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爱乐者都会知道discogs.com,在严谨的条目编审规则之下,Discogs是全球音乐行业公认的权威数据库。基于条目在唱片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完成在线销售对接的功能,使得Discog颇受好评。在移动时代,两者的关联为Discogs超越近似产品allmusic.com提供了解释。vinylhub.com正是Discogs的延伸产品,正式上线时间是2014年8月4日。由名字和来源很容易判断,Vinylhub是通过UGC模式收录全球范围的唱片店、尤其是黑胶唱片店,截止目前,这一数量是4636家。较之最初发布时的收录量(1480家 )(注1),一年半时间内增量213%。
Vinylhub最近的动作是添加了唱片店活动(event)功能,可能你会马上想到“唱片店日”(record store day),差不多是那样。不过和唱片店的添加一样,任何用户均可创建活动,只要和唱片店有关:销售、宣传、签售。不过,目前添加的活动只有9个,类型基本是唱片店主题销售或爱好者聚集交换、售卖的。
尽管简短的查询并不能找到Discogs和“唱片店日”的对立信息,不过考虑到Vinylhub正是Discogs希望将自己的影响力(和营收来源)由线上延展至线下的尝试,那么我还是恶意的按照趋利原则,将这个匆忙上线的“活动”功能归结为对“唱片店日”逐渐扩大的影响力的“反击”,以及更重要的,黑胶销量在全球走高的回应。
或许可以作为佐证的只有Discogs官方最近对和红牛音乐研究院(The Red Bull Music Academy)建立合作的信息,对黑胶的市场表现,让前者发出了“建立黑胶帝国”的口号。
有意思的是,红牛的另一音乐计划“声音精选”(Red Bull Sound Select)同时也是”唱片店日”活动的资助者。的确应该更直白的说,红牛是基于自己的品牌和销售需求,才会在音乐领域作持续的投入,就像在体育界所作的一样。所以,合作者的正确说法更应该是“赞助者”。
简单看一下黑胶复兴,这个被音乐行业关注的现象既基于黑胶销售额度的持续走高,也包括对数字音乐流媒体收入的超越。
前者在实体唱片业彻底衰败的当下已经不只是救命稻草那么简单,说奇迹更恰当;而后者,流媒体产品的多样化并未带来收入的增长,但是对话语权的掌控却早就让唱片行业倒掉了胃口。看起来,这种关注或者传播简直有幸灾乐祸的潜台词含义了。
在销售额度方面,1997年全球黑胶唱片销售是5500万美元,到2013年攀升为1.71亿美元,2015年上半年售出900万张,产值2.2亿美元,远超在线流媒体音乐的1.63亿美元(注2)。
目前为止,Discogs的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在线广告,和在线销售唱片的服务费。我没有查询到具体额度。Discogs所属的Zink Media官方网站也没有信息。
以上的背景信息已经足够丰富,对标题的解释同样包括两部分;就像我的关注点会一直游弋在行业和产品两个领域一样。不过由产品开始更合适。
如果在国内,Vinylhub会被套上刚刚过气的O2O和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作包装,因为的确都有这两个概念的影子。不过事实是,甚至不如Discogs基于PC时代的UGC所作的那么成功,Vinylhub还是一个半成品。
只是作为数据库的话,Vinylhub几乎没有问题:包括唱片店、创建者、活动等在内的分类导航,和全站检索、基于谷歌地图的显示,都可以让使用者找到自己目标区域内或特定的唱片店。内容创建也比Discogs简单,录入店名、地址、电话、简单介绍等基础信息即可快速上线,甚至不需要像Discogs那样经过审核和评分。虽然没有独立的App,至少在首页还做了便于移动设备浏览的适配处理。
不过这也几乎就是全部了,考虑到一年半内仅上线活动功能的产品更新周期,恐怕这个进化中的Vinylhub最多也会停留在另一个细化版的数据库。这个结果可能更接近启动这个产品的触发点:让唱片店集中呈现,便于查找。但是离Discos所期望的扩展影响力和营收到线下还有不小的距离。
由用户角度,目前形态对唱片店主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Discogs过去15年来所营造的影响力上:让全球唱片业爱好者知道我的名字,在Discogs的网站上。除此之外,目前的Vinylhub看不到对这类用户的召回能力,或许口碑除外。
不过,即使前边提到的红牛音乐研究院的网络日报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作者造访一家唱片店,而后者并未列名于Vinylhub上。
