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账:贸易“不平衡”不等于贸易“不公平”
美国经常挂在嘴边的“在贸易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常常成为其发起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借口和工具之一。
然而,贸易不平衡并不等于贸易不公平。
和中国做生意,美国真的吃亏了吗?
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凭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美国成为最大获益者。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出口主导产业的中国,是美国维持较低通胀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工工厂”。
业内人士指出,中美贸易顺差确实存在且数额较大,但不代表中国单方面在中美双边贸易中获取巨大利益。大型跨国企业是主要获利群体,其中不乏美资在华企业。
美国加州大学的三位学者曾于2007年发表过一篇论文,探讨谁在全球创新系统中攫取了价值。文章以2005年生产的第三代30GBiPod为例,该产品零售价299美元,产品出厂成本为144.4美元。
零售价与成本价之间相差约155美元,这其中,80美元则作为苹果公司利润。中国负责iPod的组装,从中获得的价值仅有0.11美元。
从附加值看,中国获利最低;从利润看,跨国公司美国获利最大。
拿苹果公司与代工企业获得的利润相比,立马一见高下。2017财年,苹果营收约为2300亿美元,净利润为480多亿美元,其2017年4季度的毛利率高达37.9%;而作为苹果手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代工企业,工厂主要位于中国境内的富士康集团同年实现营业收入3545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仅有162亿元人民币,其通信网络设备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3.65%。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当地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需求市场,这一点不容忽视。”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说。
一方面,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敞开大门,美国品牌的汽车、手机、电脑等产品在中国随处可见,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却频频受阻。这样的不对等开放,是导致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
中美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确实为美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美中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美国创造了约260万个就业岗位,为美经济增长贡献了216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内生产总值的1.2%。随着中国民众购买力提升,预计到2026年,美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将增至3690亿美元,到2050年将增至5200亿美元。
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美国人民。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使美国物价水平降低了1至1.5个百分点。中美贸易可帮助年平均收入为5.65万美元的典型美国家庭一年节省850美元以上。
“从全球价值链来看,特别是从中美贸易的整体格局来看,美国不仅没吃亏,还有些‘得了便宜卖乖’。”李永说。如果美国使用单边贸易保护措施,“美国消费者将成为名符其实的输家”。
正是由于中美之间形成了这种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一旦贸易战开打,相关利益方也必将因此而损失惨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指出,通过加征关税来试图削减贸易逆差,相当于美国贸易“生病”,却让中国“吃药”。
“美国政府应正视产生贸易赤字的国内深层次结构性原因,而不能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和主要贸易伙伴。靠‘牙齿’并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反而可能会把自己咬伤。”他说。
新启示:贸易战背后是经济发展“赛道”的布局
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就单方面发起制裁,美国单边保护主义行径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各界的反对和指责。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曾指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税,这是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把多边贸易体制完全抛在脑后,是对多边规则的蔑视和践踏。
WTO前总干事拉米认为,看待贸易,认为出口是好事,进口是坏事的想法是自私的,也与贸易的本质相矛盾。
“将所谓的逆差作为自己的工具,随意扰乱世界贸易体制规则,这种看似对自己的‘公平’,是对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公平’。”白明说。
在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过程中,不合时宜的规则要变,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平衡发展的理念不应改变;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不应改变。
业内人士指出,降低中美贸易顺差需要两国进一步从对外开放着手,开放和鼓励服务贸易,放开美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完善贸易自由化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
贸易为标,实业是本。
“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环境成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中国在全球分工的位置必须逐步上移到高附加值生产,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和价值。”任泽平说。
实际上,中国的一些制造行业已经开始发力,基于厚实的产业基础,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不断升级的科技与制造能力,已大大降低了贸易对产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纺织服装业正在逐渐找到全球价值链新坐标,“走自己路”的模式和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不少服装企业负责人表示,得益于从面料到成衣的全产业链条布局,即使单一加工环节向周边国家转移,也不会对企业生产带来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看,贸易不平衡,恰恰会帮助我们自身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说,对于集合上游研发、设计与优质制造能力的优秀供应商而言,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带来实质影响,反而会坚定升级的信心。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背后是两国经济结构差异和制造格局的博弈。
曾经位于产业链中低端,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如今也在向制造强国蓄力迸发。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正在走向全球前列。《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布局和制造规划擘画出迈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更是给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带来压力。
“今天的‘设限’,是一场关于明天发展潜力的博弈。”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说,无论是美国国内减税、让制造业回流还是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提高进口关税,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方面发难设限,都反映出美国的隐忧。
“这是一场关于‘赛道’的布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说,此轮贸易不平衡冲突,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些领域的差距,并坚定提早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的决心。
应对贸易战,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正如中方一直强调的,中国对外开放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没有改变,而且更加坚定,不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改变自身的“航向”。
开放与合作,也是新时代下,中美两国开启经贸新模式共同努力的方向。(记者于佳欣、张辛欣、王攀、高亢、陈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