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市场经济持续发展 金融监管持续收紧整治乱象
来源:综合 发布时间:2018-01-19 13:50:50

2017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继续稳步前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个人财富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预测,2017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0万人以上,为财富管理市场形成了百万亿级的蓄水池,同时也带来了对财富管理业务的巨大需求。

另一方面,2017是金融监管大年,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转折点,金融风险防范上升到新的高度,贯穿全年,强监管重塑行业逻辑,财富管理市场告别昔日的“野蛮生长”,从盲目追求规模进入到追求质量的规范发展阶段。

一、严监管和防风险贯穿2017年

2017年的重要会议都将金融监管摆在最主要的位置,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对金融统筹监管和监管协调建立了顶层设计,同时各个领域的金融监管也开始持续收紧,发布一系列严厉政策,将化解财富管理市场金融风险作为当务之急。

1)重要会议与纲领性文件:监管篱笆越发扎紧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2017年7月14-15日,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宏观审慎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责任。

中央誓言扎实整治金融乱象。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十九大开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新时代。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金融的发展定位,已不是创新和发展,而是稳,焦点在于服务实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会后央行、银监会等相继释放出监管再度加强的信号。

史上最强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11月17日,央行联合三会及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是19大结束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后发布的首份文件,亦是大资管领域跨行业的纲领性文件。

2)央行:完善MPA框架,加强理财、同业存单监管

表外理财正式纳入MPA考核。2017年1季度起,央行在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防止银行通过表内与表外资产腾挪规避监管,前期跨越式扩张的中小银行将受到巨大冲击,表外理财规模增速大幅放缓。

部分同业存单将纳入MPA考核,取消1年以上NCD。央行拟于2018年1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的银行发行的1年以内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NCD)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同时,自17年9月起金融机构不得新发超过1年的同业存单。

规范整顿“现金贷”。2017年12月1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清理整顿现金贷行业乱象,严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保证金、配资、联合放贷、助贷等模式,变相参与到“现金贷”资金来源和业务合作,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3)银监会:强监管、强整治、强审查、强问责

银行体系绝对是2017年金融风险整治的重点,尤其是针对银行同业、理财、表外和资管业务等风险点突出的领域,2017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文件整治“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掀起一场监管风暴。

“三三四”检查整治银行的同业和理财业务。“三违反”指的是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指的是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的是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银行的同业和理财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整治“十乱象”瞄准股权代持,严查内外勾结。2017年4月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强化对于银行行为的外部监管,并对于公司内部治理、激励机制、人员行为和行业廉洁等也做出严格规定和改革调整,大幅抑制银行机构冒险冲动,引导部分机构从追求利润转向追求安全性。

封堵银信通道的“口子”。2017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这是资管新规后发布的首个监管细则,通知对存在风险隐患的银信通道业务做出新约束,并规定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4)证监会政策:公募加强流动性管理,私募强化准入门槛

公募基金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对公募基金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流动性管理要求,主要内容涵盖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以及基金产品设计、投资限制、申购赎回管理、估值与信息披露等业务环节的规范,并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控作出专门规定。

减持新规冲击定增类私募。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新版减持新规对交易所加强减持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将适用范围扩大至包括参与定增的股东、并对其信息披露和减持节奏等都做了严格的限制。新规之下,由于减持期限的延长以及减持比例受限等原因,Pre-IPO和定增基金等均受到明显影响。

投资者分类的制度框架落地。7月1日起,《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及《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正式实施,私募基金募集机构要严格履行投资者信息核查、产品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测评问卷等义务。大型募集机构由于此前各项制度建设相对规范,受到的冲击较小,小型机构面临较大压力。

5)保监会政策:险企重新定义“保险姓保”

人身险销售受规范。2017年5月1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自10月1日起,快速返还型的两全保险及年金保险被明确限制销售,万能险与投连线也不能再以附加险的形式存在。

建立和完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2017年12月15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规明确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监管框架、评级方法以及对应的差别化监管措施。标志着近年来风靡于诸多中小险企以“资产驱动负债”扩张模式,将受到监管层顶层设计的严格约束。但对于管理规范、投资、风控能力较强的大保险公司相对利好。

