抵御全球通缩》的文章分析称,归根结底,在上一轮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并没有寻找到更新与更有力的增长点,经济复苏始终低于预期。当总需求长期低于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负的产出缺口时,具有破坏力的通缩产生了。这促使企业削减产品价格和员工工资,从而进一步削弱总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央行的角色较为尴尬。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AlbertEdwards近日发布报告称,日元大幅贬值将迫使整个亚洲地区采取同样程度的贬值,并向西蔓延,产生一波通缩大潮。“通缩的大浪潮”最先冲击的将是中国。
“此次降息主要还是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基本面的恶化,从国际环境来看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向好并退出QE,利率走高,此时我国降息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更倾向流出。
基于这一点,中国央行的降息时机选择在美国加息之前或也有一定思量,“到美国加息时,由于中国已经降息到位,对比不那么强烈,中国利率水平处于低位,如果发生大量资本外流,中国甚至可以考虑加息来留住资本。”喜投网董事长黄生认为,此时降息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具体到国内政策空间层面,中国当下PPI走低使企业盈利承压,这需要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来缓解企业财务费用负担;而CPI较低则使地产业、钢铁业等资产价格处于下行周期,居民通胀预期稳定也再次增加了宽松货币政策空间。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实际利率由于物价涨幅趋缓而面临上行压力,因此适当降低名义利率有利于保持货币条件的稳定 (实际利率是货币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币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近日,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宣布设立丝绸之路基金,并酝酿出台“一带一路”规划纲要,“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投资经济的全球布局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中国的产业要顺利转移到国外,也需要人民币在更广阔的纵深领域使用。除了牵头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与之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大大增多。据了解,2009年至2014年10月31日,央行先后与26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将近2.9万亿元人民币。
“一些央行或货币当局已经或者准备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
此外,由我国央行推动成立的区域性人民币清算中心从亚洲逐渐走向欧洲的部分地区。“沪港通”的开通更为海外人民币打通了一个回流的通道,人民币既能“走出去”,也能“回得来”,大大增加了海外机构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信心与积极性。
这一系列举措均大大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增强了人民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在近一轮美元的升值中,人民币的坚挺为国内经济金融改革营造相对稳定的环境。此次降息后,“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开始收窄,掉期点未来料冲高回落,但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仍有望持稳甚至升值。”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微博]表示。
《《《
降息早埋伏笔 央行释义“中性操作”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编 者 按
宣布降息后,央行在答记者问中定义 “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但业界仍有声音认为此次操作已经打破决策层心理障碍,降息周期将开启。
实际上,以往的定向刺激与微刺激效果正在迅速减弱,经济基本面不理想是毋庸置疑的,降息并非强刺激,而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正常的货币政策调整。那么接下来政策走向将会如何?会不会有降准乃至下一次降息?在稳增长的紧迫形势下,财政政策的后续空间如何?
“为了忙沪港通已经一个月没有周末了,这周末又降息,这是要玩死分析师的节奏啊!”香港某券商机构一位分析师在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这样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另一家内地券商机构在周五当晚举行的降息分析会议则持续到了夜里近11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时隔28个月的突然降息瞬间点燃了市场的各种讨论。但实际上,自二季度的GDP等核心经济指标公布后,市场对央行的降息预期早已有之,唯一的悬念在于央行还能 “扛”多久。而央行在“扛”过了三季度后,最终于11月下旬才降息,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
降息效果有待观察
“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在宣布降息后,或许是担心市场过度解读,央行紧跟着公布了一篇答记者问的新闻稿,强调此次降息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非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的开始。也正是出于这一思路,央行今年创造性使用了各种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如SLF(长期借贷便利),MLF(中期借贷便利)等,但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过往的定向刺激与微刺激效果正在迅速减弱,经济基本面不理想是毋庸置疑的,降息并非强刺激,而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正常的货币政策调整,并非改革的对立面。”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今年6月,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多家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称,“实物资本供给有限而投资需求相对无限、货币供给有限而货币需求相对无限,这两对供需矛盾从根本上导致了我国目前高利率与高货币余额并存的局面。”其中,“投资需求的相对无限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因此融资平台与国企投资软约束是高利率的根源。”
这是央行对“融资贵”问题的回应,“财务软约束”问题此后在多个场合被反复提及,11月初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依然强调,要提升金融机构对农业、小微领域的支持,需“落实小微企业财税支持政策、增强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加快设立民营中小银行、解决财务软约束主体无效占用过多资源等。”
“银行有风险溢价,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包含在利率价格里,这需要更多财政政策跟上,改善整体经济预期,银行风险溢价才会降低。”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认为,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正因为如此,央行此次降息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强调基准利率价格手段
此次降息存款利率几乎没有下调。由于在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同时,央行又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至1.2倍,在当前拉存款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除了四大行之外,其他银行几乎全部用足了1.2倍上限,且各类理财产品带来的存款分流并未消失,导致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并未下降。
“负债端成本基本未降,银行有多大动力去降低放贷成本,这很难说,尤其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之下。”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初步看,降息会利好房地产等行业,对其他行业及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年内央行会更加审慎看待进一步全面放松政策。
2014年即将结束,由于政策到实体经济的传导有一定滞后,在这个时点的降息或许很难对今年的经济增速显示出更大作用,但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期却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仍然会略低于今年。货币政策基调以稳健为主,但操作上会不断倾向宽松,更强调基准利率价格手段。”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表示,但调控将依然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政策,为改革提供一个稳定的信贷环境,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改革不能将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依赖手段。
刘东亮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较高评级企业的贷款利率将出现下行,但资质较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不会实质性好转,小微企业的困境有赖于宏观经济的好转。本次降息不会是独立事件,未来将有更多降息出现,至2015年二季度都是较佳的降息窗口。
《《《
汇率市场
汇率受影响有限 未来人民币或继续升值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上周五(11月21日),美元指数大涨0.71%至88.30,盘中最高涨至88.38,刷新了2010年6月10日以来的新高。自今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已经大涨超10%,而在美联储退出QE,以及明年可能加息的背景下,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未来美元将步入升值周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元快速升值的这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却震荡走强。
11月21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有市场分析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降息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有所收窄,但它们之间的利差依然非常大。加上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仍然是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整体来看,对人民币汇率并不会带来实质性影响。
