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8日电 城市转型是伴随城市不断演化发展的必然过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源与环境压力的日益加大,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的城市转型热潮,我国的城市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总体转型的历史阶段。
如何在新一轮城市转型的热潮中准确定位、谋划城市发展?深圳市的龙城街道于2010年4月就开始了积极探索。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实践,龙城城市转型思路是否正确,成效如何,社会反响又怎样呢?
打造“文明型街道”定位 龙城城市发展转型的引擎之力
据了解,龙城街道辖区总面积75.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多人,是深圳东部商业、行政、文化中心所在地。长期以来的特区二元发展结构,使得这里高品质城区建设、民生事业发展、产业结构等均处于滞后状态。2012年初,这里“产业推着城市走”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功能低效,项目综合价值得不到有效挖掘释放,历史文化的损害与佚失,人居环境的恶化等,严重阻碍着它的城市发展进程。
“然而,一座新型城市的崛起往往取决于它自身的定位。”走访中,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红分析认为,深圳的崛起最初就是正确把握了它的定位,美国城市空间的结构转型也是遵循着这一规律。
201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胜利闭幕之后,作为大运会主场馆所在地的龙城街道围绕“龙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的问题着实动过一番脑筋。刘国红认为“仅靠发展经济来推动城市转型未免太单调,只有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共进,才能实现城市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位一体”文明建设 龙城城市发展转型的驱动之力
龙城打造“文明型街道”的五个文明建设正好契合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转型理念。
为了实现发展转型目标,龙城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据了解,龙城早在2010年就前瞻性提出了“三城两园”产业发展设想。目前,大运新城、饮食文化城、汽车城和科技创新园、文化产业园已成为指导辖区经济转型的产业战略框架。
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龙城高度重视“新二元结构”以及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转变政府职能和人口管理模式为依托,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促进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我们年轻的打工一族,最渴望的是不仅在工作上能尽快融入这个城市,更能在文化和生活上高度融合,让我们有一种归属感和落地生根的愿望。”调查中,龙岗天安数码城园区28岁的公司职员李春龙向记者坦言。
同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基本民生服务,是龙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容之一。在打造“文明型街道”建设中,龙城从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入手,以自治、平安、和谐为目的,以社会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模式为路径,不断提高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自治水平。据了解,龙城依托“五百工程”特色载体,在基础设施建设、关爱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交通出行、教育就业、环境整治等众多领域,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四个一”规划落地实施 龙城城市发展转型的提速之力
调查中发现,龙城在城市发展转型新的制高点、在深圳市提出“城市管理治理年”的新形势下,再次提出“一线、一路、一河、一库”新的建设发展规划,助推城市质量再上新台阶。
未来三至五年,龙城将重点开发深圳地铁三号线、龙岗大道(龙城段)、龙岗河(龙城段)、清林径水库以及嶂背工业区等资源,把地铁三号线打造成为龙城“人流集散核心带”,把龙岗大道(龙城段)沿线两旁打造成为龙城“商贸、服务中心带”,把龙岗河(龙城段)两岸打造成龙城“城市自然景观带”,把清林径水库打造成供市民休闲、旅游、度假的“自然生态氧吧”,同时把嶂背老工业区打造成以传统优质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与龙城现有的科技创意园、文化产业园一道形成助推龙城经济腾飞的三角鼎立之势。
一旦这些新的规划落地实施,龙城就相当于把罗湖蔡屋围、福田中心区、南山科技园、前海中心区以及西丽大学城等优势集聚在了一起,龙城高端资源的集聚所产生的能量将使龙岗中心城赶超深圳中西部中心片区不再只是一个设想。(中新网房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