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紧张激烈的场景,在其他项目中也随时可见。
位于俄罗斯远东的彼得大帝湾,代表中国海军参赛的黄石舰官兵,与俄罗斯“完美号”舰艇实弹对决。风高浪急,舰艇必须在8公里外用主炮射击海上目标,黄石舰官兵技高一筹,以命中6发的成绩,完胜对手。
山地野战技能比赛“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历时13天。最后一个项目登顶欧洲第一高峰厄尔布鲁士的西峰,参赛队员需要背负平均30公斤的负重,翻越8座5000米以上山口、4条冰川和5个崖壁,总行程500公里以上。来自中国西藏军区某旅的战士们,在“极限挑战”中,急行军速度始终优于其他几个参赛队,先后取得山地应用射击、机降强行军、高原长途急行军、登顶厄尔布鲁士峰4个单项第一。
军事比赛如同战场作战。“好样的,中国军人!好样的,中国坦克!”中国队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外方军人的尊重,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赛场下的“朋友圈”——
“中国的展示最让人心动”
从一家独办到5国共办,从最初4国到现在28个国家同场竞技,国际军事比赛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连续4年参赛、并从参赛国变成承办国的中国,站得高,看得远。
国际军事比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致辞,国际军事比赛“已经成为本地区军事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成为各国军队增进友谊、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中国军队愿与各国军队在赛场上切磋技艺、共同进步。”
无论是作为承办国还是参赛队,中国军方、中国军人始终践行这一理念。
中国陆军承办“国际军事比赛—2017”专家组组长、原总参军训部副部长刘英,多次带领中国官兵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他认为,走出去比,可以开阔眼界、锻炼部队、学习借鉴外军经验;而今年实现“请进来赛”,更能全面展示国家形象、军队形象、人民形象,对我军办赛的组织能力及动员保障能力,也是全方位检验和提高。
来自俄罗斯、在中国库尔勒赛区担任裁判的瓦列里·弗基米尔维奇,对比赛中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激烈的比拼中,他发现,中国军人乐意与各国参赛队员交流,分享使用仪器、装备的经验。“很高兴,中国用他们出色的组织和优异的表现,让各国通过比赛达到了提高水平、相互交流的目的,而不是只看重名次”。
“阿拉比诺靶场上建起了一座不寻常的 友谊宫 ,其中中国的展示最让人心动。”俄罗斯军事新闻“红星”网,在《友谊无国界》的文章中如此评价:“中国军人做了精心准备,把中国最美好的东西全都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