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间从多个渠道确认,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决定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昨日晚间,多位央行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此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多位监管人士也表示收到该文件,其中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有关人员表示,下班前收到该文件。受消息影响,交易行情软件显示,昨日晚间趣店以16.77美元低开,较上个交易日收盘的20.08美元,开盘市值缩水8.2亿美元。
新京报记者 金彧 陈鹏 宓迪 黄鑫雨
新批设网络小贷公司被叫停
上述文件发布时间为11月21日,加盖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代章。文件指出,近年来,有些地区陆续批设了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要求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昨日晚间,多位央行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此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互金协会等多位监管人士也表示收到该文件,其中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有关人员表示,下班前收到该文件。
新设网络小贷被叫停,不少业内人士猜测,“现金贷”监管在逼近。近期,关于“现金贷”监管的消息接连流出,行业内也呼吁持牌经营。在不久前的一个行业论坛上,某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士谈到现金贷话题时表示,“部分媒体报道,‘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发展有待规范,舆论质疑其经营的模式,呼吁将其纳入监管,加强引导,以趋利避害。”而从4月银监会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清理整顿至今,一些地方金融办已经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排查、摸底。
记者了解到,多家互金公司与小贷公司存在关联。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分析称,全国共有18家P2P网贷平台或助贷平台通过其运营主体公司或关联企业获得了21张网络小贷牌照,其中来投的母公司瀚华金控获得了3张网络小贷牌照,分期平台趣店也获得了2张网络小贷牌照。从这18家平台来看,既有上市公司和P2P网贷平台希望通过获得网络小贷牌照扩大业务范围,进一步布局互联网金融,也有助贷平台希望通过获得网络小贷牌照以合规的方式开展业务。
受消息面影响,在美上市的互金企业盘前均受到重挫。据wind资讯,趣店跌幅一度扩大至近26%、拍拍贷跌逾11%,宜人贷跌幅也超过10%。其中,在一系列负面消息的影响下,趣店从接近35美元的高点,在上个交易日后已经回落至20美元附近。交易行情软件显示,昨日晚间趣店以16.77美元低开,较上个交易日收盘的20.08美元,开盘市值缩水8.2亿美元。此前,趣店已经跌破了24美元的发行价。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表示,文件信号明显,虽然互金业内不愿意接受,从文件可以明显看出“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这句话的要点是“现金贷”存在风险隐患,既然存在风险,从无死角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讲,必须及时处置,下一步对现金贷进行规制,也许是箭在弦上。
半年超十家上市公司涉水互联网小贷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很多做现金贷的平台都是创业公司,很多没有牌照的公司都选择助贷模式,资金方如消费金融公司会有牌照。而在可能会要求持牌的氛围下,申请互联网小贷牌照算是提前布局,以后可以做供应链金融或者消费金融、现金贷。
记者粗略统计,近半年来,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发起或者获批成立互联网小贷公司,除了供应链金融,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看到自身拥有的流量优势,瞄上了针对个人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
10月26日,康旗股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拟与南昌金开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小额贷款业务,以及立足江西省赣江新区及南昌市和周边市内县城,面向全国开展线下小额贷款业务及权益类投资业务。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共批准了15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今年前7个月的牌照发放数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这些牌照主要分布在19个省市,有29家是早期成立的传统小贷将经营范围变更为网络小贷。
新批设网络小贷公司被叫停后,平台方有何反应?捷越联合王晓婷表示,“对我们来讲其实没多大影响,因为P2P现在就等备案,有资金端和资产端就已经是在P2P的范围内,但这个对现金贷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位从事现金借贷业务的高管告诉记者,目前大家都在转发突发的这条新闻,喜忧各知,还没有看到更多的反应。据其透露,该平台已经对牌照方面有所安排。
■ 对话
黄益平:现金贷监管力量需加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现金贷肯定需要纳入监管,相信全国性的措施也会很快出台。
新京报:近期趣店上市引发了对现金贷的讨论,据了解监管层计划对其进行监管。
黄益平:现金贷需要纳入监管,这是肯定的。但是,监管方面还面临一个很尴尬的事实:到底谁来管?有没有足够的监管资源来管?在当前金融市场开放、多样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监管部门的资源确实需要大大增加,起码要保证监管能够跟得上市场的发展。
新京报:在正式纳入监管之前,短期内现金贷如何管理?
