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欲严控央企参与PPP 或将进入由量到质阶段
来源:经济观察报(北京) 发布时间:2017-11-01 14:52:14

中国PPP或许将会进入一个由量到质的改变阶段,进入一个重视项目落地,重视项目质量的新阶段。

近日,国资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 PPP 业务财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中提出要求建筑类央企累计对PPP项目投资不超过集团净资产的40%,其他央企比例不超过20%。

通知称,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转变为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中央企业主动适应改革要求,积极参与 PPP项目,有关业务快速增长。但 PPP 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报期长、部分项目操作不规范、大量资产负债表 外运行等,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为加强中央企业境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PPP 业务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并下发通知。

PP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2013年年底的财政工作会议提出推动PPP,历时接近四年,形成了投资额十万亿以上的项目库。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 ,此次国资委下发的通知还只是一个讨论稿,在几家企业内部下发征求意见。一家建筑央企PPP负责人看来,由于央企在近几年PPP项目推进的太快,累计的风 险需要化解,比如项目项目的可研论证、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项目融资融资论证不充分,此次国资委出台这个通知非常有必要,能够约束央企的投资,希望同时有 细则公布。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认为这个通知对PPP来讲,央企是主要的社会资本方,现在央投资PPP企的趋势会收紧,对PPP总体来讲, 有助于PPP的规范,对于民营资本来说,机会更多了。对于未来PPP,会是一个由量到质的变化。大岳咨询属于PPP中介行业的领先者,近几年参与了几百个 PPP项目。

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8期季报数据显示,从社会资本合作方类型角度分析。截至9月末,572个落地国家示范项目 包括316个独家社会资本项目和256个联合体项目,签约社会资本共944家,包括民营独资175家、民营控股153家、港澳台25家、外商15家、国有 独资300家、国有控股249家,另外还有类型不易辨别的其他27家。

根据有关数据,截止9月,今年新成交的项目已经达到3.17万亿元,而八大建筑央企上半年中标PPP项目总投资额就已超1.5万亿。

此次通知主要包括四条:明确财务承受能力边界、严格财务风险源头管控、优化项目资金安排、规范 PPP 业务会计核算等,而每一 条又分为具体规定。比如,明确财务承受能力边界要求各央企明确自身 PPP 业务财务承受能力上限,对 PPP 业务实行总量管控。资产负债率高 于90%、近 2年连续亏损或资金实力薄弱的子企业原则上不得单独投资 PPP 业务。

严格财务风险源头管控,要求单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 10 亿元或拟开展子企业资产总额 5%的,均应由集团批准。对财政收入主要依赖转移支付的地方,审慎开展回报方式以政府付费为主的 PPP 项目。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看来,当前ppp中某些项目的机制设计,确实带来了施工类企业的一些竞争优势,而项目打捆带来的巨大的 融资需求,使一些建筑类央企在当前ppp的竞争中因此获得了突出的地位,业绩突飙猛进,在ppp制度还相对不完善的当下,也使他们成为融资平台的某种替代 而积累了财务风险,这是这篇管控通知出台的原因。但是这样的情况如果继续深化,一方面确实与防控地方债务风险有所违背,一方面也再次陷入重建设轻运营的惯 性,一方面也对缓解民间投资下滑的不利局面没有帮助,最重要的是也许在过快的央企ppp增长份额中,其中部分项目实现不了ppp提供公共服务长期效率提高 的目的。这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薛涛长期关注市政以及PPP领域的发展变化,他更关心的是,一个是哪些建筑类央企能否利用这些ppp项目转换为运营商的角色为自 己的转型抓住良机,二个是项目模式设计如何进一步避免重建设轻运营和避免联合体合而不联的情况,三个是运营优势如何被重点关注和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