人民币或仍会升值
“降息对人民币汇率基本不会有实质性影响,因为我们采用的依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没有高度市场化。”对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微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赵庆明还告诉记者,从理论上来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利率水平的降低,对该国的汇率是利空的,但实际上影响汇率的因素非常多。目前央行降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提振经济,而经济的提振对汇率反而是利好。”
赵庆明表示,降息对利率影响的传导过程非常快,究竟降息本身对汇率的影响大,还是经济提振对汇率的影响大,市场会很快作出判断。此前欧洲央行降息之后,欧元区的股市就很快大涨。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则认为,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开始收窄,人民币掉期未来料将冲高回落。但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仍有望平稳甚至升值。
对外贸影响有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今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已大涨超过10%,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元指数快速升值的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却震荡走强。记者统计,从今年6月25日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最高升至超过2%,截至11月21日收盘,实际上涨幅度为1.71%。
赵庆明认为,事实证明人民币汇率并不会太多受到美元升值的影响;另外,美国的加息还在预期当中,半年到一年内,美元会有升值的走势,但不会这样一直升值下去,中间应该会有回调。
刘东亮则认为,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明年各种利率都有望下行,而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境内外利差全面缩窄,会削弱套利资金的跨境冲动。当然,尽管现在的套利行为已经减少了,但应该没有消失,可能以更隐蔽的形式存在。“预计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可能会再下一个台阶,净出口对GDP的重要性上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出口进行适当扶持,届时汇率政策也有放松的可能。
赵庆明告诉记者,因为人民币还是锚定美元的,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又对美元升值,那么人民币必定对其他货币大幅升值。“不过,贸易受汇率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绝对不会像汇率升值和贬值幅度那么大。比如,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了那么多,我们也并没有看到对日本出口出现多么严重的下滑。”赵庆明指出,在对外贸的影响因素中,第一是外需,第二是成本,第三才是汇率,而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可以通过另外一些途径来规避。
《《《
地方债务
地方债务有望缓解财政稳增长空间打开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近期,发改委连续批复了多个政府投资项目,欲通过基建来稳增长的意图明显。随着地方政府的投资加速,融资需求也在刚性扩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宣布降息可以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同时也为财政稳增长进一步打开空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降息除了减轻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外,更重要的是对地方政府的投资有激励作用。
地方债成本降低
今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今年8月份全国人大通过新预算法修改,正式给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限;10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0.88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4万亿元。随着今明年偿债高峰的到来,地方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数额惊人。
在预算法框架和“43号文”新规指下,地方债将通过“修明渠、堵暗道”的方式发行地方债,地方政府过去隐性负债的方式或将改观。
随着新一轮基建投资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滚动压力依然大。国信证券此前发布报告称,地方政府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资金非常有限,财政端可用于稳增长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以定向支持为主的货币端稳增长将承担重任。
为财政改革打开空间
针对此次降息,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不过,对于地方政府十几万亿的存量债而言,可以降低付息成本,也能降低地方政府未来融资成本。
著名职业投资人、喜投网总裁黄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降息对存量贷款的意义很大,存量贷款的成本降低,降息可以减少存量贷款的不良率上升,降低国有企业的付息成本,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成本。
10月份全国财政支出9910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598亿元,同比下降5.7%。相较“稳增长”的9月,10月支出环比大降4116亿元,降幅逾29%。王雍君说,如果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大量闲置,会收缩经济,对稳增长不利,适时运行公款,扩大财政支付速度,对稳增长起到正面作用。“现在突击花钱主要还是没作好预算,未来财政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预算。”
《《《
楼市迎降息春风 部分房企酝酿涨价
每经记者 尚希 发自北京
编 者 按
10月,中国经济延续弱增长与低通胀格局,最新汇丰PMI数据也不容乐观。
央行此前通过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遗憾的是,市场并不买账。
降息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实体经济困境可以起到正面影响。对此,我们从房地产、钢铁等行业来分析其效果,看看是否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9·30房贷新政”余音未了,央行降息被指“冬天里的一把火”。
11月21日晚间,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如果以周期20年贷款100万元的购房者为例,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将使其月供减少234元,合计20年可以减少5万余元的利息支出。“对于购房者来说,首套房的利率折扣将明显增加。预计一线城市9折将成为主流,甚至有出现85折或者8折的可能性。”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降息首日,我爱我家北京、上海、天津、太原、南京、杭州、苏州、武汉、长沙、南昌、成都和南宁等全国12个城市公示的二手房业主和购房客户到店咨询量与上周六(11月15日)相比普遍增长五成以上,到店房源委托和需求登记量与上周六相比普遍增长约5%左右。其中以北京为例,周六当天,业主到店咨询量,比上周增长了140%,客户到店咨询量,比上周增长了95%。
大幅降低按揭成本
市场还是迅速激起了浪花。降息后的第一天,房产经纪人李毅(化名)带了三组客户看房子,这个周六对他来说异常忙碌,但也有点烦心。
“怎么去说服业主别冲动涨价,真是个难题。”在李毅看来,从“9·30房贷新政”到前一天的央行降息,他所在的北京东四环百子湾区域的二手房市场,很多在售业主开始按捺不住,“价格太高其实会让客户外流,选择更靠近三环的一些小区。”
降息之后的48小时,对于同样处于房地产这条生态链条上的开发商,显然要比二手房业主冷静许多。“当前首要任务还是加速去化,暂时不会调价。”北京一家房企营销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其看来,政策对于购房者信心的支撑会逐渐转化为购买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业绩完成较好的企业来说,利好频出刺激了其涨价。
随后,记者走访了北京数个在售楼盘,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售楼处热闹了起来。“这个周末来看房的人的确比之前多了很多,在关心价格的基础上大家也很关心首套房的利率折扣。”位于通州区的华远某项目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就在同一天,北京朝阳区的某项目开盘,户型主要集中在37~46平方米和80~107平方米,小户型均价为20800元/平方米,大户型为23000元/平方米,现场到访的客户大约在150组,而实际开盘套数为70余套。
“本次降息和‘9·30房贷新政’将形成叠加效应,对已还清购房贷款的改善型需求来说将大幅降低按揭成本,形成双重利好影响,促使这部分需求持续入市,形成对楼市进一步托举的效应。”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从目前起到春节前,乃至2015年,改善型需求的持续入市将可以预期,本轮降息很可能点燃楼市冬天里的一把火。
部分房企取消优惠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部分房企处获悉,一些在售项目目前有降低优惠的打算。
“目前整体项目去化情况比较好,而且公司的年底目标基本上也完成得很好,所以接下来推出的房源优惠就不会像之前那么大了。”上述北京某高端项目营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新推的房源也有涨价的可能性。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受销售向好的影响,近期全国热点城市部分房企发布了“涨价令”,其主要内容在于,取消优惠措施、推出高端房源,甚至直接上调价格等。涨价行为目前仅限于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的部分区域。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记者表示,“不管是降息还是 ‘9·30房贷新政’,其实都是对购房者信心的支撑,但能够支撑房企从降价到平价再到涨价,最坚实的支撑还是成交量,光凭预期是不能涨价的。”
此次政策的叠加效应能带来多少实际成交量还有待观察,但从“9·30房贷新政”后房企交出的成绩单来看,其业绩已有所改观。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公布10月销售业绩的上市企业已经达到35家,包括万科、保利、绿城、恒大和融创等,这35家企业“银十”明显比“金九”表现更好,合计35家10月单月销售业绩为1747亿元。环比9月份的1523亿元,增幅达到14.7%。
《《《
·区域影响·
京津部分楼盘到访量陡增 仍面临库存压力
每经记者 王杰 发自北京
11月21日,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让处于调整期的楼市,嗅到“暖冬”气息。