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资管增值税征收,公募优势凸显

12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此前一系列资管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2018年1月1日起,资管产品增值税将正式征收,资管领域的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资管行业中最规范、透明的行业,公募基金可以免去股票、债券的价差收入增值税,而券商、私募等非公募资管机构没有这一优惠,银行、保险自营盘等增值税率相对更高,公募基金避税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全年强监管下,财富管理市场重塑发展逻辑

财富管理市场规模走势出现分化。2017年财富管理市场总体规模仍在稳步增长,但在监管的不断冲刷洗礼下,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各个行业市场规模的走势发生了明显分化。具体来看,私募基金规模增速依旧惊人,公墓基金亦保持了较高增速,信托规模增速放缓,保险产品的总体规模基本维持平稳,而银行理财规模则出现了下滑。

数据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信托业协会、保监会、基金业协会

私募、公募基金规模高速增长。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规模达到10.9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3.01万亿元,涨幅38%左右,离11万亿仅一步之遥,并且不到三年增6.27倍。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资产合计达到11.41万亿元,这一数据比2016年末增加2.25万亿元,增幅高达24.55%。

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持续放缓。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约28万亿元,较年初下滑。2017年银行业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尤其是3月开启的“三三四”(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给银行的存量与增量业务带来诸多困难。自开展乱象综合治理至8月结束,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累计减少1.9万亿元。

保险规模基本维持平稳。2017年保险行业监管力度继续升级,2017年5月保监会颁布“134号”文,要求保险公司停售各种快返产品和万能附加险等理财险,政策对中短期存续产品的限制无疑对保险规模产生了一定冲击,全年基本没有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监管的升级最终目的是让保险产品回归保障功能,为保险行业溯本清源。

三、信托:收益率明显回升

规模达到24.41万亿元。中国信托业协会12月8日披露的三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达到24.4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23.14万亿元增加1.27万亿元。

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企稳回升。2017年初信托收益下行趋势开始放缓,随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波动上升的迹象。11月全部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约为7%,增幅明显。

信托产品收益率的企稳回升,最主要的原因仍是资金面的相对趋紧,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央行货币投放更为审慎,资金面中枢明显上行,无风险利率走高,带动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一并走高。

房地产信托占比先降后升。2017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文件明令禁止银行通过信托将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同时在房地产市场全面降温的背景下,信托行业对房地产投资布局将更为谨慎,预期未来房地产信托规模占比将有所下降。

基础产业信托占比维持低位。政信投资的资金回报率较低,抑制了信托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的热情和力度。不过,在当前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拉动,而供给侧改革仍需持续深入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强的资金需求,未来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仍有回升空间。

四、银行理财:发行速度放缓,揽储压力迫使收益上升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见顶回落。2017年以来,去杠杆、严监管的趋势下,银行理财监管不断加码,尤其是11月发布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理财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银行理财切实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已经提上议程。同时,强监管下银行理财的发行数量也在阶段触顶后持续回落。

具体来看,2017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月度发行量波动上升,其中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偏紧的资金面。而自9月之后,银行理财发行数量便开始呈现出持续的下降趋势,Wind统计数据显示,10月银行理财发行10698款,环比减少15.7%,持续回落至年初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分布来看,1-3个月理财产品数量占到一半左右,而资管新规明确规定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因此,未来3个月以下理财产品或将消失。从目前的监管趋势来看,银行理财首当其冲,未来增量阻碍重重。

银行理财收益缓慢上升。自2016年11月以来,市场流动性就呈现出整体偏紧的情况,在2017年上半年市场利率持续上升,银行对资金的抢夺逐渐白热化的背景下,作为揽储利器的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也在被动缓慢上升。纵观全年,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从年初的4.10%上升至4.70%。

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到期收益率的一个估值,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尤其是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波动很大,到期时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低。

因此,目前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并不太适合普通投资者购买。首先,这类理财产品多是结构性理财或浮动收益理财,高收益未必能达到;其次,这类理财产品期限往往较长,在损失的流动性的情况下,稍许高出的预期收益并不划算。

主要投向债市,非标占比将压缩。从银行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来看,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的占比高达57%,其中债券市场又占了绝大部分,但2017年债券市场低迷不振,难以支撑银行理财收益,银行出于业务竞争、维护客户等方面的考虑,大多只能通过压缩管理费率等其他方式以艰难维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此外,目前银行理财资金有15%左右投向了非标资产,非标资产的较高回报是银行理财收益的重要支撑,然而11月的资管新规对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限制较大,未来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比重将明显减少,导致银行资产端投资回报下降。

