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王希报道:沪深两市3400多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近日全部“出炉”。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国有上市公司运营情况令人瞩目。三季报释放了哪些国企改革新动向?
截至2016年底,央企上市公司的资产、营收和利润总额在央企整体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1.3%、62.8%和76.2%,而中央企业控股的290家A股(含A+H)营业收入、净利润已占A股市场的39.3%、30.07%。
从三季报看,国有上市公司对接资本市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效能,成果令人瞩目。
以深市主板为例,前三季度,占深市主板近六成的国企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87.11亿元、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5%和52.08%,增幅高出板块平均水平16.93个百分点。
亮丽成绩背后是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前三季度,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成效愈加凸显,供求关系稳步改善,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近几年最高水平,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表现抢眼。
作为“去产能”攻坚战的主力军,国有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截至目前,央企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614万吨、煤炭过剩产能5510万吨,并通过组建专业化平台公司整合煤炭产能1亿吨。4家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前三季度实现利润386.8亿元,增长130.2%,有效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效益回升。
在战略性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今年国有上市公司热点不断,形成了不少市场高度关注的案例。
例如,中国重工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大船重工、武船重工股权,实质性推进债转股和降杠杆。中远海控通过要约收购东方海外,跻身全球排名前三的集装箱运输公司,成为跨境并购的代表性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一些上市国企宣布停牌,公告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或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引发市场对国企混改的预期升温。“混改已形成了突破势头,明年开始地方国企层面混改有望明显加快。”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此外,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不少央企海外市场拓展已见成效,境外新签合同额稳步增长。中国建筑今年1至9月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6.3%,同期中国交建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增长30.79%。
不过,从三季报看,伴随改革向纵深推进,包括国企在内的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阶段性经营困难,需要高度关注相关风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