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监管层已明确发出禁令,但消费贷、装修贷等“马甲”品种仍在为买房首付提供资金。叫停首付贷,真能落地吗?
[暗访]
监管风声趋紧,首付贷能否真的偃旗息鼓?
3月21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中天置业房地产公司,询问是否提供首付贷。接待记者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如需30万元首付,且在北京无不动产,那么中介公司可帮忙包装身份向银行申请无抵押信用贷款,但不能告诉银行贷款用于首付,而要说用于消费或是房产装修”。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客户只需提供个人的工作证明、银行流水、征信报告、学历证明和公积金卡。即使是那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中介公司也可通过内部渠道进行“包装”,保证客户向银行一次性申请贷款成功,但“包装”需付服务费。
以30万元现金贷款为例,中介公司帮客户向银行贷款时,3年期贷款年利率为10%,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即30万元现金贷款分36期还,每期需还1.05万元,所有还清共计37.8万元,其中中介公司收取2%中介费,即6000元。
记者随即又询问了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据了解,97房贷网、博民易贷、易贷网等多家贷款公司推出的贷款产品,仍可起到“首付贷”的作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一些包裹在不同名目中用于首付的借贷产品,不排除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但发现和识别又有一定困难,尤其是一些通过消费贷款等产品借到的资金,无法追踪其资金流向,仍可能流向楼市,从监管层面很难对首付贷进行“一刀切”管控。
[问题]
杠杆翻番,首付贷将引发更多不可控的风险
张大伟告诉记者,使用首付贷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两类:
一是想买一套房子,前一套房子要卖掉,但存在一个时间差,需资金来周转,可能需要过桥资金,就想到首付贷,这类大概占到三四成;
二是在某些城市出现了一些融资投机的购房者,因无能力购房,借助信贷杠杆降低门槛。“但很难判断购房者是用来自住还是投资。”
让原本没能力购房的人有了购房资格,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张大伟介绍,一般的按揭贷款会在房本上留一个他项权利证的抵押,这样就不能无限制做抵押,但首付贷更多的是信用贷,不需要确权,也不需要做他人权利登记,极端情况下可以在很多地方重复做首付贷。而且首付贷又不像银行的消费贷能在央行系统查到资金流向,一旦市场出现较多不可控的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就会非常大。
以两成首付购买一套100万元的房子为例,一般买房者需向银行贷款80万,自付20万,杠杆为5倍。而有了首付贷,买房者首付部分能再贷款10万,共贷款90万,自付只需10万,杠杆就变成了10倍。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孙维说,首付贷买房,没有本金或是只有很少的本金付出,赌的是房价一路上涨,如房价下跌,就有可能出现弃房,这给投机者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他们的成本,而给真正的放贷机构带来了风险,也会使风险波及银行。
[出招]
模糊地带需加紧完善监管,银行应加强审核客户首付来源
“互联网金融创新灰色地带要尽可能限制,不应该进行投机炒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首付贷的出现,尤其是通过P2P公司进行首付贷的行为,恰恰说明了监管层面在一些领域的缺位。
“想要叫停首付贷,首先应当明确要求银行、中介机构等正规机构不参与其中。”张大伟认为,相关部门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进行清理整顿。
银行自身也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曾刚认为,银行应加强对客户首付资金来源的监控和关注。原则上,银行要加强对放贷的审核,评价借款人偿付能力,坚持贷款发放标准。
目前,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明确要求,房贷者事前要签署声明,承诺首付部分为自有资金。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行在发放购房贷款时,会对贷款人的首付款进行详细核实,一旦发现使用首付贷产品,将不允许其按揭。但银行人士坦言,银行在贷款时,不可能杜绝首付贷,因为银行不掌握全部信息。让信息对称起来,才可能真正防止首付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