昨日(11月23日),京津地区多个楼盘销售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降息消息传出后,咨询电话比往常多。一些开发企业,也在借机走量。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降息可以刺激房地产加速复苏。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对记者表示,降息对于刚需群体入市,会带来积极作用,但由于此次降息幅度较小,不足以使楼市产生爆发性增长。
部分楼盘到访人数增加
北京顺义区一刚需项目置业顾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30房贷新政”已刺激了楼市,降息又加大了利好面。除了政策上的利好之外,该楼盘也在搞促销活动,力求年底前集中签约走量。
金科王府的售楼员则表示,“9·30房贷新政”后,项目的整体来访量就多于之前,但降息后一时还没看出明显变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算了一笔账。他说,以贷款100万,20年为期限计算,如果按照基准利率计算,购房者相比之前每月可减少月供234元,20年可以减少5余万元的利息支出。
除了北京之外,天津楼市也有所回暖。万科天津某项目的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从“9·30房贷新政”后,来售楼处咨询的购房者明显多于以前,目前开发商推出多重优惠活动。
华润天津某项目的销售人员表示,天津的房地产政策越来越放松,从放开限购到 “9·30房贷新政”,再到目前的降息政策,楼市在升温。降息后,售楼处的到访人数明显增加。
张大伟表示,部分地方楼市有企稳迹象,在降息的影响下难免出现回暖现象。虽然10月公布的房价指数显示房价依然在调整,但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的二手房价格已经环比上行。在这种情况下,降息将放大市场利好,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将明显向好。
仍面临库存压力
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也表明,降息直接刺激了购房者神经。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降息首日,12城市的二手房业主和购房客户到店咨询量与上周六(11月15日)相比,普遍增长五成以上,到店房源委托和需求登记量上涨约5%左右。
上述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11月22日,业主到店咨询量,比上周六 (11月15日)增长了140%,客户到店咨询量,也比11月15日增长了95%;业主房源到店委托登记量,比11月15日增长3.4%,客户买房需求登记量登记量比11月15日增长5.6%;北京区域11月22日全天的4008电话咨询量比11月15日增长了17%。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9·30房贷新政”、公积金新政,以及各地不同程度的引导需求入市、去库存举动的铺开,本轮楼市调整各层面的托市举动已对市场产生相应影响。
不过,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尽管会出现一波放量的成交行情,但楼市仍面临去库存压力。此时,开发商不宜借机捂盘惜售、炒作楼市“买涨不买跌”等现象,应利用政策利好的“窗口期”,继续坚持跑量的高周转策略,加大去库存力度,尽快回笼资金减轻企业资金面压力。
《《《
·房企融资·
行业净负债率高企 中小房企融资成本难降
每经记者 区家彦 发自广州
对于高负债的房企而言,央行的意外降息犹如及时之雨,但并非所有房企都能获益。
克而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A股139家房企净负债率为101.34%,季度同比、环比分别上升23.5个百分点和1.38个百分点,行业净负债率仍处于历史最高位。其中,“招保万金”四家大房企平均净负债率仅为62.45%,但120家小房企的净负债率却高达109.47%。
11月23日,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此次央行采用“非对称降息”,特别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上限由1.1倍基准利率上调整至1.2倍,银行的实际资金成本并没有降低。在开发贷款紧俏的背景下,大多数中小型房企融资成本或“不降反升”,而信誉良好的大型房企能受惠于降息带来的融资成本下降,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中小房企融资成本难降
拥有多年银行工作经验的礼德财富CEO洪凯彬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降息对于降低房企融资成本有直接帮助,但由于今年银行大幅收紧房地产开发贷,大多数中小房企根本拿不到贷款,因此这次降息对它们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也表示,由于今年银行将绝大部分的开发贷款额度投向前100强的房企,大多数中小房企根本无法拿到开发贷,因此以信托、基金为代表的社会自筹资金成为他们获取资金的最重要渠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0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企业自筹资金约为4.2万亿元,占比为42.1%,定金、预收款及个人按揭贷款的其他资金约为3.98万亿元,占比为39.7%,国内贷款约为1.77万亿元,占比仅为17.7%。
欧阳捷注意到,虽然央行降息有助于舒缓流动性压力,但由于此次降息是非对称降息,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应该基本与降息前相当,贷款利率的下降将压缩银行利差。在利润受挤压的情况下,银行会更重视资产质量,预计资产负债表不佳的中小房企将被银行挡在门外。
洪凯彬认为,大多数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中小房企,央行此次降息难以降低他们从社会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成本。
大型房企融资优势明显
虽然中小房企难获银行青睐,但对于财务稳健的大型房企,本轮降息无异于“如虎添翼”,将进一步巩固强者恒强的格局。
克而瑞研究发现,截至三季度末,A股139家房企一年内到期短债创新高至4117亿元,较年初上升了23%,行业现金短债比为0.89,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房企账面现金并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其中,大型房企现金短债比上升至1.75,财务结构明显优化,中小房企仅有0.7,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随着银行更重视资产质量,这些财务稳健的大型房企将优先获得贷款,也成为本轮降息的受惠者。”欧阳捷告诉记者。
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分级基金经理徐皓向记者表示,随着房企再融资的放开,上市房企可通过股权融资,重构财务杠杆并优化负债结构,加上银行信贷成本降低,大型房企的融资优势将愈发明显。
《《《
钢企
钢企减逾50亿利息行业复苏待基建拉动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山东
在近30个月后,央行降息的靴子终于落地。这对深处寒冬的钢铁行业,带来一丝暖意。
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到1.3万亿元。
据一位银行信贷人士介绍,单从贷款利率0.4%下调方面来讲,如按一年期借款期限来算,钢铁企业明年的利息负担,理论上至少会少还52亿。
一位市场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存贷款利率的下调,会减轻钢企的利息负担,但钢铁行业负债量庞大,要发生实质性好转,仍待需求拉动。
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31日,33家上市钢企中,有18家钢企资产负债率超过70%,占比达到54.5%。其中,八一钢铁、抚顺特钢、韶钢松山、西宁特钢、华菱钢铁、重庆钢铁6家钢企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之上。
如按2012年7月银行贷款6%利率计算,钢企1.3万亿元贷款一年期借款所承担的利息将达780亿元。上述银行信贷人士表示,“银行对钢企的贷款,都会有上浮,而期限也不可能至少一年,780亿元只能是估算,具体利息应该远高于780亿元。”
相比于巨大的负债规模,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双重狙击下,钢企的盈利水平显得微不足道。今年前三季度,尽管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亏损额,在同比下降29.58%后缩窄至80.86亿元,销售利润率提升至0.71%,但也仅实现利润192.82亿元。
在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看来,目前资金问题无疑正是钢企最大考验。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海鑫、西林钢铁、川威等钢企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如果单纯从贷款角度看,恐难改变钢企资金链紧张的局面,但利率调整所带来的资金,更能拉动钢铁需求。
记者注意到,受房地产等投资放缓影响,曾越淘汰越多的钢铁产能,其扩张的冲动终于停止。今年上半年,钢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5亿元,同比下降7.08%,是全国19大行业56个子行业中投资降幅最大的行业。
全国开展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则被视作稳定房地产市场,改善钢铁行业的一剂良方。
《《《
航运
航空业受惠有限航运港口有望扭亏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预计2014年主业盈利明显改善已为小概率事件的中国航空业,受央行降息影响,或将迎来有限利好。对于面临扭亏关键时刻的航运板块来说,则有利于航运界彻底摆脱亏损,属于重大利好。
有公开数据显示,国内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70%以上,但人民币负债平均只占到30%左右。因此,在历次的央行降息中,业内普遍认为对航空公司整体影响非常有限,这次也不例外。
国金证券交运分析师吴彦丰估计,此次降息对航空公司业绩增厚利好在5%以内。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他了解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航运和港口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和40%。因此,如同其他任何一个高负债行业一样,央行降息同样将直接降低航运港口企业的财务成本,尤其对面临扭亏关键时刻的航运板块来说,属于重大利好,今年航运业二、三季度亏损已经收窄,四季度又是港口航运的繁忙季节,降息加上油价下降,全行业扭亏是比较乐观的。
今年三季报业绩数据显示,13家主要航运公司中,*ST凤凰、招商轮船(601872,SH)等6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幅在100%以上,这6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去年已实现扭亏。
《《《
历史上多次降息引领牛市 A股面临新期待
每经记者 刘明涛
编 者 按
11月21日央行意外降息,在这一消息引发市场热议的同时,A股股民对今日股市走向也有了更多期待。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股民仍记得两次降息潮带来的股市盛宴。
对于此次降息,券商、私募等机构几乎一致看好,并给出了自己看好的行业和个股。同时,机构也表达了对未来开启降息周期以及牛市的期待。
上周五(11月21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也是时隔两年后首度降息。尽管在预期之中,但宣布时间和幅度又出乎市场意料,加之央行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此次降息更多意味着反哺实业。那么,降息的来临,对A股市场有着怎样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统计研究历史降息走势发现,降息对市场短期的刺激是有限的,但如果该次降息引发持续的降息潮,形成未来持续降息的预期,那么将对A股走势起到积极作用,甚至牛市可期。
降息有望持续?
