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直接对标分期乐:U族你凭什么赢
2015-09-16 15:27:59   来源:聪慧网   评论:0 点击:

  互联网校园金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2日趣分期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2亿元新融资,引发各方对大学金融分期的强烈关注。近日,校园分期消...

  互联网校园金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2日趣分期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2亿元新融资,引发各方对大学金融分期的强烈关注。近日,校园分期消费市场再杀入一匹黑马。上海前隆金融旗下的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U族大学贷宣布,将在2015年的秋季学期开学季携联想、小麦公社等进入校园分期消费市场。

  尽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购买欲,尽管U族大学贷是第一家跳出来联合供应商做分期消费的网贷平台,但在群雄环伺的大学分期消费领域,U族大学贷做消费分期的前景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妙。

  首先,大学分期消费的用户大学生们除了难以满足的购物欲,几乎一无所有。与上班族相比,大学生信贷市场具有鲜明的长尾特征。实际上,财力与购物欲无法匹配的大学生早就被银行信用卡盯上。最近几年的信用卡跑马圈地大潮里,银行最终没能忍住大学生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诱惑,却最终被大学生高额坏账率搞得铩羽而归。现在,大学生无收入无财产的基本面没有变,银行早年面临的大学生信用风险和高坏账率仍是悬在校园分期消费平台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次,与分期乐等平台动辄给出电脑、高档手机等商品的额度相比,U族大学贷额度较低,对学生吸引力有限。如何将有限而不占优势的额度转化成对大学生产生实际吸引力的分期消费项目,U族着实需要动一番脑筋。

  最后,U族大学贷进入的市场是红海还是蓝海尚且是未知数。混迹于大学分期消费市场的服务商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在U族大学贷出现前,已有趣分期、分期乐、人人分期、仁仁分期等分期消费平台。2014年的开学季作为大学分期消费平台推广旺季,像武汉这样的高校集中地,几乎每个学校都能看到这些创业公司派传单的地推人员。但是一年以后,大部分公司都没了踪影。这一现象表明校园分期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之时,也意味着这个市场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U族大学贷的母公司上海前隆金融并没有做大学分期消费服务的经验,相比深耕校园市场多年的趣分期等产品,U族大学贷这个新兵能否分得一杯羹是个未知数。

  不过,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政府法规和文件的出台,包括互联网校园金融在内的小额信贷和分期消费市场被纳入政府监管的轨道。随着监管而来的,是互联网校园金融准入门槛的提高和不合资质的小贷平台的加速离场。这对U族大学贷而言无疑是个利好。前隆金融借U族大学贷进军校园分期市场背后是其对自身产品优势的充分自信,以及对大学生信贷这一长尾市场的深层把握。联想和小麦公社选择U族战略合作,也正是看中了U族背靠的前隆金融大数据优势、U族现金放款的独特优势以及U族全线上审核等优势。大数据等技术支持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信审手段,为新一轮的互联网校园金融的较量增加不少变数。

  与银行信用卡进军大学校园时的条件不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型信审手段可以征集用户的社交、电商记录,对用户具象的刻画更加细腻丰富,也更利于控制风险。U族的兄弟产品手机贷以大数据信审闻名业界,深耕小额借贷市场2年之久,上线至今已积累100多万用户,这100多万用户的使用数据不仅积累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极大地丰检验和完善了已有的风控系统,为后续业务的开展和U族等兄弟产品积累了宝贵的风控模型。数据显示,手机贷的用户群集中于20-30岁的年轻人,与U族大学贷的目标人群大学生在年龄上相似。上文提到,大学生群体没有稳定收入,也没有可供担保的财产,对传统的信用卡和贷款方式而言,大学生是烫手的山芋。但是,学生群体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的具有身份容易确认、有家庭经济支持、综合素质高、重视个人信誉、违约成本高等特点,如能结合手机贷已有的成熟、经检验完善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大学生违约率将得到有效控制。与分期乐、趣分期等平台仍然依赖的线下审核、认证相比,U族的这一方式安全可控,孰优孰劣不辩自明。

  背靠的大数据风控,U族还有一大杀手锏即现金放款。趣分期、分期乐等平台额度再高,也还是将大学生用户限制在了有限的购物选择范围内。然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大学生的生活场景在近几年已出现了极大丰富。除了已有的电子数码产品,职业发展、娱乐、恋爱等需求成为更加现实的、直击痛点的需求。趣分期、分期乐等将自身的产品范围早早地固定在了有限的手机、电脑等电子数码产品品类,客观上限制了大学生的消费自有,大学生使用感受未必上佳。而携联想电脑杀入大学分期市场的U族大学贷,则一面用电脑等数码产品作为引导学生消费走向的指向标和触发器,另一方面以现金分期贷款作为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大学生的其他消费需求得到有效解决。相比半强制性的分期消费模式,现金与实物相结合的交叉模式更受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大学生的欢迎。

  互联网校园金融是个江湖。裹挟独门绝技而来的U族大学贷面对的是在上一轮大战中获胜的赢家。大数据和现金到账这两样在象牙塔外屡试不爽的利器能否在大学里一样得心应手,初进校园的U族大学贷能否从校园分期的老手那分一杯羹,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相关热词搜索:分期

上一篇:移动端APP“简理财”:用“极客精神”打造活期理财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