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第一书记”成了“迎检书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5 09:53:45

一轮轮的检查近日,一位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向笔者吐苦水:组织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视,相关配套政策层层叠加、级级细化,这本是好事儿,却也带来了一轮轮的检查。为了对接不同层级的不同要求,仅资料就备了好几个档案盒,我这“第一书记”快成了“第一迎检书记”。这种现象值得关注。(人民日报 8月13日)

自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应该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无疑值得肯定。这不仅为下一步的攻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也为顺利完成攻坚任务、实现扶贫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习惯性的将本该实干攻坚的任务质变成了一轮轮的资料检查,认为只要资料有那么厚一摞,脱贫功效就一定能够实现。致使有个别基层干部舍重避轻,实际工作做得不多,但与其沾边的制度、方案、台账等通通备好,在检查时往往得到褒奖。还有的甚至出现载苗头的现象,比如一个简单签到,都要分手机APP签到和签到册签到两种。这不仅增加了基层特别是“第一书记”的工作负担,长期以往,必然会激发一系列不良风气,扶贫实效势必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一些不必要的、重叠的检查还是少些的好,千万别让“第一书记”成了“迎检书记”。首先,一些涉及脱贫攻坚的制度、方案、台账等资料必要的是该要,但如果这些档案资料存在与否并无多大关系甚至无需存在,那么该砍掉的就必须砍掉。其次,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减掉一些相互重叠的任务和要求,给“第一书记”留足实干为民的宝贵时间,用实干数据、成效代替迎检档案、资料。最后,很有必要由有关部门列明一个扶贫资料清单,实行“清单制”管理,明确哪些资料必须要,避免做一些不需要的无用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任务重难度大。作为一名“第一书记”,了解扶贫数据、完善扶贫档案本是应有之义,但是如果“重点”不在点子上,一味地检查不休,必将会曲解脱贫攻坚的真实意义。即使检查再多、准备了无数的档案资料,一旦脱离实际,没有真抓实干,没有实际效果,那么如此检查又有何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