上周五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央行表示,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对于此次降息原因,申银万国[微博]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指出,首先,我国CPI一直徘徊在2%左右,有一定的降息空间;其次,汇丰控股发布的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由前值50.4回落至50,显示经济需要货币政策的刺激。
桂浩明还表示,此次降息与以往降息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此次降息是非对称降息;此次降息着重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有意压缩银行息差;而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则显示出管理层有意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防止居民储蓄存款过快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距上一次降息已时隔2年。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曾两度降息,但当时降息并未持续,对市场影响不太突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考虑到存贷比调整带来的补缴准备金压力,预计下一次降准降息不会太远。
对流动性刺激有限
央行表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那么,此次降息对A股市场又有怎样影响?
市场人士称,投资者需要注意到此次是非对称性降息,在存款基准利率下调时,也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手段下的调整。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已对存款利率上限进行顶格调整,所以降息对存款利率影响有限,自然对A股市场流动性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降息之前,诸多银行都将整存整取利率按1.1倍的上限浮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实际执行利率分别为2.86%、3.08%、3.3%、4.125%和4.675%。而降息后,目前包括南京银行、平安银行以及宁波银行等商业银行一年期利率前后持平,三年期利率反而升高了0.125%,其他期限存款利息则有不同程度下降。
连平指出,降息的核心在于降低存款利率。如果没有存款端利率的下调,只有贷款利率下降,银行在息差收窄压力下会通过提高上浮比例或者绕开监管的方式来维持息差,最终效果比较有限。
存款利率未有太大的变化,但贷款利率此次下调后,却会对不少企业带来实质利好,特别是房地产板块以及周期性、负债率高的行业。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外围经济形势未见好转的背景下,央行重启非对称降息,意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低迷的信贷需求,从而稳定经济增长,有助于缓解中国当前融资成本过高的局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在资金成本趋势性走低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较高以及财务费用占比较高的公用事业、房地产、轻工制造、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及黑色金属等行业将会明显受益。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称,宽松空间打开,预计下一次降息不会太远,宽松一直持续到社融余额增速拐头向上,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为止。无风险利率下降利好股市和房地产,也直接利好债市,但考虑到市场预期充分,效果不会太明显。
历史:降息潮将引领牛市到来
单看此次非对称降息,短期或难以摸清对A股的利好程度,但若此次能开启一个降息周期,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将会令市场进入牛市。
1996年5月1日~1999年6月10日,市场迎来一次降息周期,央行连续7次降息,不仅拉动内需,也为股市的发展准备了较充足、低廉的资金,引发A股走出一波慢牛行情。
数据显示,1996年二季度至1999年二季度,沪指从566点涨至1689点,区间涨幅超过200%,而从1999年下半年到2001年末,虽然央行未再次降息,但是沪指依然凭借货币宽松惯性上涨至2245点附近。
进入21世纪,由于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经济衰退,又一次降息潮来临。
从2008年10月9日~2008年12月23日,央行连续降息4次,1年期存款利率从2007年12月21日的4.14%骤降至2.25%。连续降息以及4万亿投资刺激,沪指从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起步,2009年8月4日见顶于3478.01点,区间涨幅翻番。
可见,持续的降息对股市提振有明显作用,一旦本次降息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A股未来迎来新牛市或许将不是空谈。
《《《
私募看市
私募:降息利好房产券商利空银行
每经记者 牟璇
时隔两年,央行再度降息。对此,嗅觉灵敏的私募基金观点如何?其后市又将操作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邀请到鸿逸投资总经理张云逸、海润达资本总裁仇天嫡以及中域投资总经理袁鹏涛进行解读。
对传统蓝筹是估值修复
NBD:此次降息对哪些行业影响较大,为什么?
张云逸:具体到行业,对银行是短期利空,中长期利好。对高负债行业(国内负债)特别是杠杆倍率高的行业是利好:如地产、非银金融、交运、电力、大多数周期品的行业。对银行是利空,因为利差收窄了,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利润有挤压。
仇天嫡:我认为可以特别关注券商股,因为降息会使得券商融资融券的成本降低,成本降低后融资融券放给客户的利差就增大,还有就是地产公司。
袁鹏涛:历来降息对股市都是利好,降息说明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应对经济下滑,但我认为更主要的目的,是政府通过激发证券市场的活力,来为小微企业的创新和融资,以及为国企、央企的改革创造条件和时间。
对很多周期性行业、高负债率行业是利好,例如地产等,但只是短期的。因为降息对蓝筹股的财务状况带来改善,但这个财务利好并不体现在盈利能力上,而是成本的下降,是对传统行业的估值修复。所以说,此次只能说延缓了这些行业下滑的趋势,拖住了预期变坏的局面,从而为改革争取时间。当然,降息表现出政策上对传统产业的扶持态度,也会使得市场估值中枢上抬,因此此次降息是估值修复行情。
具体行业的话,按道理讲比较明显的利好是房地产,利空是银行。不过我认为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转型阶段,整个产业机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对房地产的影响也不足以使得房地产产业能够重新成为支柱。而此次降息短期利空银行,使得利润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流动,是良性的趋势。
券商、保险直接受益
NBD:后市如何操作?
