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储蓄银行绑架美国政府的肮脏历史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时间:2015-12-29 13:36:01

中国支付通集团董事长张化桥撰文指出,八十年代储蓄银行的危机让美国人亏损了上万亿。但是,美国人没有汲取教训。他们继续做着"美国梦"(住房梦),一直到2008年更大的危机:次贷危机。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不管你是美国人,中国人,还是巴西人,你一定有善恶两面。在某种制度下,你的善良得以发挥;但是在另外一种制度下,你的邪恶会乘机溜出来,并得到夸张。你也许会成为恶魔。

我刚读完一本关于美国储蓄银行的英文书,《储蓄银行是地狱》,S&L Hell: The People and the Politics Behind the $1 Trillion Savings and Loan Scandal (作者:Kathleen Day)。读完这本书,你会大骂:美国人真恶劣!美国真腐败!美国议员们真下流!但是,请忍住。如果你把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或者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变迁做深入的解剖,美国读者又会怎样说呢?OMG!

美国储蓄银行(叫 savings banks, 更准确地说,叫 savings and loans associations)是一种吸收储蓄,专门发放住房贷款的银行。百年来,它们的监管制度和业务范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它们跟商业银行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认为,它们就是小银行,地区银行。

在监管上,美国的金融机构多如牛毛,光是叫银行的就有六千多家(曾经一万多家)。监管机构也很复杂:联邦的,州政府的。有多个发牌机关,多种存款保险制度。虽然美国不象中国每级政府有5套班子,和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部委局办厅院小组协会,但是议员,局,办,和游说机构也十分错综复杂。

从存款总额来看,美国的储蓄银行业在鼎盛时,曾经相当于商业银行的三分之二。现在当然灰溜溜了。长期以来,它们跟议员们相互利用:它们声称自己代表社区利益,为"美国梦"做贡献(即,为人们买房子提供按揭贷款)。反过来,议员们利用它们拉选票,捞私利,当然也为它们争取特权。至于"国家利益",那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某个储蓄银行出了丑闻,监管机构想处理,有人马上会站出来护航:千万不要吓坏了存款大众,千万不要影响到美国人们的"住房梦",千万不要影响到整个行业。于是,监管当局投鼠忌器,并且变成了帮凶。

"政府乖乖地掏钱补贴吧"!如果储蓄银行因为大额亏损而出现了净资产不足的情况(甚至负资产),那政府就被迫降低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比如,把净资产/存款的最低比例从3%降到1%)。不够?再修改会计规则,允许储蓄银行延期实现亏损(分摊到几年以后)。还不够?允许储蓄银行对持有的物业重新进行估值,计算"非现金"利润。或者,让储蓄银行开展其它业务(股权投资,基金和商业贷款)。等等。

此书讲了大量利益输送,和权色交易的故事。正当中国人民感叹:咱们的贪官怎么都有那么多情妇时,你发现,原来美国议员们(和官员们)对女色的兴趣也很浓厚。

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储蓄银行业(有时数千家,甚至几万家)开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高通胀,利率不断上扬:在1981年时甚至高达年化22%。而储蓄银行的商业模式实在有缺陷:存款基本上是短期的,但是资产都是很长期的。八十年代前,它们吸收存款的年利率为3%左右,放款利率为6%左右。爽!可是,当市场利率不断攀升时,它们的存款都跑去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它们被迫提高存款利率。可是这样做又受到Q条例(即,利率上限)的限制。而且,储蓄银行以前发放的长期按揭贷款(长达30年)因为市场利率上升而不断贬值,因为这些贷款就象定息金融产品一样。储蓄银行业开始大亏其钱。

亏钱是小事。流动性枯竭是大事。储蓄银行因为不允许提供支票业务,不能提供企业贷款,没有存款保险,因此无法跟商业银行竞争。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储蓄银行业(和行业协会)动用了黑道白道,和"女道",修改立法,排除障碍,争取到政府的大量补贴,十分成功。

整个故事与Q条例于1986年的被迫取缔,存款保险制度的变化,通胀的肆虐,垃圾债券,"两房",以及混业经营的讨论交织在一起,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

读此书,我在想,不管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政府扶持某个行业,政府(纳税人)就一定被绑架。美国人不比中国人坏,也不比中国人好。中国政府扶持城市污水处理。结果,中国人在根本没有污水收集管道的情况下,建了很多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的污水处理厂。商人们拿了发改委的补贴(和BOT收入),跑掉了。

太阳能好不好?好!大量中国商人骗取了财政部的补贴款,结果所建的项目根本没有效益。至于"高科技企业"中的肮脏游戏就更多了。十几年来,中国政府鼓励大家收购海外矿产资源,人们就发明了很多荒唐的伎俩。中国人在海外矿产所投资的几千亿(上万亿),大部分都打了水漂。中国政府鼓励出口创汇?那就必然有大量的假出口(和骗取退税)。

这本书出版于1993年。它详尽,而且刀刀见血。它点名道姓。它准确地讲哪个官员从哪个储蓄银行通过什么途径,拿到了什么礼物,或者获取了多少便宜贷款,免费住了什么酒店,跟哪个妓女玩耍,花费了多少"出国考察费",等等。

八十年代储蓄银行的危机让美国人亏损了上万亿。但是,美国人没有汲取教训。他们继续做着"美国梦"(住房梦),一直到2008年更大的危机:次贷危机。

八十年代以前,储蓄银行业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后来它通过游说,复制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结果,很多人设立(或者收购)储蓄银行,然后把储蓄银行掏空,榨干,然后申请破产,或者丢给政府接管。

结论:政府扶持的行业,一定最肮脏,纳税人一定被绑架。利欲熏心,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猜你喜欢

范棣:银行负利率欺负的终究是社会底层穷人

更多

2015-11-06 08:36:00

银行业增速恶化过程不明显 系统性危机暂不会爆发

更多

2015-11-16 07:36:01

世界银行前行长:奥巴马始终逃避残酷的中东乱局

更多

2015-11-17 07:36:00

范棣:为什么穷人只能把钱存到银行呢

更多

2015-11-17 07:36:01

微众银行拟展开首轮融资 金额达10亿美元

更多

1970-01-01 08:00:00

从房地产和银行业角度透视“供给侧改革”

更多

2015-12-14 09:36:06

银行高管“离职潮”引争议 实则并不存在?

近一段时间,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关于商业银行高管离职的报道。可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去年以来各家银...更多

2016-04-07 13:56:42

部分银行高层年薪被腰斩 银行业告别暴利时代

目前A股16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11家公布2015年年报,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平安、...更多

2016-04-08 12:32:29

林采宜:债转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弊大于利

大部分债转股的结果都是“假股真债”,使得企业去杠杆只是停留在报表上,宏观经济的真实杠杆率被掩...更多

2016-04-13 16:24:49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或占到GDP的7%

4月14日,昨日IMF在春季年会上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可能处于风险之中的银行对企业...更多

2016-04-14 17: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