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 > 正文

IPO定价游戏规则生变 打新联盟程序化夺宝
2014-07-23 08:02:12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被投资者戏称为史上最差的一批新股进入申购环节。  7月23日,川仪股份(603100 SH)、康尼机电(603111 SH)、中材节能(603126 SH)、台城

  按证券业协会规定,机构参与网下打新必须出具一份询价报告。因此,研究员会专门撰写一份新股定价报告分析,介绍公司基本面、同行业公司对比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盈利预测模型。

  但在具体操作时,他们根本不看这些冗长的材料介绍和盈利预测模型。“我们只看一个数字,就是研究员算出来的发行价。”李勇透露,算出发行价后,投资助理会询问分管固定收益的投资经理,最大融资量是多少,然后再算出新股申购数量。

  对李勇而言,打新已变成一项“程序化交易”的工作,不用研究公司基本面,只要算出价格,然后再看能打多少,报一个价格和数量就行。

  这正是当前机构网下询价的普遍状态。

  “现在的游戏规则就是定价发行。”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认为,在此环境下,如果机构研究公司基本面,对打新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这同样来自6月的经验教训。彼时,他们计算出新股价格后,提交给投资总监审核。这位总监在研究员算出来的价格基础上“加了1分钱”,结果导致公司报价集体被剔除。

  另外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也有类似案例。

  “研究员算了天华超净的发行参考价是8.49-8.50元,但基金经理认为公司基本面比较一般,没必要报这么高,给出的报价低于8元,结果新股入围价就是8.47元。”一位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总结,最关键因素是精准计算发行价,而非研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如果按照基本面来研究新股价格,绝对是失效的。”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新股发行价并非市场化结果,其最终值多少钱,将由二级市场流通以后才能看到。

相关热词搜索:游戏规则 联盟

上一篇:并购对赌后遗症显现 高估值埋雷泡沫破灭
下一篇:行业利润同比基数低 上市企业多数预增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