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的某天,在一个创始人微信群里,有位女性创业者向众人推荐她的朋友——百度一位T8级资深工程师。这位工程师希望获得的岗位是A到B轮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和相应股权,薪水10万美金以上。
消息一丢,二三十人的群顿时炸开了锅。一大批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开始群起攻之:你要这么高的股权,要联合创始人的身份,这时候还要10万美元的年薪,你是怎么想的?
女创业者极力进行辩护,她的观点明确:你要从他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他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愿意接受一半的薪水,不应该受到过多指责。
最后,双方争执不下,女创业者选择了退群。
创业者和求职者,处于人才供需的两端,现在却出现了矛盾。一边是求职者不断攀升的薪资需求,一边是创业者对高薪和更多股权要求的理性。程序员作为互联网创业最抢手的群体,这种冲突表现得尤为激烈。
双创火热时,那些程序员最抢手的日子
在“资本寒冬”论传开之前,随着创业形势的火热,程序员们一度经历了薪酬坐火箭般的提升。即便如此,技术类人员在招聘时仍然供不应求。
刘俊(化名)是乘风而起的那拨人之一。他很早就加入了北京一家本地生活服务的创业公司,进行数据平台的建设,负责商品推介和BI系统。2013年,由于行业发生了整合,他转入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20万年薪直接飙升到60万。
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从事招聘行业十余年,2015年上半年的情形给他的印象尤为深刻。那时,两年经验的安卓工程师随随便便就能给自己开出30K的月薪,这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根据他的统计,全国程序员正常水准平均只有13K左右。
王卫(化名)也清楚记得,2015年的上半年,公司技术部门来了一帮人,“当时各家公司都杀红了眼一样,只要是会一些代码的人都招进来。”
这一波风潮,甚至也影响了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们,他们的心态在悄然发生转变。
樊庆斌(化名)在腾讯待了5年时间,做到了T3.3级别。2013年,当风口转向手游时,樊庆斌发现,“一些看起来很一般的项目都拿到了投资”,一方面感受到自身的职业瓶颈,另一方面看着外面如此热闹,他毫不犹豫地带着一众腾讯的弟兄投身创业。如此豪华的团队,很快让他们获得了几百万元天使投资。
过了一年多时间,钱都还没花完,樊庆斌的项目宣告失败。他一直在反思,认为自己“不会花钱”、“走得太慢”,没有在前期搭建壁垒,最终BAT进入这个领域后,扫平了一切没有屏障的项目。樊庆斌把剩下的钱退给了投资人,去了一家传统的建筑工程企业。
很幸运,他又赶上了一个风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家做建筑工程的传统企业单独成立了互联网部门,出手阔绰,给出的薪资待遇远高于腾讯。他带着之前的技术团队加入后,当时公司的互联网部门已经超过60人。
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大公司们也想出了各种办法。2014年7月,腾讯控股发公告称,将发行约1952万股新股,用于员工奖励,以当时股价计算,总价值约合人民币19亿元。而派发股份的范围也从中高层向基层管理者扩展。同年底,百度也拿出了史上最大额度的奖金,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年终奖相当于50个月工资。这些都被认为是创业热潮之下,互联网大厂们留住人才的举措之一。程序员们的薪资待遇,更是令外界欣羡不已,对外报出的薪资要求也愈加水涨船高。
悄悄地,风向变了
时间到了2015年下半年,风向开始变了。
刘俊在敲了七年代码,遇上两个风口之后,突然跌入了谷底。P2P行业开始洗牌,公司的第二轮融资遥遥无期。刘俊因为是公司最贵的员工之一,被老板辞退。他知道公司遇到了困难,也没有要求赔偿。
建筑工程企业的互联网项目终究没能做起来,樊庆斌在整个部门被裁撤之前,选择了带领团队再次出走,尽管这意味着他将损失一笔补偿金。
这种风向的改变,作为招聘网站的创始人,赵鹏感受深刻。他在和创业者的线下交流中发现,他们的话题除了亘古不变的融资,已经开始从此前的“地推”和“招聘”转变为“过冬”和“生存”。
冬天开始有了它该有的模样:部分初创公司倒闭,大公司裁员,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其中就包括e租宝出事被查,E洗车悄然关闭,e代驾裁员30%。这也让在这些公司的程序员们重新回归求职市场,开始了新的流动。赵鹏回忆,2015年6月份之前,市场还一片欣欣向荣,11月份以来,形势发生转变,程序员成建制求收编的事情多次发生。
“大家都感受到了这点:从招人的角度来讲,没那么难了。”赵鹏近期接触了大量创业公司的老板们,他对这种变化有着直观的感受。
陈卫力是其中的受益者。他马上要启动一个互联网租车项目,他惊喜地发现,技术人员的招聘异常顺利。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直接招纳了一个10人的技术团队。这个团队之前在做互联网约车项目,随着资本寒冬到来,项目被迫转型,技术团队也各奔东西。后来他们在原团队负责人的召集下,又重新聚到一起,最终被陈卫力招入麾下。“团队很牛,开价也不是很高。”
拜寒冬所赐,李树海(化名)也在去年“基本上实现了招聘计划”,他是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在一二季度的招聘旺季,大家抢得厉害,公司没有招到足够的人,到了下半年,招聘窗口关闭,整个第三季度的招聘都是一些零散人员和校招。转机出现在了年尾。正是在这段时期,创投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合并案例陆续发生,创业公司倒闭消息不断传出。从这些公司流出的程序员开始填充着原本紧缺的市场,人才市场在进行一轮流动。李树海最终从原e租宝的技术团队中寻觅到了所需要的人才。
程序员要降薪了吗?
