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理顺市体育中心的经费预算管理体制,促进体育中心更好地为市民提供公益服务。近日,珠海市财政局、市文体旅游局和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赴市体育中心开展现场调研,共商改革。
珠海市体育中心现有在岗人员72人,退休人员26人,临聘人员105人;目前核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核岗不核员的编制模式。由于历史原因,体育中心在职人员待遇低于同类事业单位平均约1000元/月,薪酬待遇不合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据市体育中心反映,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提供公益性服务与考核经营创收之间的矛盾。作为珠海市最大的公益性、服务性场所,承担着全民健身任务,实行公益性免费开放与兼顾经营创收之间的矛盾让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无所适从。二是体育中心改制后级别下降(管理六级改为管理七级),管理人员丧失晋升途径,思想波动大,人才流失严重。三是设施老化导致维修成本上升,而财政定额补助没有随之同步提高,影响了场地的日常维修和保洁质量。四是市属单位补发年度绩效奖励工资后,体育中心由于年度部门预算中没有该项预算,并未按时补发以前年度的绩效工资。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理顺体育中心管理体制问题。鉴于体育中心和其他定额补助单位不一样,既实行定额补助机制,又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且不核定在岗人员,导致临聘人员经费管理缺乏政策依据,财政管理难度大。为此,应对职工管理进行定岗定员并且有合理的政策依据。体制改革路径可以考虑:一种是按纯公益性质,需由市编办核定为公益一类单位,全员定编,完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经费与经营收入脱钩,由财政全额供给;另一种是延续公益二类单位性质,财政定额核补,但需市编办明确岗位设置和人员数量,对于临聘人员的招聘、管理、退出要制定政策性文件,用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并作为向市财政局申请人员经费的依据。
其次,全免费开放服务的条件还不成熟。一方面是管理体制还未理顺,人员管理和经费核定缺乏政策依据;另一方面是受惠群体不均衡,体育中心全免费开放辐射范围仅覆盖中心城区市民,西区和海岛的市民很难享受到,全免费开放没有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还有更迫切的民生问题,比如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等,需要公共财政加大投入,群体诉求不一致,所以全免费措施目前并不合适,建议由低收费逐步过渡到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