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直接服务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与世界一流航空枢纽相比,主要优势可以用‘综合保障能力’和‘综合交通枢纽’这12个字概括。”在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这样介绍了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相关情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
针对发展目标,《意见》提出,2020年,北京新机场建成投入使用,首都机场国际旅客占比提高2至3个百分点,北京“双枢纽”机场与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实现与轨道交通等有效衔接,初步形成统一管理、差异化发展的格局,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智能化水平、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30年,北京“双枢纽”机场成熟运营,协调发展、适度竞争,国际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天津、石家庄机场区域航空枢纽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将天津建成我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京津冀地区主要机场与轨道交通等有效衔接,打造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空铁联运、协同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
孟玮说,关于“综合保障能力”,也就是通过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优化首都机场航线结构,完善首都机场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北京地区民航运输保障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改扩建天津滨海机场,建设我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显著增强天津滨海机场区域枢纽作用;通过改扩建石家庄正定机场,充分发挥正定机场比较优势,显著增强其对周边的集聚辐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京津冀三省市航空枢纽协作机制,推进三地机场协同运行和联合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京津冀民用航空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
关于“综合交通枢纽”,也就是在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同时,通过加强京津冀地区民用运输机场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和融合,加快实现主要机场之间以及与周边重要城镇和功能区通过轨道交通快速连接,打造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推动空铁联程联运发展,从而全面提升空地一体化发展水平。(记者 卢梦君 张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