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六期“经济每月谈”定于2015年10月26日9:00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层多功能厅举行。本期主题:三季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中国要抓住“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十三五”期间决战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期,也抓住政策叠加、经济转型三期叠加这样一个全面转型期。在这期间,陈文玲觉得国家要做好几件大事:
(一)继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突破口来推进,以中国主导的金融机构组织为抓手,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在全球加快建立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清算中心,实行人民币结算和清算的网络化和国际化,还可以加快和一些国家建立人民币互换关系和人民币直兑关系。
(二)全面推进自贸区战略,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尤其是应该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网络,逐步形成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基础,以沿线国家为主线的自贸区网络体系。去年11月份,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稳步实现亚太自贸区的路线图。在国内分类推进自由贸易区试验,我们建议除了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现在已经进行自贸区试点的,再进行自贸区试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构全球价值链体系。特别是重视培育本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参与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这种能力和控制力。发展服务贸易,构建更加完备的服务链,提高中国服务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转移,构建中国更加广阔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以促进世界经贸大融合为重点,推进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加快建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的大通关体制,使我们的价值链体系能够衔接得更加顺畅。
(四)加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系。特别是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和“互联网+”这样一些大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创新驱动力的转换。增强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的自主研发和新能力。我觉得还应该加上新材料。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打开新的空间。
(五)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构建新型的全球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