黄益平:其实现金贷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有的其实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有的是网络小贷公司,也有的是助贷机构,帮助金融机构如银行或者信托公司发放贷款。不同的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但规范和目的应该是一致的。目前看来,央行、银监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京报:目前现金贷尚未纳入监管,你认为这种野蛮生长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
黄益平:这个不好判断,但估计不会拖延太久。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整治甚至关闭现金贷机构,说明风险已经出现。相信全国性的措施也会很快出台。
■ 链接
芝麻信用停止与部分现金贷平台合作
11月21日,有消息称,某家现金贷平台收到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关于终止服务的通知,通知称“芝麻信用将于2017年12月22日终止与该公司的合作”。
对此,蚂蚁金服向新京报确认称,芝麻信用停止与部分现金贷平台合作,“近日我们在排查中发现个别商户存在超过法定保护利率以上的各类费用,不当催收,没有按照协议履约等问题,所以暂停了合作。芝麻信用对合作伙伴有明确的准入规则,还会持续排查商户的资质、产品和服务情况。后续如发现类似问题,也会立即停止合作”。
但关于与现金贷平台合作标准的具体内容为何,蚂蚁金服并未回复记者。
此外,来自网贷之家相关人员的截屏与介绍,用户名为Johny在11月19日23:59于雪球上发表的一段评论,引发蚂蚁金服是否终止与趣店合作的猜测。
就此,蚂蚁金服官方确认了与趣店目前的合作状态:“趣店是蚂蚁金服开放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之一,双方的合作关系没有变化。趣店在支付宝APP中的入口遵从蚂蚁金服开放平台统一的标准和算法,蚂蚁金服开放平台并未针对单一产品进行调整。个别用户反馈的趣店入口不可见的问题,有可能是由于算法优化产生的。”
趣店方面也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和芝麻一直保持良好合作”。
但据记者观察发现,芝麻信用的信用生活此前曾有推介其他第三方,包括来分期等,而当下芝麻信用“信用生活”之“金融”项目内记者没看到来分期。
为何芝麻信用上出现这一变化?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金融业务的负责人徐小磊认为,“现金贷目前处于舆论焦点和监管的重点,一些为现金贷导流的APP减少相关入口,一是可以避免负面舆论蔓延进而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可以等待相关监管措施落地。”
央行7月份披露,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相比于2015年的顶峰时期减少了322家,从业人员减少了近万人。由于互联网冲击以及行业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小贷公司融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放贷价格不断下降,小贷行业不断萎缩,线下小贷公司竞争激烈。
互联网小贷异军突起
传统小贷公司的窘况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公告看出端倪。上市公司江南高纤2016年投资收益亏损3298.13万元,只因旗下两家小贷公司运营不佳。明泰铝业、海南海药、通达股份、恒星科技也表示将要在未来离场,转让或注销旗下小贷公司。
传统小贷公司不再风光的同时,互联网小贷异军突起。近年来,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公司纷纷入局,以独资、合资或者并购的方式成立自己的网络小贷公司。蚂蚁金服、腾讯财付通、百度金融、京东金融等互金巨头都早早杀入小贷市场。
有统计显示,全国范围内共有237张网络小贷牌照以及22张尚在发起状态的网络小贷牌照。截至目前,共有34家支付机构拥有网络小贷牌照。其中,蚂蚁金服以4张网络小贷牌照暂居榜首;美的集团、拉卡拉、万达拥有3张网络小贷牌照。此外,像百度、小米、苏宁、网易、滴滴、恒大、通联支付等也纷纷获得了网络小贷牌照。
从地域分布看,重庆是获批网络小贷牌照数量最多的地区,共有16张,其次则为广州和上海。一线城市中,北京地区共有2家,分别为北京拉卡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北京中技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获得网络小贷牌照;深圳地区仅有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获批。
60家网贷平台生存周期不超5个月
而自去年“8·24”网贷新政出台以来,P2P网贷行业也随着监管的不断趋严,运营平台数量从巅峰期的3500家降到目前的2000家。即使是在新政后新成立的149家网贷平台中,截至10月底,也有60家平台“闪电”退出,占比超四成。
去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多部委联合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为网贷平台划出了“十三条红线”。其中包括禁止自融或变相自融,禁止归集出借人的资金,禁止直接或变相承诺保本保息,禁止项目期限拆分,禁止自行发售或代销理财产品等。同时,《暂行办法》要求设有风险提示、信息披露专栏,对个人、企业分别设定借款金额上限,并要求平台上线银行存管,申请系统安全认证,电信业务许可证等。
自《暂行办法》发布至今,网贷平台按照监管要求,走上加速整改合规的道路,也有不少平台因整改难度太大选择转型或者退出。
不过,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自8月24日后,新成立了149家平台,但在强监管下,网贷平台的生存越发有难度,这些新平台也有部分“闪电”退出市场。截至10月底,已有60家新平台退出,占比超40%。而这些退出平台的类型主要以停业、提现困难、跑路为主,此外这60家退出平台的生存周期约为4.99个月,相比历史所有停业及问题平台12.89个月要短了近8个月时间。
此外,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新成立平台中仅14家平台完成了银行存管上线工作,整体合规情况较差。大多新上线平台还没有专门的信息披露区域,信息披露的指标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较差,这些也是潜在的风险。
某一市场研究员表示,60家新平台成立几乎不到半年就闪电退出,且恶性退出达到了35家,远超良性退出的25家,可见新上线平台的投资风险更大,小白投资人更应该敬而远之。
新闻链接
规制现金贷,也许箭在弦上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这一文件隐含了三大信号。
第一,现金贷业务面临规制。文件提到“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下一步对现金贷进行规制,也许是箭在弦上。
第二,小额贷款业务不宜跨省(区、市)经营。肖飒分析,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开展业务,从而降低了放贷人应有的牌照许可要求,有监管套利嫌疑。
第三,对前段时间新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正式表态。文件从全局的角度给市场和地方机关明确信号,不得新设。这也让从事某类业务的公司注意及时备用其他业务条线,防止出现叫停后影响金融消费者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