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不断朝“绿富美”加速奔跑,靠的是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是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是生态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为继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浙江省财政自2016年起启动实施创新强省农业科技(循环有机农业)示范试点项目,利用政策资金扶持引导,进一步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目标任务
通过试点项目建设,到2020年,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景观和自然风光保持良好,农业先进适用科技和循环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广泛应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名特产品、民俗风情等农业文化资源得到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全产业链布局更加合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初步建立,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农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建设重点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当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状,努力做强“一镇一品”“一镇一业”,进行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布局,淘汰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
挖掘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努力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依托特色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多种功能,着力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种养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有机农业,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等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田绿化、美化建设,努力将农田打造成美丽的风景线,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组织实施
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
试点县(市、区)按照当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镇村规划布局,原则上选择包含2-3个村在内、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试点项目建设。
保障措施
加大政策保障。对列入试点范围的县(市、区),省财政每个安排奖补资金5000万元,分三年拨付。同时,试点县(市、区)原则上要按照1:2比例放大,即地方财政及业主投入不少于1亿元,其中26县及海岛地区等财力较为困难的地方按照1:1比例放大。
积极推进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综合运用贷款担保、财政贴息、产业基金等政策,进一步挖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潜力,探索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优化用于试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