五、公募基金:货基规模上升,收益表现全面好转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10万亿。2016年公募基金总规模升至9.16万亿元,然而受年底货币基金巨额赎回影响,在2017年初回落至8.36万亿元,随后全年维持稳定的上升趋势,并在2017年6月正式突破10万亿大关。同时,近年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维持稳定增长,并于2015年突破2000只,2016年突破3000只,2017年突破4000只,其中开放式基金占比达到91%。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速较快。在经历2017年初的明显回落之后,货币基金总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11月达到6.80万亿,全年增加了1.96万亿。货币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其维持高流动性的同时提供了较为可观的收益率,相对银行存款的优势明显,被投资者广泛认可。

总体来看,2017年货币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占到全部基金的59.65%,为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10万亿大关作出主要贡献。受债市全年不景气影响,债券基金结束了2016年的持续上升,并开始缓慢下降。而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等基金的规模全年基本维持平稳。

公募基金普获正收益。2017年公募基金整体表现可谓战果喜人,全市场数千只基金产品中,8成以上都获得了正收益。

具体来看,货币市场基金和中短期纯债型基金全部产品均获正收益,股票型基金(普通股票、被动指数、增强指数)正收益占比合计80%,混合型基金(偏股混合、偏债混合、平衡混合)正收益占比为89%,债券型基金(长中短期纯债、二一级债基)正收益占比为84%,其他类型基金正收益也在75%以上。

股票基金业绩惊艳。2017年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非常优异,与2016年全线亏损形了成鲜明对比。具体来看,增强指数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领跑于各类基金,分别达到15.7%和14.3%,2016年则分别为-6.0%和-7.5%。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0.7%,远高于2016年的-10.4%。

混合型基金表现较好。2017年混合基金整体表现也要大幅好于2016年。具体来看,平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0.9%,2016年为-8.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10.8%,亦大幅好于2016年的-4.8%;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4.2%,明显高于2016年的1.4%。

债券基金表现垫底。2017年债券市场维持长期调整态势,债券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也难寻亮点。具体来看,中短期纯债型基金、二级债基、长期纯债型基金及一级债基平均收益分别为3.3%、2.3%、1.6%和0.7%,均不及货币基金,但全部表现均要明显好于2016年。

整体来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其他主要类型的基金(例如QDII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封闭式基金等),2017年平均收益均要明显高于2016年。

六、私募基金:行业集中度提升,股票策略表现靓丽

私募基金集中度不断提升。自2016年2月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以来,证券类私募基金的管理人的数量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然而与此同时,证券类私募基金的产品数量继续稳中有升,私募行业规范程度的提促使行业优胜劣汰。而随着监管继续维持严态势,私募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将呈加速态势,私募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

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收益可观。2017年阳光私募产品整体表现较好,截至11月全行业平均年化收益为9%,较2016年的-3.35%提升明显。

具体来看,与A股市场相关度较高的策略表现较好,如股票策略以11.93%的平均收益位列全部策略之首,与2016年-6.81%的垫底表现形成巨大反差。组合基金策略也获得了8.73%的平均收益。宏观对冲策略强势崛起,平均收益达到9.52%,仅次于股票策略。Alpha策略表现欠佳,是唯一录得负收益的策略。

主观期货策略领跑前1/4阳光私募产品。受益于火热的商品期货市场,2017年前1/4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主观期货以平均42.95%的收益领跑,对于主观策略型期货基金来说,由于私募管理人投资精力有限,该策略对品种的覆盖相对有限,故其业绩表现与所关注品种行情相关度极高,因此前1/4的业绩要明显好于全部产品。

股票策略亦是2017年前1/4阳光私募中表现最好的一类品种,平均收益高达42.58%,并且显著高于全部股票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受债市全年表现偏弱影响,债券策略以9.82%的平均收益在全部种类产品中表现垫底。

