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11月10日报道原标题:酒后代驾需求为主谋变 滴滴推“代驾+”拓展市场
◎每经记者 赵娜
国内代驾以酒后代驾需求为主,而随着移动出行工具的介入,挖掘商务、旅游等代驾出行需求,甚至提供汽车后服务,逐渐成为代驾服务提供方的开拓方向。
昨日(11月9日),滴滴出行发布“代驾+”计划。
据了解,这一计划意在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代驾需求,未来将根据服务种类与服务时长来收取代驾费。
滴滴代驾事业部总经理付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国内代驾市场已存在多年,从酒后代驾到挖掘更多需求的代驾已不是新事物。眼下,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出行平台的发展,让代驾司机和车主双方的信息可以做到公开透明,这为满足用户的潜在代驾需求带来契机。
围绕场景和车主做加法
易观智库预测,今年我国代驾应用市场的交易规模有望达26.9亿元。另有统计显示,韩国人口不及我国的1/20,其代驾市场的年交易规模达250亿元。
从易观智库的预测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代驾服务的渗透率还很低。
面对国内代驾市场的潜力,近期e代驾与神州专车合作。而定位在一站式出行平台的滴滴于7月底上线了代驾业务。
昨日,付强表示,虽然大多数用户会在夜间呼叫代驾服务,但日间的代驾市场正在被激活,并且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
据了解,滴滴“代驾+”计划将分期逐步推进。首期会推出“专属司机”,最快将于年底与用户见面,意在做到场景+,即在旅游代驾、上下班代驾、商务代驾等场景下,根据服务种类与服务时长来收取代驾费。此外是车主+,涉及代保养、陪练、代泊车等。
不过,目前国内八、九成的代驾需求仍来自酒后代驾。
对于推出上述计划的时间点,滴滴代驾产品总监龚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该平台在大量用户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代办汽车保养等存在潜在的用户需求。
付强补充说,国内代驾市场存在了很多年,酒后代驾转为代驾也并非新生事物,现在刚好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下“接受(这件事)最高的时间点”。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代驾的数据显示,仅有12%是女性用户。如何让代驾服务通过互联网渠道被更多人认可,对相关平台来说仍是一项需要时间检验的“课题”,或难在短期内改变行业现状。
激活更多需求考验服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秘书长张士立曾指出,代驾司机的规范化以及服务安全保障体系等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代驾App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显示,代驾App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用户代驾使用习惯未养成及本地传统代驾服务的竞争。
代驾市场如何被“激活”?付强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用户主要的担心在于两点:一是陌生感,二是服务是否有保障。而有实力的大平台和机构,通过要求代驾司机必须持证上岗、行程信息有据可查,以及跟保险机构合作等措施,实际能完善从司机服务到平时呼叫的透明度,再到事后保障。
“补贴只是一种市场调节手段,产品赢得市场和用户还得是用户体验,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此外,谈到补贴和竞争问题,付强认为,在一个竞争领域里,如果有多个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良性竞争,除了能激起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也有利于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