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6000万后 韩寒如何进军文化产业链
来源:科技资讯 发布时间:2016-02-04 18:32:00

融资6000万后 韩寒如何进军文化产业链

作者:thethief

你是因为喜欢韩寒,所以才喜欢 “ONE 一个” 这款产品吗?

上周,在 ONE 于苏州诚品书店举办的展览里,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现场的一位兼职妹子。那是一个尚未毕业的高校学生,她的答案是 “是啊”。最初她是韩寒的读者,在微博上看到韩寒介绍 ONE,下载后就一直使用至今。

这跟我预期中的答案相符。我没有办法统计 ONE 的用户跟韩寒的粉丝重叠度有多高——我猜韩寒也没什么办法,毕竟 ONE 很多内容是不需要登录就可以看的,可能不便于用户数据的获取。但我个人会觉得 ONE 的用户,尤其持续使用的忠实用户,应该有很多都是韩寒的粉丝。再加上 ONE 上线之后一直没有太多突破和变化。并且从公开信息来看,韩寒现在的工作重心似乎更多放在做电影和晒女儿上。

自然而然,我会觉得 ONE 只是韩寒 “做着开心” 的一个东西,并没有承载着他什么野心。我猜很多同行、投资人都这么觉得吧。

“那不很好吗。首先我做着也开心,大家也开心。” 韩寒笑了笑,“第二呢,商业竞争是很残酷的。那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无害的小清新形象,不知不觉慢慢就走到了现在。否则的话,你也很容易四处树敌。”

1.

在 36 氪采访韩寒的这一天,ONE 还宣布了融资 6000 万元的事情。这是 ONE 的 A 轮融资,领投方是华创资本。ONE 3.0 版本也在当天正式上线,取名为 NEW ONE。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文字内容开始结构化展现在产品中了,还加入了音乐板块和电影评分板块。

韩寒提到这次改版的整体逻辑:“我们原来是一个基于阅读的 APP,宗旨是陪伴文艺生活。但我们发现,原来的这种方式每天一篇文章一个首页图一个问题,一开始虽然很受欢迎,但是慢慢也会遇到一些瓶颈。”

所谓的瓶颈在于,靠原先那么单薄的内容维持用户粘性太过吃力。团队向 36 氪提到目前 ONE 的日活用户大概在 100 万量级,平均每位用户的使用时长为 6 分 30 秒左右。这个数据看起来很不错,但考虑到 ONE 在 2012 年刚推出时就因为独特的产品形态以及韩寒的知名度,迅速爬到了 App Store 免费榜榜首,三年后日活百万的话,应该算不上 “一直保持高增长”。

这次改版后,ONE 要把他们所覆盖的用户需求从 “文艺阅读” 扩展到 “文艺生活”。新增的音乐版块每天会推送一首歌曲,其中部分是原创音乐的首发——ONE 的 COO 李靓雯向 36 氪提到他们手上已经有了近百首 “优质原创歌曲” 等着在平台上发布。这些歌曲会伴以文字介绍、故事一起出现,把这首歌或者这个音乐人的故事介绍得更透彻一些。对于音乐人来说,这里虽然不是一个专注的音乐平台,但每天只推一首歌的聚焦再加上百万文艺青年用户的基础,能获得的关注度不会太低。

电影是 ONE 覆盖的另一块 “文艺生活”。但不同于音乐和文字板块是作为内容消费而存在的,电影板块主要是工具属性,以电影评分和影评功能为主,也承载一点点的社交属性,最终是为了用户粘性。ONE 组织了一个线下的评审团,每部上线产品的电影 ONE 会组织评审团先观影、打分、写影评。最终产品内体现的总分上,评审团打分和 UGC 打分会有一个权重比例。

评分体系是 ONE 电影模块的有意思的地方。用户在这里是可以给一部电影打负分的,但是并不能肆意妄为。产品内现在有一套积分成长体系,当用户通过阅读文章等长时间使用的结果后会累积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产品内换书等周边,也可以换取一次负评的机会。

为什么要把负评搞得这么复杂?

“因为你如果恨一个人你就得真的恨。” 韩寒带着点嬉笑,在 “真” 字加重了音,“这个社会很多的戾气,是因为你骂人是没有代价的。但如果你骂人是有代价的,你骂这句话需要花掉你的两三百积分,你会骂的很谨慎。你会确保你骂的人是你想骂的人,珍惜每一次骂人的机会。” 韩寒觉得负评这个东西太大杀伤力了,这个体系能够确保不会有竞争片方刷负分的情况出现。

大费周章地设计这些机制,是因为韩寒想把 ONE 的电影板块做成一个真正独立第三方的电影板块。他提到 ONE 的电影板块,不会和任何电影公司做任何合作。

“我们看到的市面上所有带电影评分的产品,它和很多电影是有关系的,要么是营销方、联合营销或者联合出品,有的甚至投资了某部电影。这些 App 有的可能卖票多,有的评分比较有影响力,片方愿意跟他们合作。你说我是一个卖票的 App,我现在是你的出品人,我还投资了你的电影 500 万元,又给你电影票补什么的......你的评分在我这儿能公正吗?”