活动功能的添加除了我揣测的对竞品的回应之外,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希望通过关联内容的添加和扩散,激活唱片店主重复使用的热情。但是难以理解的是,活动页面并没有强调活动本身和举办地(唱片店)的关联。
如果说对B端用户还只是召回问题,那么对C端的消费者用户,Vinylhub甚至不会让他有创建账号的动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随机抽查几个唱片店,无论是新创建还是最早添加,在右侧为C端用户提供的“关注”(Follow)、“去过(Visited)”、“希望去(Want to visited)”都是数据寥寥。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让用户越来越自我中心,尤其是艺文类产品,几乎都不用再学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知道要为使用者提供秀出通道以彰显态度或品位。既然参与动作并不会导向此类结果,查询信息也不需要登录,那么干脆不用登录;即使Discogs的用户数据和Vinylhub是打通的。
同样,在数据获取上,已经被国内“美大”系用烂的“名店推荐”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希望找到目标区域的唱片店,除了在地图上点选,只有打开任意一家唱片店才会看到国家、地区、城市的分类按钮。因为大量数据是调用自Discogs,所以准确性也有问题,比如我的1724 Records是作为厂牌添加到了Discogs,并没有实体店,但是仍然被收录在Vinylhub。
BTW,天朝被收录/创建的数量的确很少。远不如邻近的东南亚、台湾,当然更不用提实体唱片销售一直坚挺的日本。
按照常规,产品在发现问题后要做的是解决问题。那么Vinylhub所要做的恰好是细分又重合的拆解:既然大量唱片店已经存在于Discogs,让店主们愿意精心维护的动力只能是Vinylhub也调用显示唱片店已经在Discogs存在的商品,并成为另外一个销售增量的来源。同理,之后店主在Vinylhub新增加的商品也可以同步到Discogs。非实体类的二手卖家仍然可以停留在Discogs。这样,既避免了B端用户细分后的分流,也提升了店主重复使用的动力。
对C端用户,既然阿里巴巴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即使不创造另一个独立的支付工具建立闭环,那么基于积分和优惠的点评、分享、到店,也至少可以树立起音乐界的Amazon的旗帜。尤其考虑到Discogs在Vinylhub同时启动了类似豆瓣书影音系统的多个分站策略:面向电影的Filmogs,和面向音乐设备的Gearogs(注3),很显然是真的希望建立一个逐步涵盖目标人群的行业链。这个目标即使不考虑先发优势的缺失和资源调用的弱项,也要基于大量用户的使用来创建内容,也就是用户活跃度和自增长的实现。这种情况下,即使是15年积累的一板一眼的UGC模式已经out了。
其实行文到现在,已经过渡到了行业领域:中美两国互联网发展方向的分野貌似在这里找到了汇合点。中国以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美国则以互联网驱动科技创新。而Discogs所作的一系列动作,更像是在中国,但是更慢。
我个人一直对实体唱片的前景持悲观态度,黑胶的逆势上扬很像是刚刚进入数字时代的人类对实体介质的留恋,最多几代人就会将这种回光返照打回原形,让实体彻底沦为收藏品。但是即使在数字化的当下,对黑胶取暖的正确迎合,也不会是Vinylhub这种大而无当的平台化产品,而是诸如Vinyl Me,Please、VNYL和Vinyl Moon这样主打意见领袖、附加增值、内容订阅的精细服务类企业(注4)。
备注:
注1:hypebot.com,2014年8月6日报道。
注2: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今年9月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黑胶销售数量是1400万张。
注3:此处直接借用了豆瓣用户“做鸡”的简述。
注4:参见福布斯中文网的报道:《黑胶唱片复兴浪潮中的三家初创企业》
作者信息:牛磊,乐童音乐合伙人/VP。2004年-2012年运营独立音乐网媒独立音地网站;2006年开始运营微型独立音乐厂牌拾柒贰肆唱片,出品四十余款,组织演出超过五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