仇天嫡:油价下跌、降息、沪港通、未来可能的T+0,这些政策和条件都对股市有利,因此我认为今年年底到明年的行情,仍是震荡式上涨。不过,市场是动态变化的,我们认为蓝筹股还是被低估的,短期关注蓝筹股,主要是券商、保险,随着中长期对股市的看好,直接受益于股市的就是券商、保险股。
袁鹏涛:首先,依然是牛市,这个观点没有变。不过我认为,未来两三个月时间内市场会在2200~2600点震荡,不太会有趋势性上涨。2015年应该是全面开花中带有分化的行情,即无论是新兴产业,或是传统产业的自我转型,只要这些产业趋势是向上的,都有很多机会。因此,2015年具有全面的机会,可能会涉及到每个行业和主题,不过在行业和主题中都会产生分化,例如军工走了第一轮,第二轮好的个股明年还有行情,因此个股表现是非常丰富的。
《《《
两融影响
两融利率若同步下调融资客将减负30亿
每经记者 王耀龙 王砚丹
上周末,央行时隔两年的再次降息,让市场各方为之震动,其中也包括了近8000亿元融资融券的投资者。那么,融资融券利率是否也会同步下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昨晚(11月23日)发稿,各大券商尚未发出关于调整融资融券利率的通知。但记者调查发现,2012年央行降息当天,主流券商同步下调两融利率,下调幅度也相同。若此次券商也同步下调两融利率,将为融资客减负30亿元。
营业部尚未收到相关通知
“我们还未接到总部通知。”平安证券[微博]广州地区营业部一位业务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融资融券利率调整需要有总部决议,估计即使有调整也至少滞后一周,还要看其他券商的反应。”目前,平安证券的融资利率是8.6%,融券利率是10.6%。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券商营业部经理也表示,按照2012年央行降息的经验,总部会和证券业协会协商,因此不会那么快。
一家大型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则表示,目前来说,公司总部并不打算下调融资融券利率,而是准备先看其他券商的情况。“虽然券商主流融资利率为8.6%,但融券利率各家略有差别,公司实施8.6%的融券费率,比较优惠,所以暂时观望中。”
多券商曾同步下调两融利率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资料后发现,2012年央行降息时,有多家券商顺势下调了融资融券利率。
如2012年7月5日,广发证券就公告表示,由于央行自决定于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六个月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5%下调到5.60%。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适用的融资年利率和融券年费率同步下调0.25个百分点,融资年利率由8.85%下调到8.60%,融券年费率由现行的8.85%下调到8.60%。
此外,华泰证券从2012年7月6日也开始执行8.6%和10.6%的融资融券利率,调整前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分别为8.85%和10.85%。2013年4月12日,公司又将融券费率下调至8.6%。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也从2012年7月6日起将两者利率下调为8.60%,下调幅度都是0.25个百分点,与央行降息幅度同步。
这意味着在上次降息时,广发、华泰、海通和中信均在央行降息当天下调了融资和融券利率,降幅与六个月贷款利率下降幅度一致。由于本次央行将六个月期贷款利率下调了0.4个百分点,且目前两融规模相比2012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券商能够下调融资融券利率,将会为投资者节约一笔不小的费用。
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上证所融资余额为4857.87亿元,融券余额为33.35亿元;深交所[微博]融资余额为2707.31亿元,融券余额为17.75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一共为7616.28亿元。假设所有券商和央行同步下调两融利率0.4个百分点,那么每年将为融资融券的投资者们节约30.46亿元参与成本。
《《《
降息引金融产品重定价银行理财品收益料将下行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编 者 按
上周五,中国央行意外宣布不对称降息,消息一出,全球市场立即作出强烈反应。
那么,此次央行突然出手,未来将对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规模、品种和收益率带来哪些具体影响?对降息较为敏感的债券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又将出现哪些变化?对于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上周五 (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之前,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银行高利率吸收“存款”的重要手段。
那么,此次降息对银行理财产品会产生哪些影响?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很多银行采取“一浮到顶”的应对策略,将存款利率保持在1.2倍的上限区间,实际存款利率并未下降,银行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会有所下降,但降幅不会太大。
另有银行人士认为,理财主要看资产配置,由于贷款利率下调,预计高收益资产也会越来越稀缺。
理财产品收益将下滑
上周五,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银率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表示,此次利率调整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表示,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也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从贷款利率的角度看,基准利率对于金融产品定价仍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此次较大幅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持续下行。据银率网数据显示,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11月15日至21日)的5.04%。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银行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早已跌破5%,股份行和城商行的理财品平均收益水平仍在5%上方。
殷燕敏认为,央行降息的目的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影响是一致的,收益水平均将下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此类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将进一步下行,预计将跌破5%。
杨驰表示,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将引导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会有所下降。但目前很多银行采取“一浮到顶”来应对,将存款利率保持在1.2倍的上限区间,实际存款利率并未下降,少数期限的存款利率甚至不降反升。为了保持一定的收益率优势,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幅度不会太大。
降息后,各银行采取的存款利率政策不尽相同,如恒丰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全部上浮20%。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原3.3%),二年期为4.02%(原4.125%),三年期为4.8%(原4.675%),不同期限产品的收益率较降息之前变化的幅度不同。
专家:可购买长期限高收益产品
降息后,哪些产品更适合投资者近期投资?殷燕敏表示,从目前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看,市场对央行再度降息仍有预期,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低的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期限较长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锁定当前的高收益。
杨驰也认为,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味着央行已经开启了降息通道,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明年有可能继续降息。投资者可考虑投资较长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以锁定现有收益,避免重定价风险。
殷燕敏指出,降息后,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挂钩股指的看涨型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该类产品一般为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可能获取超额收益。不过,投资者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
谈及未来理财产品的品种预期,杨驰表示,预计下一阶段,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和发行品种都会有所调整。一方面,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占比将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纳入存款统计口径,有利于商业银行留住存款,也符合保守型投资者的需要,因此保本型理财的发行数量也将有所增加。
《《《
宝宝军团
银行存款吸引力下降 恐被“宝宝”理财品分流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对个人理财来说,央行此次降息最直接的影响,是银行存款的吸引力将进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今年下半年略有降温的“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会否再次点燃投资者的热情?
有互联网金融人士认为,从银行流出的存款,将有一部分流向“宝宝”类理财产品。“当存款基准利率普遍下调之后,货币基金的存款利率也会跟着下滑,故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有小幅降低。”某股份行理财客户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总量上升趋势或难以为继
“短期来看,由于央行降息,银行存款利率总体上来看可能会有些下降,一定程度上会激活一些储蓄客户其他渠道的理财需求。”前述股份行理财客户经理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有专家分析认为,未来还有可能再次降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表示,从理论上来讲,未来还会有一次以上的降息。本次降息选择的时机很好,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可以预见,如果短期内出现多次降息,商业银行存款流向“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挤出效应将进一步加深。
不过,事实上,货币基金本质上是与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和存款利率一样属于无风险利率。
“货币基金本质上就是银行存款,当存款基准利率普遍下调之后,货币基金的存款利率也会跟着下滑,因此,接下来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有小幅降低。”前述股份行理财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商业银行也在 “加息”招揽存款,打起存款保卫战。央行降息政策刚一出台,不少中小型银行随即宣布调整存款利率,在可浮动区间内将利率上浮到顶。
