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德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达2.9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89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6个(其中优势特色产业园项目1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此外,西湖通过撬动金融资本争取资金8000万元。西洞庭正在争取农发行贷款1.2亿元,桃源、澧县即将获得亚开行贷款近1.1亿元。常德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一,连续12年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并迎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工作视察和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会议在常德召开。主要做法是:
一是规范项目管理。开展“规范管理提质年”活动,土地治理项目管理要求规划设计按照“三下三上”要求深入现场踏勘,反复征求意见,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方案采取室内、室外相结合方式进行评审;项目实施落实“三位一体”工程质量控制机制,保证实时监督监理。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坚持“一二三四”原则,即掌握政策“一根准绳”,把握选项申报、验收报账“两个关口”,遵循“深入企业但不深交老板、服务项目但不服从老板、维护政策但不为难老板”三项原则,确保“不得不合条件立项,不得不经报批调整,不得不达标准验收,不得不依规程报账”四个不得。出台“规范管理20条”及“规范管理20条违规处理办法”,作为今后项目资金管理的红线、底线、高压线,用以强化“规范管理提质年”活动的落地执行。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工程预算评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合同管理、财务会计核算、项目资金拨付等关键点。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融合的机制,实现资金与项目管理的无缝对接。制定项目资金的内审制度,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三是推进工作创新。在项目创新上,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大胆创新投融资模式改革,改变以往以财政资金为主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单一路径,撬动金融资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西湖成功撬动金融资本8000万元,成为常德市首个高标准农田创新投融资模式试点项目。召开银企座谈会,协调到位贷款1.34亿元,并成功引入外资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在布局创新上,在2017年项目规划设计中,实行新的项目布局,坚持两类项目相结合,以产业化为主导,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实际做好撬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抓好涉农资金整合,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工艺创新上,在全市大力推广透水性混凝土、舒布洛克护砌、块石干砌式浆砌工艺,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工艺水平;成立土地治理项目工艺技术科研攻关小组,参观学习新工艺技术,开展技术攻坚,组织汉寿县、澧县、石门县项目负责人赴南京学习考察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目前已在桃源优势特色产业园中试点了此技术。在标识创新上,设计使用产业化及设备设施新标识,使用统一标识、统一编号,杜绝以旧顶新,便于检查验收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