刚刚露出一丝锐气,韩寒就补充说他其实能理解。“不是说这类电影 App 不好。我能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而且他们也不会把某些烂片吹捧得很好,也在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但肯定多多少少会受到商业模式的限制。我们不会,因为我们不接受任何电影的合作。任何片方都不可能,我们连 Banner 上的电影广告都没有。”

不合作是因为商业模式不在此。ONE 目前的营收有广告、出版和 IP 销售等几块,而实际上从 ONE 上线的第一年开始,他们就是一家盈利的公司。李靓雯向 36 氪提到的数字是,“当时只有 12 个人规模的时候,每年就有超过千万的盈利”。而 2015 年 ONE 仍然保持八位数的盈利,公司规模大概在 50 人左右。李靓雯介绍道之前的盈利主要是广告和出版物的销售,大概占了所有产品盈利的百分之七八十,当中两者贡献的比例。

IP 销售这块从去年才开始,但改变之后可能会是很重要的一块。这还得从 ONE 最基础的模块——文字阅读——的改版说起。

2.

从 NEW ONE 开始,ONE 每天更新的文章不会再只限一篇,并且以前不方便观看往期文章的问题也得到解决。作者信息在产品里得到更显著的体现,用户可以在作者的个人主页里看到 Ta 所有作品,因而 “连载” 或 “文集” 也变得有可能。之前分开的 “文章” 和 “问答” 现在合并成为了一个 tab,叫做 “阅读”。

总结起来就是,原本碎片化的内容在这里被更结构化地呈现了,而且作者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凸显。

这个改变是因为文章内容不只要作为文章内容存在了,ONE 更希望这些文章能成为 IP。当我问韩寒这是否意味着 ONE 的发展会有点像垂直在文艺领域的盛大文学时,韩寒说 “差不多”。

“我们以前是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贡献这些力量。每次我们的作者出来之后,就被别的地方签走了,或者文章被买走了。但事实上,我们自己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ONE 之前和外部作者的合作是通过结稿费的形式,一篇文章一定的稿费,但是在作品的版权上不会合作。去年开始,他们签约了一批作者,大约在二三十位左右,这些作者贡献的内容版权会和 ONE 共同拥有。ONE 希望在平台上把这些作者的作品或者他们本人打造成 IP,然后输送给产业链内的其他环节转制成其他作品。

已经开始做的是出版图书,上面提到过这一块的收入已经占了 2015 年 ONE 整体盈利的 30% - 40% 左右。韩寒提到他们平台上书卖得最好的作者,比如张皓宸和蔡崇达,销量都突破了一百万册。而 ONE 每个季度的精选集,也有平均每册超过五十万的销量。

“我们现在的出版规模已经接近于一家中型出版社的规模了。平台上一个新的作者,我们可以做到 5 万、8 万甚至十几万。很多文艺类的图书我们甚至能做到市面平均数字的 5 倍到 10 倍左右。” 韩寒提到,团队本来在出版商渠道上就有积累——可别忘了韩寒和团队的老本行,以及 ONE 本身用户基数,他们在出版的数量和利润里上都做得不错。

但图书不会是最终一环。在韩寒看来图书这一环带有一点 “传递” 的功能:把文本相对碎片的内容集结成一个具有更强逻辑的作品。未来,这些 IP 还是要转制成价值更显著的影视作品。“这些作者我们都会跟他们有影视上的代理权。有了出版物之后,作品会变得比较成熟,我们自然会往影视的方向走。”

到这里再提醒一下,别忘了这两年比较专心的新领域:电影。《后会无期》于 2014 年夏天卷走 6 亿票房之后,韩寒开始做起了他的电影生意,去年他开了一家电影公司。

韩寒提到 “公司发展非常好,希望在 2017 年能够做成业内排名前五甚至前三的电影公司”,去年这家公司还投资了《万万没想到》大电影。韩寒真的不是在 “玩” 而已,他瞄准的是整个泛娱乐产业链。

但自己有电影公司,又做电影又投资电影,这跟 ONE 的电影板块也太利益相关了吧?