据了解,目前,各家银行存款利率总体未有太大变化,甚至某些期限品种的定存利率不降反升。
因此,从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的收益将进一步降低,总量上升的趋势或难以为继。
无风险利率将继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称,央行拟调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并相应调整同业往来统计口径、报表项目及归属,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从“同业往来(来源方)”调整至“各项存款”,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款项从“同业往来(运用方)”调整至“各项贷款”。
也就是说,货币基金产品这类非银同业存款也可能将纳入一般性存款,并可能伴随补缴存款准备金。
“如果说货币基金也成为一般性存款,也要上缴存款准备金的话,货币基金类产品的议价能力将会更加被削弱了。”上述股份行理财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对于上述消息,申银万国在研报中指出,非存款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缴准,将使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理财产品的监管成本增加,收益将下降。而为稳定客户保持收益水平,势必减少银行存款配置,增加对债券类等收益较高资产的配置,进而促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降。
而在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人士看来,降息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投资端的投资热情。
“银行存款、‘宝宝’类产品的利率下降将会使更多的投资人将目光转移到P2P理财上来,这对投资端是利好。而在借款端,银行本身收得很紧,我们的客户群与银行有区分,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宜人贷总经理方以涵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
债券市场
风险偏好趋于上升 警惕短期债市“超调”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11月21日晚,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债券市场的回调会否就此结束,基准利率的下调将对债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多位分析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降息会导致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改善,短端国债收益率下降的幅度会大于长期收益率;未来将有更多降息出现,至2015年二季度,都是较佳的降息窗口,这一预期在中期内对债市构成利好。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此次降息对债市的利好力度可能不大,预计2015年债券收益率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行。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邓海清博士则认为,央行降息,短期可能会带来情绪上的狂欢而出现债市“超调”,不宜追高。
近期债市持续调整
“对债券市场而言,此次降息(的影响)已经包含在了此前的大幅上涨中,不排除短期有‘利好出尽’的可能。”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
其实,在这波回调之前,债券市场持续上涨,债券收益率迅速下降,各期限的中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沉,仅9月末以来就下跌超过60个基点。
Wind数据显示,11月11日,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503)上涨至98.072的历史高点;与此同时,中债银行间债券总财富(总值)指数当日也将历史最高点刷新至159.62水平。此后,债券市场步入了将近两周的回调行情。
对于央行此次降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邓海清认为,短期可能会带来情绪上的狂欢而出现超调,仍需保持谨慎心态,随时准备撤出,无底线追高并不可取。
“这次放松并不是最后一次,债券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放松仍会有预期。因此债券收益率并不会因为‘利好出尽’而明显回升。”中金固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相对而言,中短期债券的下行空间可能相对更大,而长期债券收益率在对未来经济可能逐步走出低迷的预期下,下行空间相对有限,收益率曲线可能会继续牛市;而在风险偏好继续提高的情况下,风险资产表现会更好于无风险资产。
专家:债市机会仍大于风险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也认为,降息会导致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改善,短端国债收益率下降的幅度大于长期收益率,但本次降息并不会立即改善疲弱的经济,在短期陡峭化后,收益率曲线还会回归平坦。
此外,管清友还表示,在没看到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出现一个季度以上的趋势性回升之前,债券市场的机会仍然大于风险;降息会降低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这表现为风险溢价和信用利差的下降,高收益债更具投资价值。
“降息将大幅缩窄贷款和债券收益率的差距,打开债券类资产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判断未来货币宽松仍将延续,下调10年国开债目标区间至3.6%~4.0%,下调其目标中枢从4%至3.8%。”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贷款利率下降助于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减缓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的速度,改善地产销售持续低迷的预期,助于经济在未来逐渐见底企稳,而这也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迎来改善希望;居民储蓄从存款向理财的转移仍将持续,随着基准利率下调,高收益安全资产日渐稀缺,风险偏好将趋于上升。
刘东亮也认为,本次降息不会是独立性的,未来将有更多降息出现,至2015年二季度,都是较佳的降息窗口,这一预期在中期内对债市构成利好。另外,预计未来央行将采取降息+定向宽松的方式,降准的迫切性并不高。
不过,邓海清则认为,下一次若再降息,为了满足利率市场化的总体要求,央行必然还需要提高利率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端的利率难降,此次降息对债市的利好可能不大。此外,预计2015年债券收益率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行,但是下行路径较今年更为坎坷和更加难以把握。”
《《《
大宗商品
继续降息预期抬升大宗商品熊底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在中国央行上周五18:30左右宣布降息后,全球市场很快作出积极反应。
上周五,德国DAX30指数收盘上涨245.58点,大涨2.62%,法国CAC40指数上涨113.02点,涨幅2.67%。当天,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51%,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52%。原油、有色市场出现强势反弹。
大宗商品仍处于熊市周期,基本面的疲软也拉低了分析师的价格预期。但国泰君安期货[微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许勇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政策干预形成对下游企业再库存的过程,从而拉动上游企业隐形库存的消耗,这将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利好。”
许勇其表示,中长期来看,继续降息预期将抬升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的底部,并延长此轮熊市周期。
大宗商品普遍反弹
中国央行意外降息改善了能源需求的前景。截至上周五收盘,NYMEX原油指数期货收盘上涨0.66美元,涨幅0.87%,报76.51美元/桶。
而降息也改善经济增长前景,储备金属的投资将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受益于此,外盘有色金属市场出现强势反弹。
LME铜收盘报6700.50美元,涨幅0.64%,并于盘中触及三周高位6772.50美元。其他金属也全面上涨,LME铝收盘报2047.00美元,涨幅0.83%;LME锌跳升1.88%,收报2294.00美元。
富宝铜分析师雷连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降息暗示货币政策宽松大门打开,四季度经济刺激措施增加,这一来自中国的利好将提振铜价,年内反弹行情值得期待。”
许勇其表示,降息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下降,在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下,作为对抗通胀的避险工具,不排除到明年下半年黄金价格再上1300美元/盎司,其他贵金属价格亦将走高。
熊市周期或将延长
有分析人士将外盘反应归因为“中国加入欧元区和日本的行列,推出新的刺激举措”,但在短期刺激利好过后,对大宗商品中长期的走势能否产生趋势性影响,分析师的观点出现分歧。
花旗银行能源分析师TimEvans认为,中国的降息声明给石油价格提供支撑。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本周的会议上是否会减产,更是分析师们关注的焦点。
雷连华表示:“从基本面上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令铜消费增速回落,随着冶炼产能瓶颈的逐渐克服,铜矿供给压力将传导至精铜市场,价格还没有走出熊市格局,中长期下跌行情不变,存在创新低可能。”
由此可见,大宗商品仍处于漫长的熊市周期中,而疲软的基本面也拉低分析师的价格预期。
“此次中国央行意外降息,意在引导市场流动性,最终实现将存在于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资金,向中小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倾斜。从历次降息来看,价格调节工具对银行作用更大,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结构作用。”许勇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许勇其指出,受困于市场流动性匮乏,今年11月底、12月初,贸易型企业的季节性补库存周期并未出现,大宗商品市场“旺季不旺”特征明显。而通过政策参与降低资金价格,有利于形成对下游企业再库存的过程,从而传导至大宗商品市场,拉动上游企业隐形库存的消耗,这将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利好,尤其是锡、镍为等外围市场供给面收缩的品种,表现更值得期待。
许勇其表示:“年末降息也形成进一步降息的预期。事实上,根据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内部预期,明年可能有4次降息(每次0.25%)和2次降准的货币政策调节。短期来看,随着资金回笼,商品市场可能会出现回落,但中长期可能会改变大宗商品市场的周期。”
许勇其称,继续降息预期将抬升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的底部,并延长此轮熊市周期。
《《《
专家观点
