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云龙示范区结合中央、省财政的有关精神,立足实际,健全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助推财政事业长远发展。
一是立足于现实机遇,做实收入总量。近年来,宏观经济和整体环境难有大的起色,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和项目效应,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实收入盘子。一方面,财源建设着眼长远。采取“抓大不放小”的思路,紧盯“龙母河水城”和“轨道科技城”两大市百亿项目,围绕北部旅游休闲产业、中部智慧信息产业和南部职教创新产业来推进产城融合,实现集聚发展,加快形成稳定的税源支撑;同时,注重小微企业孵化平台建设,推进“零创”空间企业入驻,积极为创业者提供法律、融资、财务等多方面的服务,加快形成“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逐步培养新的税收增长点。另一方面,收入目标兼顾当下。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结合示范区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合理制定目标计划,确保收入的稳健增长,“十三五”规划期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二是立足于政策机遇,夯实支出管理。面对新常态下收入增长放缓和支出刚性增长的突出矛盾,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和精神,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财力均衡,推动示范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一方面,优化民生保障机制。由于示范区成立不久,头几年在民生投入方面力度较大,加之近年来收入形势日益严峻,财力缺口不断扩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我们会更加注重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工作。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能做过多过高的承诺,避免形成民生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怪圈。另一方面,规范专项资金管理。目前,示范区已出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完善“1+N”专项资金管理细则,规范资金分配审批程序,严格按照规定和权限报批,压缩资金分配自由裁量权,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立足于改革机遇,谋实监管质效。一方面,深化预算管理新改革。加快构建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账”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强化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加快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实现逐年更新滚动管理,当前重点对示范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研究政策目标、运行机制、评价办法,建立中长期重大事项科学论证机制,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规模控制机制,尽快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意见,着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另一方面,完善财政运行新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加快推动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构建“六位一体”的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扩大到各层级预算单位,突出加强对民生重大领域及重大产业类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