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面临重塑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12-30 08:36:06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撰文指出,中长期来看,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也面临着内外部权衡的重塑。随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变得更为重要,中国央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效果将受到削弱,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问题则上升为全球经济发展问题。

2016年人民币汇率趋势,随着美国联准会加息预期越来越明显,中美货币政策之间的分化与利差收窄,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短期市场预期。

随着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以及由主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等重要改革的推进,预计2016年人民币汇率走向将有以下三个趋势。

第一,人民币汇率弹性有望继续增大。

随着美国联准会加息预期越来越明显,中美货币政策之间的分化与利差收窄,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短期市场预期。

但世界主要各国进口中国商品的比例反而有所上升,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出口企业仍具有竞争力,暂无通过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此前人民币主要关注美元所带来的被动升值效应,引起了人民币与内部均衡价格的背离,是导致市场中人民币贬值情绪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美元升值趋势明显的国际背景下,保持人民币货币坚挺,应逐步淡化与美元的汇率波动,重点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定价模式。

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更关注于中国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权重,赋予亚太主要市场货币权重相对更大,尤其以港币、澳币、新加坡元、卢布等货币权重差异最为明显。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单一货币存在一定的贬值倾向,但2014年以来,按照参考一篮子货币衡量的人民币汇率,相对全球主要货币整体反而呈现小幅升值,即使今年8月11日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世界主要货币也贬值有限,在国际主要货币中仍属强势货币。

第二,人民币入SDR中长期影响将显现。

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受人民币加入SDR事件影响有限,其汇率主要仍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在进入SDR后更多将体现出在新兴市场和周边国家补充并逐步取代现有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因此,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更应体现为与新兴市场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而在适当范围内保持对美元汇率的灵活弹性,从而摆脱作为“准美元”的汇率同步节奏,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独立影响力。

中长期来看,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也面临着内外部权衡的重塑。随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变得更为重要,中国央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效果将受到削弱,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问题则上升为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形势面临结构转型的压力,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未来会面临内部经济增长目标与外部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之间的政策权衡,正如20世纪80、90年代拉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货币当局所面临的选择。

作为大经济体,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应优先保证内部经济增长目标独立决策的空间,人民币汇率相对灵活,对多数新兴市场货币保持稳中趋强,对美元的汇率可在更大区间内保持波动。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配套改革有望进一步完善。

尽管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的基本改革框架已经搭建,但必要的政策配套和辅助工具还需进一步完善。8月11日汇改后,在岸与离岸价差迅速增大至1000个基点左右,且日间波动幅度扩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了较大的干扰。此现象反映人民币离岸市场定价机制需改进,未来需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计价商品,特别是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首先,应继续增加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量,建立以银行间拆借市场为基础的基准利率,提高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地位,从而提高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其次,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从而降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扰动,有利于人民币在岸与离岸价格收敛。

再次,支持香港发展多种人民币汇率的风险管理产品,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加大提供金融产品上的支援;第4,在离岸市场探索发展人民币计价商品市场,不仅可为中国的商品获得亚洲时段的人民币计价的商品定价权,也有助于改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巩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作者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来源:中时电子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