11月21日,央行决定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两年多来央行首度降息。有观点认为,此次降息,属于定向宽松的后续行动,它与早前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相结合,意在向市场传递信息,提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心。值得思考的是,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央行为何选择此时降息?对商业银行、A股市场、房地产市场,降息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
叶檀[微博]:央行降息是对美加息未雨绸缪
每经评论员 叶檀
央行降息,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但这句喊话没有抑制住市场的热情,全球股市与大宗商品大涨。有人进一步推测,这是降息周期的开始,远不是结束。
央行降息是利率市场化的开端,2013年就有利率市场化路线图,取消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培育大额存单交易市场,建立债券收益率曲线,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从民营银行方面则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逐步放开民营银行。
央行此次采取非对称方式降息,取消了5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放宽存款利率上限到1.2倍,此举立竿见影,资金较充裕的银行存款利率下滑,而一些地方银行一步上浮到位,以争夺存款。
存款利率总体下行,金融脱媒继续,银行存款将继续下降。10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减少1866亿元,今年月度新增存款显疲乏之势。今年1至10月,月度平均人民币新增存款约为8000亿元,低于2013年的1万亿元和2012年的近9000亿元的月度平均水平。
互联网金融、债券回购、打新股等都占据了极大的资金量。仅P2P一项,根据P2P网贷门户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400亿元,是去年的两倍多,贷款余额预计达900亿元。截至2014年1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市场规模超过1.5万亿元。
贷款利率下降对大型企业想必大有好处,有些拆东墙补西墙的企业,可以从利息的压迫下稍微喘口气,以便宜的新贷款替代高昂的旧贷款。温州等地中长期贷款以及一些地方的 “铁公基”中长期贷款逾期,说明贷款利率下降缓解这些融资绞索非常重要。
另据融360网站徐瑾表示,购房者贷款100万元,期限30年,下调利率后,按等额本息方式每月少还263元,按等额本金方式,每月少还300多元,省出了全家的电话费。而总计分别可省6万元、9万元,省出一辆家用小汽车的价格,对价格极端敏感的刚性需求购房者,利率下调是场及时雨,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
利率下降并没有办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三农贷款难等问题,不管利率处于什么水平,传统大中型银行没有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控制的完整办法,只能靠电商供应链金融、立足于当地的小微银行来解决。
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但大型企业重点项目不仅能够得到银行贷款,还有上市融资渠道及债券渠道。债券交易规模今年同比大幅增加,2014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需求强劲,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2.52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存量规模达7.89万亿元,同比增长18.7%。企业债券净融资1.30万亿元,同比增加861亿元,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12.3%,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13.22万亿元,日均成交1.1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9%。资金不应该继续输送到低效大型企业与项目。
此次降息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负债者成本,却无助于降低整体交易成本,无助于建立创新者金融链条,这是实体改革的任务,跟银行利率关系不大。
除美国外,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宽松。11月21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将采取必要措施抵抗欧元区当前长期低通胀形势,包括扩大当前债券购买规模与频率等。
中国央行降息可以视作针对美国加息周期的未雨绸缪,否则中国利率已经很高,美国稍微一加息,资金回流,中国央行只能干瞪眼。
降息是普通工具,不是调控中国经济的仙丹。
《《《
管清友 李奇霖:降息与改革并不相悖
◎管清友、李奇霖
11月21日,央行降息的消息犹如一颗深水炸弹,把正在“潜水”享受周末的金融民工炸翻了天。央行为何要选择降息呢?核心触发因素依然是顽固的实体融资成本。当央行在连续下调正回购利率和注入基础货币后,虽然9月贷款利率较上月下降,但仍高于二季度水平,且上浮比率上升至历史高位,显示银行风险偏好低迷的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受阻,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仍不够理想。
此外,降息也是央行落实国务院新“融十条”的行动之一,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特征。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项举措降社会融资成本。话音刚落,银监会、证监会[微博]和央行连续出招,其政策意图均是配合国务院常务会议措施,降低高企的实体融资成本。
降息至少从三方面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基准利率下降,将继续压低无风险收益率,股市吸引力上升;其次,对信用风险担忧减弱,表现为风险溢价的下降。前面两点走的是市场估值提升的逻辑。最后,降息周期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带动经济总需求上升,在估值提升后还可以走企业盈利改善的逻辑。
相比于股市一致性看多,降息对债市的后续影响分歧更大,一种说法认为降息会导致经济复苏,进而债市的机会仅仅是交易性机会;另一种说法认为降息只是宽松周期的开启,债券收益率还有下降空间。我们的观点倾向后者,预计下一次降准降息也不会太远,货币宽松一直会持续到社会融资余额增速拐头向上,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为止。
当经济下行,央行货币宽松作用于基础货币,但货币传导机制顺畅才能使货币转化为信用,实体获得的流动性增加可压低实体融资成本刺激实体加杠杆的意愿,最终会导致名义经济增速上行。经济增速上升又会反过来创造出更多的信用,央行注意到名义经济增速的上升会停止货币宽松,但实体加杠杆的行为不会立即停止,最终导致基础货币被消耗,无风险利率上升。
从中国过去十年的经济周期来看,无风险利率的运行周期走的正是上述逻辑。只要有水就不怕没有面,货币宽松,实体经济就会自动加杠杆,这主要源于房地产上升的大周期和地方政府冲动。一旦资金需求密集型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上升之后就会带动社会融资增速持续回升,基础货币开始被消耗,无风险利率持续性上升。
但新常态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降息之后不一定会立即导致实体加杠杆,经济走老路的风险降低。房地产新开工反弹遥遥无期,在反腐和财税改革的大旗之下,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也已被有所抑制,而经济转型所依仗的技术进步和服务业又并非资金密集型的。在没看到社会融资增速出现一个季度以上的趋势性回升之前,债券市场的机会仍然大于风险。
从期限结构看,降息会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降息会导致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改善,短端国债收益率下降的幅度会大于长期收益率,但我们认为本次降息不会立即改善疲弱的经济,在短期陡峭化后,收益率曲线还会回归平坦。
从信用利差看,降息有助于降低信用利差。在2011年的加息周期中,信用利差持续上升,由于担心加息的紧缩对实体经济的摧残,投资者对风险资产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降息降低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表现为风险溢价和信用利差的下降,高收益债更具投资价值。
降息不等于与改革对立,相反,为了使降息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配套改革措施还会加快推进。与次贷危机时美国“大破大立”式去杠杆路径不同,中国未来去杠杆路径是“空中加油式”的渐进去杠杆。如果企业效率能够提高,合理运用杠杆转化更多的现金流和所有者权益,那么,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环境反而有利于去杠杆。考虑到私营部门正在去杠杆,如果通过国企改革、“43号文”和后续改革措施的跟进提高这两类负债主体杠杆运用效率,那么通过降息降低融资成本和提振经济也是一个现实之选。
(作者管清友为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奇霖为宏观研究员)
《《《
宣宇:降息并非意味着大规模刺激
◎宣宇
央行决定自11月22日起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4和0.25个百分点至5.6%和2.75%,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为1.2倍。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强调“滴灌”和定向施策以促进结构调整,尤其央行通过创新工具构建利率走廊成为创新货币调控框架的实际选项以来,降准降息这一传统工具多少带有全面放松和刺激的标志意味。正因如此,降息的经济强刺激情绪仍在快速蔓延,房价反转回升预期迅速强化。
降息无疑释放出宽松的信号。但正如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所指出的,本次利率调整旨在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保持“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良好态势。央行强调,这次利率调整是根据经济基本面运行态势,灵活运用利率工具进行微调,保持适当实际利率水平的正常利率调整机制,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当前我国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央行的说法是可信的。这次自2012年7月后的首次降息,与以往的强刺激措施内涵完全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传统刺激政策往往要充分利用楼市的拉动力促进经济增长,但这次降息却在尽量减少对楼市的“刺激”预期。一定意义上说,房价调整已持续半年,是此次降息的前提条件之一。一方面房价调整已持续半年之久,这是让市场对楼市整体调整的预期充分吸收、固化,从而不会因此次针对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而利率下调的措施“伤害”到楼市的调整进程,尽量减少对楼市理性回归的“负效应”;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了较长时间,企业经营困难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可能损害到“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区间管理底线。降息措施这时出台,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刀尖”上的平衡艺术。
