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稀土被央企收编 估值暴跌六成折射行业冷暖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1 07:00:02

晨光稀土被央企收编估值暴跌六成折射行业冷暖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全泽源

沉寂多时的晨光稀土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2012年,晨光稀土先是“榜上”S舜元(现名“盈方微”),此后于2013年拟“改嫁”银润投资,两度未果后,如今其选择了“投靠”央企盛和资源。三年期间,晨光稀土的估值从最高的33亿元下滑六成至如今的13亿元,估值骤降的背后是行业冷暖的变迁。另值得一提的是,晨光稀土三度谋求上市的案例还透视出,国家对稀土资源整合的决心。

三年估值下跌六成

昨日,盛和资源披露了重磅重组方案,公司拟以8.53元/股非公开发行合计约3.30亿股,并支付现金约2.22亿元,合计作价30.39亿元收购晨光稀土100%股权、科百瑞71.43%股权及文盛新材100%股权;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直接和间接持有上述三家公司各100%股权。

晨光稀土曾欲二次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早在2012年,晨光稀土拟借壳S舜元,但该方案随后遭到股东大会否决并引起纠纷。之后,晨光稀土于2013年迅速“改嫁”银润投资,然而,该重组也因重组方涉嫌被立案稽查等最后也不了了之。

两次未果后,晨光稀土重于选择“委身”央企盛和资源,在这三年期间,最大的变化非估值莫属。据本次重组预案披露,以2015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晨光稀土100%股权作价约13.2亿元。而在2012年拟借壳S舜元时,晨光稀土的价格高达33.4亿元,次年,“改嫁”银润投资时,晨光稀土的作价为13.11亿元。这意味着,在三年的时间里,公司价格从33.4亿元下跌至13亿元,跌幅高达60%。

从评估方法来看,晨光稀土首次采用了收益法评估,第二次采用了资产基础法评估,第三次又采用了收益法评估。但需指出的是,即便第二次是用收益法评估,晨光稀土的估值也已下跌至14.75亿元。

探究估值骤降的原因是行业冷暖的变迁。据查,稀土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最近5年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2010年以来,稀土价格开始呈现持续上扬,进入2011年,更是呈现快速飙升的态势,并在2011年中达到历史高点,主要稀土金属的价格均较年初上涨200%以上。 然而,2011年下半年以后,全球经济进入下行通道,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持续萎缩,加之受上半年稀土价格的非理性上涨的影响,稀土价格进入长达数年的持续下行轨道。

回头来看,在收益法评估下,晨光稀土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顺应上述行业冷暖的变迁,在2012年达到最高点33亿元,次年大幅下跌,如今再度下探至13亿元左右。

国家收编稀土资源

晨光稀土三度谋求上市的案例还透视出,国家对稀土资源整合的决心。

在前两次重组案例中,晨光稀土选择的对象均为民营资本。如今,在盛和资源的收购案例中,交易完成后不会导致控制权的变化,上市公司的实控制人仍为财政部,晨光稀土实际控制人黄平将会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

以此来看,晨光稀土屡次抢滩资本市场选择的对象从最初的“民企”到现在的“财政部”,重组方式从此前的借壳到被收购,均预示着晨光稀土最终选择将被国家收编。

这一系列运作的背后是近年来国家对稀土资源整合的决心。据查,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初,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2015 年初,在工信部的工作会议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六大稀土集团为核心,在2015年底前整合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重组,整合完成后将有利于规范稀土开采、生产和流通环节。

一位大型券商行业研究员认为,从近几年密集出台的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意在适当限制稀土矿山的开采数量,引导稀土矿山开采及冶炼分离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加快稀土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如此,未来稀土行业的整合还将继续。THE_EN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