冬天来了,程序员们还“值钱”不?实际上,职业“寒冬”论调在程序员圈子里并不流行。在i 黑马采访过程中,尽管程序员们大多不善言辞,但有一点异常统一:对于他们自己的职业经历而言,没有太多“寒冬”的感觉。
尽管很多人重新进入了求职市场,他们对未来依然保持着更高薪资的期望。i 黑马对十几位程序员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发现在北京具有2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的实际薪资,大体在11K到18K之间,差距不算太大。而他们对下一份工作薪资的期待,普遍还是希望能增加30%以上。
“薪酬降低?有人来吗?想啥呢?”谭斌(化名)对于这样的论调有些不屑。他在百度工作了两年,目前已经达到了月薪16K的水平。
刘俊从互联网金融公司出来之后,一直以60万年薪的标准寻找下一份工作,“我不能跳了一回槽还变便宜了吧,那不是越混越差了嘛,履历就不好写啊。”
这种环境转变驱动下的人员流动,开始影响创业者和求职者之间的心态。双方也开始博弈,一方希望压低价格获得高性价比的程序员,另一方依然希望拿到高薪。
“同样一盆水,有人伸进手去觉得冷,有人觉得热,每个人体会不一样。”赵鹏很理解双方在寒冬之下的不同表现。不过他始终对程序员怀有好感,“甭管什么天气,都得把钱给够,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讲究。”
这一点上,速航同城CEO贺亮应该庆幸选择在山西创业,他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程序员的薪资都在4K-8K之间。要知道,在一线城市,他付出的将是2到3倍的代价。
而且,尽管有不少人重新开始求职,也并不意味着程序员就“过剩”了。智联招聘CEO郭盛透露,程序员的供给在中国相当不足,但是需求却相当强劲。2015年的人才供给大概只有20%的同比增幅,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增长却达到了70%。这需求不仅来自于互联网创业公司,还有很多向互联网或IT转型的传统企业。
“这个风口没了,风就吹向下一个风口。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总量没有变化。”樊庆斌的说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
程序员群体在寒冬中的表现不是工作难寻,而是不合理的薪资泡沫逐渐被挤出。从10月份开始找工作,刘俊的心理期望值又重新降回到之前的20万年薪。“价格不能这么喊了,认了。”已经年过而立的刘俊在努力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他打算春节以后再看看,因为“那时候机会比较多”。
根据Boss 直聘提供的数据,互联网人才整体薪酬期望从去年7月起开始回落,从高热逐步回归理性;到2015年11月时,仅有10.3%的人期望月薪在2万元以上。而在6月时,这一数字是26.9%。
寒冬正是“抢人”时
程序员并没有太多贬值,但对创业公司们来说,现在却是个招聘的好时机。“招人仍然是贵。不过以前贵也招不到,现在好歹招到了。”这是李树海的感受。他之前也尝试过挖e租宝的人,但那时这些人都是“天价”,开出的薪水比市场同类人员高出20-30%。现在,尽管公司给他们开出的薪水依然比市场平均价格高,但比之前已经是低了。
“发展仍然强劲的创业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仍然极大,很难满足。尤其是对高级人才来说,他们薪水并没有降,仍然很抢手。” 李树海说。
“资本市场很好的时候以抢钱为主,资本市场不好的时候以抢人为主。”赵鹏对公司创始人们给出了自己的忠告:双抢。
现在正是抢人的时机。当P2P和O2O等的跑路、倒闭潮涌来时,程序员们开始纷纷寻找下一个风口。形势的变化正在推动技术人才的新一波流动。
在赵鹏看来,这场由创业和资本风向改变带来的人员洗牌,最终还将以各公司间的人才拼抢告终,只是公司付出的价格将更加合理,至少能用同样的价钱招到性价比更高的程序员。
抢人的队伍里也不乏巨头们。2015年3月,雅虎宣布关闭北京研发中心,包括BAT、今日头条、京东在内引发了激烈的抢人大战,纷纷蹲守在楼下,开出了诱人薪酬,年薪普遍都在50万元以上。
“虽然说现在BAT停止了社招,但你看哪个部门老大不都在找人?高级人才永远抢手。有人出就有人进,做事最终还是要靠人。”赵鹏说。
但是,抢人的条件和方向发生了转变。
以前“挖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时期过去了,水平稍欠的人,不再是被“抢”的对象。正如李树海所在的公司选择在第四季度仍然开始高薪挖人。前期由于实在缺乏人手找来的级别较低的人员,对于公司的发展需要而言,其实并不合格。再比如樊庆斌,就不愿去招那些“半路出家”,从培训机构出来的程序员。在他看来,这批人存在技术天花板,初期发展还可以,很难有大的提升。
而对从BAT跳槽出来的“天价”程序员,也有很多人心怀顾虑,比如李树海。聘请这部分在名企工作过的人,需要花费比较大的代价,这些人通常期望值高,但性价比却不一定相对应,“水的人也很多”。
经历了一轮洗礼之后,各方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处境和价值。
刘俊将薪资的心理价位降回到以前的20万年薪,准备春节后再去寻找机会。而程序员王卫则在学习后端程序开发,因为他发现微信火热之后,很多项目已经没有了客户端。
创业公司的老板们也纷纷出手。樊庆斌带着技术团队这次进入了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继续开工。贺亮正筹备在北京做一个广告传媒项目,他开出了转让30%股份的条件努力去争取技术大牛加盟。
人才在风口间的迁移和流动,淘汰掉了不合格的跟风或落伍的求职者,也给创业公司们提供了最好的获得人才的机会。还说啥,HR们,进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