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6月18日,银保监会公布了5月末相关金融数据。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前5个月实现净利润8555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资本充足率为13.6%,流动性覆盖率为125%,不良贷款余额为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拨备覆盖率为183%。
据悉,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结构持续优化,增加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同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压缩通道业务,缩短融资链条。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为250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本外币贷款为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长14.2%。
但与一季度相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0.1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15%,拨备覆盖率下降8.28%。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机构运行稳健,风险可控。经过综合治理,银行业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不规范行为得到初步遏制。目前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和流动性储备充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宏观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一方面,宏观经济指标数据也有走弱现象,且中美贸易摩擦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鼓励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暴露,让资产质量更加真实。”
董希淼认为,不良贷款消耗拨备,覆盖率下降属于正常现象,目前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
同样,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也认为,不良数据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行业资产质量的恶化,它只是对显性不良的进一步确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有所提升,一方面可能与商业银行的核销力度有关,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关于不良认定标准趋严,带来不良贷款余额规模的增长。从不良率的前瞻性指标来看,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等先行指标持续好转对资产质量改善形成支撑,所以资产质量实际上是正在稳中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