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滦县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全县产业布局,聚焦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成“1+4+X”人才工作体系,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工作体系建设
1
抓好顶层设计。
滦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深入考察江苏昆山、太仓,浙江台州等地人才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站位全局,谋划长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意见》和配套文件,涵盖了“组织机构、优惠政策、意见办法、活动方案”等四大类30项内容,形成了“1+4+X”人才制度体系。
2
构建齐抓共管人才工作新格局。
调整充实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经济开发区、商务局等经济部门充实进成员单位,形成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动实施的机制。建立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成立五个专项人才工作组,建立人才工作者队伍。每年至少召开2次人才工作例会,研究部署人才工作,构建了人才工作新格局。
3
整合人才扶持政策。
牵头人社局、科技局、商务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拔尖人才选拔管理、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的意见,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企业发展引导资金、创业扶持资金、科技帮扶经费等有效整合,每年1000万元打捆使用,扶持各类人才在滦创新创业。
4
建立人才荣誉激励制度。
定期开展拔尖人才、科技创新单位、先进工作者评选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激情。今年评选了第十批县管拔尖人才10名,每人每年奖励10000元,并组织人才参观考察、免费体检,在人才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经费补助、资金奖励。
2
坚持多元化服务,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坚持多方联系人才与服务人才并重,不断扩大人才工作影响力。
1
“走出去”交流。
深入京津沪等地开展本籍在外高端人才交流会、专家企业家联谊会等活动,今年以来共联系在外高层次人才近300名,邀请了114人出席活动,推介宣传滦县,运用优秀人才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经验等为县域发展建言献策。
2
“引进来”对接。
先后开展了“滦县籍英才常回家看看”、“百家高校院所专家学者走进滦州”、“京津专家服务基层”等活动,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等方面技术难题。邀请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来滦,累计组织县内400余人次参加面对面交流活动。
3
“主动式”走访。
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走访县内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型企业,上门了解实际困难和人才需求,帮助人才解决各类问题123个,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解除后顾之忧。
4
“亲情化”联系。
下发《建立县委常委联系拔尖人才制度的通知》、《县级领导干部专家人才联系卡》等,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至少联系2-3名重点人才,宣传县委决策部署,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5
“暖心式”慰问。
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亲属,帮助解决问题,增强在外人才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通过贺卡、微信等形式向在外滦县籍人才及在县内工作的外地专家送去问候,加强联系,增进感情。
3
坚持多措并举,激发人才工作活力
一方面,千方百计“筑巢”。
1
打造众创空间。
创办科创大厦,引进京津人才智力资本建立了瑞德企业孵化器、滦星科创、烯润众创空间等,推进了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培育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40家。
2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鼓励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已建成20家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
3
推进产学研合作。
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已有50多家县内企事业单位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校企”人才合作模式。已建成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7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和一批科技型企业。
另一方面,精准对接“引才”。
1
针对项目引才。
根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进人才,组织高层次人才与企业对接。滦县创新通恒、海德生物、宝乐智能等项目,都引来成建制的研发团队。
2
柔性引才。
通过兼职、咨询讲座、技术指导、假日博士等方式途径,柔性引进国内外专家96名,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
招聘会引才。
组织企业通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技术交流活动招聘急需人才,先后为庞大汽贸集团、伊利乳业等20多家企业引进高端人才100余名。
4
以才引才。
借助滦县籍在外人才、来滦创业成功人士等资源,引进急需的“高、精、尖”人才12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