“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就是我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该怎么办。” 韩寒说首先他会确保 ONE 会一视同仁,不会跟他的电影公司有任何合作,“但是另外一点,人,总归会有一个情面在里面。ONE 上面的用户的确有不少是我的读者。如果我真的发现他们因为是我的读者而给我的电影打了很高的分数,那索性我的电影就不上 ONE 了。这是有可能的。”

“但是说实话,如果我出了很差的作品,往往我的读者会比谁给的分数都低。他们跟其他的粉丝不一样,他们对我有着更高的要求。当我的东西质量稍差的时候,我蒙混不过去。”

聊到这里韩寒表情带着点哭笑不得:

“有时候我觉得我写了一篇博客,我自己心里也知道写得没那么好,那我想写都写了别浪费嘛。要不就发了呗。发了之后,果然我的读者,而且都是非常忠实的读者们就开始 我擦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 这种质量你都拿出来 。我相信他们会给我最苛刻的批评。一方面我为有这样的读者骄傲,但有时候,你还真的好希望有一些什么都不管永远只知道 棒棒哒 的粉丝啊。”

3.

NEW ONE 宣传片的创意是,旁白中有很多人一句一句说着 “你变了”,变得跟以前怎么怎么不一样了。然后最后一幕韩寒坐在镜头前,扭过头来说了一句:改变,是为了更好的陪伴。

说实话,表情太僵硬了,以至于看完你就了解韩寒为什么只做导演不上阵了。但这支宣传片想体现的意思是传达到了:ONE 一直在变化,但是一直是跟着用户需求在变化的。谁能要求一个企业不变?

韩寒当然也不能不变。从高中成名,到后来乘着博客和微博获得极大关注,再到现在的 “企业家”,韩寒马上 34 岁了,当了你们 “岳父” 也两三年了。

那变在哪了?

“首先我觉得我没有变态,这是很好的。” 韩寒开着玩笑,“另外,我就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我们刚刚聊得电影评分这个事儿。如果是高中时候的我,我会直接说你们这些网站不公平、不公正,你们还评分,评个毛啊。我会说的很直白。但现在我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我觉得他们首先对电影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他们也在竭力地去保持自己的公平公正,只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和这些电影做一些合作。”

更加平和,更加会换位思考,韩寒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变化。

李靓雯一年前才加入 ONE 担任 COO,但是认识韩寒也好几年了。她也觉得韩寒这几年本身有着很大的成长,一年比一年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不像一个随性的文化人。“很多文化人会很随意,很看不惯很多东西。韩寒以前也这样,会去讲一些东西。但现在的韩寒,他并不是没有这个态度了,而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解读会越来越全面。”

李靓雯还提到这次决定拿融资、往 IP 平台发展,也不是一个拍脑袋的事情。他们从一年前就在规划这些事情,韩寒觉得现在内容做到一定程度了,出版的规模和签约作者的数量也到了一定规模,所以选择现在去开启更大的布局。

投资方华创资本的海燕是一直和韩寒对接的。海燕提到接触之下,韩寒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企业家,对 ONE 作为一个产品,对 ONE 作为一个企业和一个团队,都有足够成熟的考虑。华创对韩寒个人以及 ONE 未来想做的文化产业平台都有足够的信心,加上 ONE 的用户数也有百万、之前积累的内容价值也比较明确。所以双方也没有在价格方面有什么纠结。

但我还是好奇,当一些早期的读者喊着韩寒变了、韩寒不再锐利了,韩寒自己是一种什么感觉?

“哇塞我怕我锐利起来他们都接受不了。” 韩老板再度以强行玩笑开始回答一个问题,“其实是这样。在这个时代,我觉得当你看到的越来越多,读得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时代。很多时候你所谓的那种锐利和尖刻,是廉价的。你一个人要变得锐利不容易吗?你张口就骂就行。最难的恰恰是,你把一个事情当中的一二三四五说清楚,用最好的方式,有理有据地去表达。这样可能比以前的锐利更高阶一点。”

4.

那现在的 “企业家” 韩寒经营着两家公司,业余还赛赛车,对文学的热情在吗?

“在。但是因为经济上的独立,可能不会那么高产。以前在经济上面其实是,非常难纯粹支持我的文学创作的。我以前比赛,赛车,那时候成绩还不好,你得自己买车、自己付你车队的钱。你比着比着钱就有了。那没钱怎么办呢?写书。而且当时赛车的东西又贵,写书的报酬又少。可能那时候我的灵感只能支持写一点点,但是我没有办法。为了我的赛车,我要强行把这本书写出来,靠才华硬撑,否则我就没有办法参加比赛了,我就买不起轮胎、买不起发动机了。所以我每得的一个冠军,其实都有我读者的版税在上面。”

