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周期开启 环保督察力度加大)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被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污染防治被列入三大攻坚战之一;污染防治七大战役正陆续打响;环保督察专项行动力度持续加大。据上证报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7家上市公司受到环保处罚。多位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在各方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将开启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周期。
构建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再次强化“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今年4月,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先后挂牌。深化机构改革,有助于治愈生态环保领域“九龙治水”的沉疴。这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2018年,污染防治七大战役正式打响,蓝天保卫战成为重中之重。环保税顺利开征,排污许可制度进一步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展开,环保督察持续深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生态环保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内容和提法出现。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可能也会有一些新的措施。
环保督察力度不断加大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从推出的那一刻起就定位于高规格。
不到两年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31个省(区、市)存在环境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覆盖式的督察,解决了8万多个环境问题;问责了18199名党政领导干部(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875人)。同时,26个省份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省级层面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部公开信息显示,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罚款约14.3亿元;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
按照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的说法,环保督察就是奔着问题和责任去的,将督察问题、解决问题、压实责任作为重中之重。
进入2018年,环保督察整治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7家上市公司收到各地环保局出具的环保罚单,而去年同期仅为1家,其中折射出相关部门从严治理环境的坚决态度。
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生态环境部重拳打击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今年4月20日到23日,该部就接连查处7宗违法问题;5月7日又联合住建部启动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5月9日启动“清废行动2018”确保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等。
在督察工作推动下,长效机制也在完善。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环保督察要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的精神,咬住了就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