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嘉捷 编辑 陈羽
随着监管政策与市场深度磨合,一套统一协调的资产管理监管框架体系正逐渐明晰。12月12日,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主办的首届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新监管政策成为全场最具热度的关键词。与会业内人士达成共识:强化监管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亚太地区的政策推进方向,将为资产管理行业进一步扩容构筑坚实基础,行业合规发展将迎来“黄金期”。
2016年,全球资管规模发展迅速,亚太地区成为其中最为瞩目的增长点。论坛同期发布的《2017年亚太资产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资产总额增至166.5万亿美元,增速从2015年的4.5%提高至5.2%。其中,亚太地区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9万亿美元,较2015年末增长5.83%,占据全球资产规模比例超过65%。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认为,资管行业当下迎来关键增长阶段。尤其在中国,规模扩大的同时,各种跨领域、跨产品的创新业务出不穷。这对原有的分业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之后,重要的政策方向就是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监管框架,要适合所有从事资管业务的市场主体,打破分业监管的体制缺陷。
巴曙松说:“这为资管行业的下一次腾飞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11月17日,央行会同多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为资管行业设定了统一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标准。其中提及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规范资金池、第三方独立托管等。巴曙松表示,长期来看这有利于资管行业发展。打破刚兑将有助于形成市场的选择机制,促使资本去追逐优质资产,从而降低优质资产的融资成本,形成有效的奖优罚劣机制。
从资产托管业来看,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宋海在会上表示,去通道、去刚兑、限制非标、禁止嵌套等政策一旦落实,将导致通道业务和嵌套业务的模式难以为继,以通道业务和嵌套模式为主的资产托管将萎缩甚至逐渐消失。未来整个资产托管行业将从量变向质变转变,从盲目单一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资产托管回归资产业务的本源,严格执行独立的第三方托管制度,将有助于强化托管银行的职责定位,建立市场化的监管机制。
严监管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挑战。该报告指出,当前亚太资管行业面临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监管加强,合规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开启了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强化美联储的监管职能,控制系统性风险。在这方面,美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未来,随着金融科技不断重塑资管业态,新的风险特征逐步呈现,对监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国家内部要有统一监管,更要求区域协同监管。巴曙松认为,未来监管合作与“监管沙箱”将是发展趋势。具体来看未来方向:一是加强监管合作,建立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和资产管理监管合作组织;二是制定亚太地区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监管的标准;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沙箱”,为金融创新产品提供安全的测试环境,重塑监管者定位;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在资产管理机构、产品和服务监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