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来,央行货币政策高屋建瓴、循次而进。流动性管理工具创新频频,双支柱调控框架逐步健全。
在更加注重价格调控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利率传导更加通畅,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多样化的货币政策发挥了资金结构调整作用,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精准滴灌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实施定下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调整资金结构 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央行采取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差别化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可以看到,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正逐步发挥。“在保持融资总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信贷结构。”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告诉记者,地方上加强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引导功能。
“通过精准滴灌,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向记者表示,包括拓展优化原有小微和“三农”定向降准标准,统一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试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和央行内部评级,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等。
反映在河南省的资金配置结构上,徐诺金指出,一是前几年资金在金融内部循环的现象明显减少,更多资源配置到了实体经济,回归了本源。二是在去产能过程中,一部分存量贷款从产能过剩行业重新回到了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的领域中去。
此外,“去年河南银行业实现2%的增长,低于河南的财税增速,说明在经济最困难的情况下,金融业在让利,在为地区经济做贡献。”徐诺金说。
落实货币政策工具 维稳流动性体系
2015年底开始,外汇占款逐渐下降,央行获得了主动供给和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时机。货币政策工具箱里也多了不少“新成员”——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等不同期限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有序推出,去年还增加了2个月期的逆回购新品种。
“通过不断丰富工具储备、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央行较好发挥了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维护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稳定了市场预期。”徐诺金向记者表示。
地方上也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郭新明告诉记者,一是加强存款准备金日常管理,落实好“双平均法”考核,发挥准备金短期流动性调节功能。二是高效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三是加强对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监测,减少清算指令排队。
引导机构差异化定价 促进利率市场化
随着央行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的完善,价格型调控在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这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培育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徐诺金说,“另一方面,逐步完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设,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强化了对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和引导能力。”
从地方落实来看,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在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市场化利率形成。在陕西省,“我们定期监测的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价的趋势明显,存款价格基本能够反映不同机构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偏好。”全国人大代表、央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白鹤祥告诉记者。
2017年,陕西省共有17家金融机构被全国自律机制评为基础成员,13家机构被评为观察成员。
同时,陕西省实施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遴选合格金融机构有序开展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发行工作,提高市场化金融产品定价能力。
央行西安分行提供数据显示,2017年,陕西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同业和大额存单累计发行同比分别增长31%和53.2%。2018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同业存单备案额度达1220亿元,大额存单备案额度达300亿元。
“这对提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市场化定价能力,促进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白鹤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