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勇:央行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可发挥特殊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16日在第八届财新峰会上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相对于传统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是比较新的领域,政策框架有待发展和完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聚焦和明确。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里面有多种研究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适度增强物价稳定所锚定的价格指数的代表性。”殷勇称,沿着这个方向去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央银行绝不是要控制资产价格,也不是要直接干预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而是要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达到防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冲击经济金融稳定的目标。
殷勇解释,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居民财富在不断累积,消费者物价指数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代表性越来越低,与之相对应,资产价格对居民经济行为和福利水平的影响却变得越来越重要。金融风险的累积基本上都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过度变化,可以从资产价格的变化情况来评估金融风险的积聚程度,也可以从防范资产价格的非理性变动来帮助调控金融风险的产生动机和驱动因素。
传统上中央银行都是将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殷勇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显示,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仅仅依靠维持物价稳定还不够,还要防范债务积累、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资产泡沫破灭等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从全球范围看,为什么之前的监管模式没有能够阻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殷勇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微观审慎的金融监管制度主要针对个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短板。
在他看来,微观审慎政策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政府、企业、居民等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主要部门并不在微观审慎监管范围之内,其金融行为没有获得及时调控;其二,微观个体状况即使稳健,组成的整体很有可能是系统性不稳的;其三,微观审慎政策中,存在不少顺周期因素,例如在市场上升周期中抵押物品价格上升;其四,微观审慎的分业监管模式容易引发监管套利行为。
因此,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开始研究并引入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殷勇指出,中央银行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因为,一方面,货币政策创造的总阀门是由央行调节的,以货币投放为基础的金融活动自然应该有央行直接参与;另一方面,稳定经济或者稳定通胀的职能,使得央行具有审慎的天性;再者,央行具有宏观视角,从整体经济或者金融角度进行研判,克服微观监管局限性;最后,央行要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所以要从根本上维持金融稳定的责任。
在宏观审慎工具使用方面,我国央行则积极探索和创新,从2009年就研究宏观审慎政策的措施,随后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逐步将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对于我国央行下一步动作,殷勇称,今后人民银行将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不断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殷勇介绍,此前中国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今年7月起,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