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熬那么久了,有能力就上
2010年,中国电影集团与中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长影集团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电影股份公司。2012年,上海电影集团与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两大国有电影企业的股份化改制正式完成,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进行管理运营,朝着上市的目标进发。
提及改制过程中的艰辛,喇培康与任仲伦不约而同地说:“万语千言都说不尽。”
改制的关键是人。第一步就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用人机制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优点非常突出,尤其对于中影、上影这样的老字号、大招牌来说,在文化企事业单位里行政级别高,对资源的调配几乎可以说手到擒来,但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用人机制,对于很多已经习惯靠体制吃饭的人来说,人事制度改革无异于断了口粮。
“上影改革的第一步是去行政化。刚听说政行级别要取消,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支持我,而是给我带来了麻烦。但一年多后,越来越意识到,你所有的高管完全可以市场化、职业化。”任仲伦说,国有文化企业在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存在时,干部调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要提拔一个正局级干部,首先就要看他在副局级职位任职多少年。有些地方的国有文化企业甚至会为了解决一个干部的提拔,索性把他放到一个他根本不能胜任的职位。“而真正市场化的改制后,从董事长开始,我们的干部团队基本都是聘用为主,薪酬制度完全可以按照行业规律和基准来确定。如果你没有这样做的话,可能你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人才,其他企业用高出三倍、五倍的薪酬就把他挖走了。我们现在的领导班子越来越职业化,都很年轻,如果按照过去的想法,一级一级上来没有50岁怎么可能?”
历史悠久、体量巨大,是大型国有电影企业的优势,但在推进上市的过程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变为劣势。“中影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旗下有上百家公司,还有很多退休职员和老同志,哪部分上市、哪部分不上市,哪些人流向股份公司、哪些人留在集团,梳理和剥离的过程不是一般的漫长和困难。”喇培康说。
中影股份成立之前两年,中影集团完成了这项工作,将影视主营业务及相关经营性资产、资质进行打包,实行全产业链上市,即将电影制片、制作、营销、发行、放映和影视服务等基本核心业务纳入中影股份。“人员的去留是改制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喇培康说,“原则上我们尊重所有员工的自由选择,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自然希望有更多人才到中影股份工作。” 喇培康说。
然而,从传统国有单位到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编制身份的变化最终牵扯到的是薪资福利的变化。怎么才能激励更多人才流向股份公司?在退休养老保障方面,中影股份引入并施行了“年金制度”,使公司员工退休后每年可以获得“年金”;在用人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中影股份开展了职业经理人聘用、竞聘选拔上岗等创新模式,注重加大员工培训、先进表彰和人才培养力度。“用机制作为调节生产力的杠杆,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原则。现在中影股份的人员结构明显年轻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一个文化企业的活力。”喇培康说。
上影的改制思路则是将集团所有与发行、放映相关的业务打包纳入上影股份,制片及其他业务则不在打包范畴内。但这并没有减少改革的难度,集团旗下拥有发行资源的公司不止一家,这意味着有的公司必须放弃部分业务。
“上影股份整合时,要把永乐公司的发行资源全部转移到上影股份,永乐不再从事发行活动,这对他们而言也是很痛苦的。我是大股东,要退出投票,但上市要推进,必须争取中小股东投票同意。那时候我真的是求爷爷告奶奶,夏天抱着几个西瓜,永乐的老同志就把我挡在铁门外,西瓜放在门外。最后2000多个中小股东投票,获得了93.4%的赞成票,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国有企业的困难,民营企业是不会有这样的困难的。”任仲伦说。
2012年,中影股份和上影股份先后向国家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材料,两大国有电影企业的上市之路正式启程。
背靠资本,在全球竞争中施展拳脚
上市意味着融资,意味着企业有充裕的运营资金,但很多人说,中影、上影不缺钱。“电影是一个对资金需求特别大的行业,任何一个电影企业要想把产业链做大做强,都必须有非常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对于中影股份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如果不进入资本市场、不向社会开放,就意味着永远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无法施展开拳脚。”喇培康说。
众所周知,中影股份是目前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影企业。在制片方面,中影股份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中影股份拥有3条控股院线和4条参股院线,截至2015年底,其下属控股院线覆盖的影院数量占全国城市影院总量的28.9%。此外,中影股份还积极研发和推广高格式、全景声效的先进电影放映技术,其推出的“中国巨幕”已销往多个国家,研发的“中影光锋”激光光源技术也广受市场好评。
“但上市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中影股份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大做强中影股份的产业链实力,增强中影股份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的竞争力。”喇培康认为,上市也会提升中影股份的制片水平。“整个电影产业链中,制片是风险最高的环节。过去一部电影的制片预算可能只有1亿元,但上市以后,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持,我们也许可以投入更多资金,影片的质量势必会比之前好。”
上影股份将发行、放映与电影技术作为上市后的主要发力点。上影集团的前身是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其发行放映从1949年起就有了基础,2015年,上影股份发行的影片票房占全国总票房的7%。此外,其联合国内几大发行公司建立的四海发行联盟在国内市场占比20%,旗下的上海联和院线则是中国最早成立、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的院线,这些都是上影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上影股份还在国内第一个引进了IMAX银幕和激光放映系统,在影院技术改造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任仲伦表示,虽然上影股份现在不承担制片任务,但上市对上影集团的制片会起到重要的反馈作用,在影片的发行过程中,更多的市场信息将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中影、上影的上市,激发了其他国有电影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雄心。“老牌国有企业的历史问题通过这次资本市场整合得到了解决,未来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一些国有电影企业也都想往上市这条路上走,大家都有各自的时间表,汇流起来对中国电影发展是好事。”任仲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