其次,实质性利率下行周期已经开启,本次降息更应视为货币政策的适应性调整。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增加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为此,央行今年来继续保持定向宽松策略,通过SLO、SLF、PSL和MLF等多种创新工具构建可调控的利率走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同时多次下调正回购操作利率,引导无风险利率下行。央行公开市场和结构性工具的组合运用有效引导了中长期Shibor利率下行,缓解了非标资产、债券等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压力,开启了实质性利率下行周期。
虽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理论上具有代替性,但因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替代效应有限。“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出缓解趋势,但总体仍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因此,本次降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刺激,而是创新调控框架下的利率正常调整机制,属于货币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最后,通过加大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的非对称降息,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下行压力困难下,将更多利润从银行转移到实体企业,这是切实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理念的切实做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和创新动能。此次利率调整把货币调控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紧密结合,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如果要说“刺激”的话,那么此次降息依然坚持定向施策、“有保有压”的既有逻辑,旨在降低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实体经济发展,而这也正是创新宏观调控框架的一条主线。
(作者为财达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
杨科伟:降息对楼市并非单纯利好
◎杨科伟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的敏感期,央行降息,再次挑拨着购房者和房地产业内的敏感神经。对房地产市场而言,貌似利率降低了,买房支出减少了,市场又要供需两旺了。真的会是这样吗?仔细想来,绝非如此。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本次降息对房地产市场并非单纯利好。
就此次降息本身而言,完全出乎市场意料,即便之前有预测、有呼吁,但几乎都认定最早是明年,因为今年整体经济即便下滑压力巨大,但整体依然可控,GDP增速保持中央政府可接受的7.4%左右。此次超预期的降息,可以说是未雨绸缪,但也说明了整体经济态势并不如预期中那样乐观,投资、出口、消费等各项经济指标加速回落且没有止稳的迹象,照此趋势发展,明年整体经济增速恐将难以维持在7%以上。基于此,我们认为,此次降息应该只是开始,将会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
今年以来楼市迟迟走不出调整的“紧箍”就是房贷,即便是6月份央行和银监会的喊话、9·30央行松绑限贷政策,也没能调动商业银行支持居民购房、真正落实优惠利率的积极性。此次降息,对购房者来说,可节约利息支出,无疑有助于提升有实际需要的购房者支付能力,特别是对仍在观望的购房者的信心和预期会有莫大提振,短期内前期积压的需求将会集中释放,从而有助于市场交投量的回升,助推房地产行业走出调整低谷。
以往历史证明,利率调整对房地产成交的影响多为短期,因为利率支出对真正的购房需求而言根本不是决定因素。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客都不会最终偿还20年或者30年贷款,理论上的利息支出并不会影响购房决定。
就降息本身而言,此次又是非对称降息,特别是存款利率上浮区间进一步放大至1.2倍,毫无疑问银行资金成本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中小银行为了能够揽储必将会尽快出台相应的一浮到顶的存款利率;而对国有五大行而言,左右为难之后必将步其后尘,最终利差大幅缩小,个人房贷业务也必将大大压缩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将直接影响银行投放个人房贷的积极性。银行毕竟是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资本的趋利性会让其将有限的资金投向收益率更高的标的。对购房者而言要获取优惠利率将更不可能,甚至基准利率也难以保证,房地产市场又将进入年初以来“钱紧”的窘境,这将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非对称降息和提升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不利影响可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加明显。资金成本上升的同时又要保证相当的利润,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利率可能将不降反升。而对于其他渠道如信托、基金、民间借贷等渠道而言,利率也同样水涨船高。财务费用的增加无疑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政府降息来应对经济下滑,释放积极信号,尤其是预示着将要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打开宽松货币政策通道,由于短期内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保持低迷,大量流动性没有进入实体循环,无疑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一场资金盛宴。另一方面,长期来看,降息可以降低经济融资成本,利好于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投资规模,提升上市企业价值。
由于本次降息结合了非对称降息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放开,其影响较为复杂,我们不应盲目地以为一定利好房地产,更不应该将其看成是 “救市”,应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一举动。
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当前的市场筑底并不稳固,短期回暖不具可持续性,明年市场或仍将僵持。当前开发企业或者项目的首要任务依然是积极营销、努力去库存,借助年底的窗口期快速跑量,迎合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购房心理,继续以价换量,而不是借势涨价。
(作者为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
《《《
金宏宇:央行降息意在提振市场信心
◎金宏宇
11月21日,央行降息,全球市场立即作出反应,而且非常“经典”:商品货币包括黄金都在瞬间上涨100点左右,但当天美元指数却收在今年最高点,非美货币出现分化。市场发出的信号是:中国央行此次非对称降息,短线能提振市场信心,对适度刺激全球通胀有意义,同时,也间接地刺激了全球经济复苏,中长期有利于美元进一步走强。
中国央行此次降息,属于定向宽松的后续行动,它与早前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相结合,意在向市场传递信息,提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心,以及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
此次降息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下滑趋势一时难以遏制,地方债和涉房债务不良率在年底前有可能大幅上升,货币流通遇到“肠梗阻”,货币“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市场利率长期高位运行,滴灌作用不大,实体经济忍无可忍,很多企业和投资者有可能从死守转为弃守。决策层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是本次降息的最大亮点。
刺激信心,不是“强刺激”。央行在“新常态”下探索新的货币政策时非常谨慎,未来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可能出现大幅度降息降准。但有一点必须认清:当前经济环境并非很健康,中国经济需要强劲增长——深化改革,经济转型,都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经济“新常态”并不等于容忍经济下行。通过非对称降息,测试市场信心,测试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对货币流量的真实需求,摸索出“新常态下的货币环境”,未来不久,还会有进一步的行动。降息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最大限度消化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对传统经济模式带来的阵痛,为明年经济强劲增长提供支持和信心,不达目的,不会罢休。本次降息不是为了扩大投资,尤其是地产投资,相反,降息所针对的主体是实体经济,尤其是有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金融机构要在切实缓解实体经济 “融资难、融资贵”窘境上做文章,把降息的好处用在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刀口上。
7月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本次降息,信贷市场利率下行障碍终于打破,它标志着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周期正式全面启动。央行本次降息时值年末,决策层发出重大信号:推出沪港通,加大国企改革,一系列措施,都旨在提振A股市场。
当前,宏观经济继续下行,但政策信号却非常积极,在上证综指下半年涨幅达到20%的情况下,是看数据清空股市资金,还是看政策,加大股市投入?关键在信心,而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和本次降息的决定,给市场的就是信心,它说明2500点不是今年的顶部。决策层希望股市走牛提振整个市场对明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信心,通过稳住经济,稳住市场,加大改革力度,反过来,推动经济更健康、更均衡地发展。笔者认为,下半年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诸如定向降准、全面降息以及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举措,为经济转型以及A股市场上行指明方向。
此次降息,表面上看对商业银行有利空效应,理论上计算,商业银行整体利润将减少400亿元左右。但由于实体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压力缓解,其对改善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潜在风险反而有利。这一点,市场投资者应该能够看清楚。更重要的是:降息不会是一次,未来“降准”大门已经打开,商业银行适度增加贷款,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缓解,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本次降息对包括银行股在内的蓝筹股都是中长期利好。笔者预计,银行股不会因为本次非对称降息而成为A股上行的绊脚石,相反,它将与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制造业、新兴消费行业,包括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等蓝筹股,成为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
(作者为华融证券资产管理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