七、股权市场:IPO爆发、并购回暖,VC/PE机构迎丰收年

股权、创投私募维持强劲发展。截至2017年11月,股权及创投基金达到6.93万亿元,占全部基金的64%,为2017年私募基金总规模贡献了大部分力量。同时,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数量高速增长,截至11月底,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950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27560只,较2016年底增加3558家、9626只。当下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强劲、投资机会遍地,是值得长期关注的投资方向。

投资市场高度活跃。2017年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上升,截至11月,股权和创投基金的投资案例数达到4214个,已远超2016年全年案例数;投资金额达到1033.84亿美元,亦大幅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可以说,2017年是股权投资市场的爆发年,而这一趋势在未来有望延续。

并购重组市场先抑后扬,逐渐回暖。受监管影响,自2013年开始持续火热繁荣的并购市场在2016年中旬放慢了脚步,但2017年中旬监管层又出现一定程度的放宽。2017年6月17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指出:

“证券公司不能只盯着承销保荐,更要在并购重组、盘活存量上做文章,为国企国资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创新催化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加快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此后数月监管层持续释放利好并购重组的信号,并购重组的意义屡获证监会的充分肯定,同时下半年并购市场逐渐回暖。截至11月,并购案例个数合计2571个,同比上升21.43%;并购披露金额1672.29亿美元,较2016年同期上升6.19%,并购案例数和金额均达到2016年同期水平。

A股IPO数量创下历史记录。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年初,中企IPO退出数量快速攀升,最多达到60家。随后仍维持较多水平,每月都在30家以上。2017年前11个月中企全球IPO数量合计达到470家,2016年同期为252家,同比增幅高达86.5%。其中,A股IPO空前活跃,截至11月已超过385家,创下历史新高。在A股IPO高速发行的背景下,IPO堰塞湖问题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VC/PE机构迎来IPO丰收年,并购退出也逐渐回暖。在中企IPO数量高企的背景下,2017年一级市场通过IPO退出的案例数也随之显著增加,截至11月达到960例,2016年同期仅为434例,同比增121%。VC/PE机构“7天收获3家IPO”、“12小时收获2家IPO”等奇迹不断上演。

再看并购退出,2016年中旬至2017年中旬,并购退出案例数收缩明显,每月基本在个位数,2017年前6个月月均退出案例数为13个。而2017年6月监管层释放鼓励信号后,并购退出案例数明显回升,月均案例数升至26个,恢复2016年上半年以前的水平。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中国已成全球市场经济第一动力

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周年的日子。15年来,中国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更多

2016-12-12 10:57:00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或引爆中美两国贸易战

和讯网消息 昨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满15年。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中国将在今年...更多

2016-12-12 12:02:34
清醒认识市场经济考验 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清醒认识市场经济考验 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人民日报  新时代如何有效应对市场经济考验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更多

2018-04-08 09:24:10

聚美CEO陈欧财富蒸发36亿 为何不复往日风光?

谁是最近一年财富损失最多的80后?没有悬念,答案是陈欧。去年,陈欧的财富一度高达56亿元,但在今年...更多

2016-11-02 12:51:23
 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努力实现“中国梦”

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努力实现“中国梦”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更多

2018-01-16 09:43:04
宜信财富5亿基金亏损近1.8亿 官方回应:不保本!

宜信财富5亿基金亏损近1.8亿 官方回应:不保本!

(原标题:宜信财富5亿基金亏损近1 8亿,官方回应:不保本!)来源:陆家嘴金融人近日,有媒体报道...更多

2018-06-17 18:02:21

信融财富“掐架”步森股份 4000万元逾期陷“罗生

刚刚过去的6月,停业及问题网贷平台数量超过60家。而目前幸存下来的平台,日子也并不好过,比如信融...更多

2018-07-09 09:43:23

广州P2P爆第一大雷:礼德财富实控人失联 待还近1

继杭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网贷平台接连爆雷后,广州地区的网贷平台也引爆了当地第一大雷。7月23...更多

2018-07-24 08:23:05

券商争相发力向财富管理转型 今年以来券商从业人

证券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券商各主要业务线人才招聘、流动的背后透露着券业...更多

2019-11-08 08:13:55

两大指标透视券业财富管理 转型仍然需要努力

自2018年年末中信证券宣布成立财富管理委员会开始,证券行业就掀起了新一轮的财富管理转型热潮。201...更多

2020-04-22 08: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