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车集团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高铁出口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订单。高铁产业是订单产业,必须先拿到订单,然后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研制适合客户需要的轨道交通产品。目前高铁还在积极地洽谈当中。(7月14日东方早报)
“我们非常希望中国加入到巴西的铁路建设项目中。”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西福塔莱萨参加“金砖五国”会议前,巴西总统罗塞夫已经迫不及待地表达了上述观点。7月13日,习近平前往巴西时经停希腊罗德岛,会见了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希望中方积极参与希腊铁路技术改造”,同样成为双方重要议题。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好消息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知情人士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高层对铁路“走出去”战略持续保持高度重视。
据悉,被称为“高铁推销员”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次出访中有4次都明确提到了高铁,频率最高时两次间隔不过一个月。
不过在一些铁路专家看来,中国高铁虽然已经拥有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但是走出去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高铁出口是一个系统,能够购买的不是个人或者企业,而是政府进行决策,更受到当地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中国高铁还没有一个订单。
但是,中国建设成本低,系统优势日趋明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来自7月14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高铁建设的报告。全文洋溢着“壮举”、“世界一流”等赞美之词,称中国高铁网在高运量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可靠性和乘坐舒适性。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已经完成了约1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建设。中国现有高铁网已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且比整个欧盟的高铁网还要大。目前中国的在建高铁里程超过1万2千公里,而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对此,中国北车集团一位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中国高铁之所以这两年开始酝酿走出去,和其特点密不可分。应该说,高铁是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就像美国的波音飞机、欧洲的空中客车一样。目前,其他的很多国家有这个需求,但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铁装备并且提供成套技术乃至服务的寥寥无几。
而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看来,“这是因为中国高铁的规模现在做到世界第一了,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建了这么多高铁,有这么强大的动车组的生产能力。现在这种能力已经过剩了,并且高铁建设相比以前已经降下来了。能力过剩就考虑到可以出口,这是产业上的因素。而且中国高铁从性价比上讲是有竞争力的,客观上出口也有竞争优势。”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分析》的报告称,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而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