韩寒觉得现在的情况反过来了,赛车变成的兴趣甚至是 “放松活动”,而经济也早已不是问题。“包括在写《我所理解的生活》,或者《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的时候,在经济上没有担忧,其实能够更多的把时间放在创作上。我相信写书不跟写别的一样,你写长篇小说,再牛逼的作家都没有办法一年写三四本。总是三四年写一本。所以我现在更希望想明白,好好写,不要辜负花钱买我书的读者。以前有的时候我是辜负他们的,人家花钱买本书,其实我是硬凑了一本。”

所以目前韩寒最主要的经历还是放在 ONE 和电影上。哪个更重要,他觉得没法说。“当然我心里可能会认为有某样东西其实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希望,还是有别的东西可以去平衡它。那种感觉就像你吃点甜的,又要吃咸的。否则很容易你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利,反而就容易不爱了。”

我总觉得韩寒热爱那么多事情,不会是出于巧合而已。一个人总不会是随机的喜欢这个、碰巧又喜欢那个。赛车手、作家、企业家、导演、电影投资人,这些东西中最大的共性是什么?

“我觉得会有共性,但是我好像还没找到。我以前只总结出了一点,就是我不管我导演、写书、赛车或者开公司,都得坐在一张椅子上。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唯一一点。” 亲和韩老板再次强行玩笑,“如果你能总结,你也可以帮我总结一下啊。”

挣钱算吗?“我觉得不算吧。要不我早就上真人秀了,在那宣传我们的 App 还能有很好的效果。价格也开得很高。我当然是喜欢钱的,但是不会放在很前列的一个位置。”

聊到最后,我替广大的女婿们问了一个问题:“网络上大家这么消费你和你的女儿,你觉得是可以接受的吗?”

“我觉得最关键是,分辨一样东西的善意和恶意。比方说,当时大家都知道我有小朋友了,那其实外面的娱乐媒体就已经开始买照片了。价格还出得挺高,甚至我的一些同事都受到邀约,说你哪天去韩寒家如果能拍张照片我们就出多少钱来买。后来我觉得,因为我从来没公布过,越是藏着掖着,人家才会觉得这个新闻价值特别高,越可以产生交易。再后来你好像觉得,总有一天会被人家拍到的,那还不如直接就把女儿照片 po 到网上了。可能大家也比较喜欢,就很多这样的玩笑。但最重要的是,确定一个人是善意或者恶意。” 韩老板觉得善意的东西,就无所谓了。

聊天中的韩老板其实挺爱演的,讲到这里他做了一个语重心长的皱眉表情。“有时候我发张照片,人家觉得我真的像 AV 女优,我觉得没关系。我相信包括有人说,你怎么最近变丑了,这么丑,我都相信他不是真的觉得我丑,我觉得他是善意的。”

“我觉得未必啊。” 我也适时善意地补刀。

“哈哈哈哈哈,” 韩老板大笑几声,简直就像是朋友间开玩笑笑到快要破音的那种,虽然我们一个小时前素未谋面,“好,我记住你了!”

--------------------

注:题图我挑选了很久,后来还是觉得韩寒在微博上自我调侃 “谁说我越来越像腾格尔了…蓝蓝的天空…” 时的附图,的确最接近现在的真人形象。

标签: 产业链 融资 韩寒 文化

猜你喜欢

“赋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科技2023年金融行业生

赋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科技2023年金融行业生态大会于5月18日在上海静安喜来登大酒店7楼会议大厅隆...更多

2023-05-18 21:28:11

2023电信日|思特奇以科技创新为翼,携手运营商数

2023年517世界电信日主题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增强最不发达国家的能力。据悉,全球27亿没有接入互联网...更多

2023-05-17 16:03:35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思特奇:构筑数字经济生态

4月27日,以汇聚数据资源 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资源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更多

2023-05-05 16:06:03

CCBN2023丨思特奇以技术创新为指引 携手中国广电

科技创新浪潮驱动下,中国广电正着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并向数字经济、...更多

2023-04-23 12:06:44

CCBN2023 | 思特奇伍鑫:5G+端到端IT支撑,助力

4月19日,在第29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展会上,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更多

2023-04-21 13:31:32

CCBN2023|融创5G新时代!思特奇亮相第二十九届中

4月19-21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更多

2023-04-20 11:17:03

新品发布 | 护航数智新时代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2023年4月8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更多

2023-04-11 10:49:43

以生态促发展 共赢数字经济 | 思特奇亮相2023

4月8-9日,2023中国·辽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博览会在沈阳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更多

2023-04-10 15:14:45

融合创新 数字赋能 | 思特奇与您相约CCBN2023

2023年4月19-21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3)将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盛...更多

2023-04-04 11:11:58

数智赋能产业升级 | 思特奇邀您莅临2023中国·

4月8-9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更多

2023-04-03 12: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