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期待未来五年生活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0-29 15:00:11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刘斐 史林静)预定于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建议不仅勾勒出2016-202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也关乎每一个中国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对此心怀憧憬和期待。

  创业创新者“未来更忙碌”

  “90后”甘肃人赵子然的“未来五年”必将在忙碌与希望中度过,这一点他很清楚。

  他和朋友半年多前创办的无人机航拍综合服务平台“航拍中国”互联网项目,目前已积累了5万用户,公司运营进入正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创业创新舞台广阔。无人机正是闪烁着“创业”“创新”光芒的“中国智造”新标签。

  “无人机行业的大门只是刚刚打开了一个缝,在不久的将来,市场势必更加广阔。”赵子然说。

  当下的中国正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推进简政放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

  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改革的主旋律。鼓励创新创业,是通过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体现。人们普遍认为,激励创业创新的措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有更多体现。

  “按照规定,所有飞行都需要申报计划。可目前政策监管并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强,很多从事航拍的并没有申报。”赵子然说,“希望相关政策能够更加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双创经济”将激活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让中国经济始终勃勃生机,同时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城乡生活“越来越红火”

  “大棚面积扩大到5亩左右;每年开车去旅游几天;家里小楼小院装修升个级。”郑明水细数属于自己的“十三五”蓝图。

  距洛阳100公里开外的河南中牟县官渡镇大马寨村村农民郑明水有三亩钢架大棚种果蔬,一年纯收入10万多元。

  “我家有19个车轱辘,小院儿停得满满当当!”老郑掰着指头说,三轮车1辆、两轮电瓶车1辆、小四轮1辆、拖拉机1辆,最近还买了辆国产吉利牌小轿车。

  同样乐滋滋的还有48岁的高级技师杨文革,他是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去年,借助洛轴棚户区改造工程,老杨一家三口住了40多年的房子“升级了”,和房子一起“升级”的还有工资福利,谈起增长了3倍的收入,老杨说:“做梦也会笑。”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改善成果卓著。中共十八大首提收入倍增,三中全会将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时间节点确立在2020年,由此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去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正逐步抵近2020年的目标——即按扣除通胀因素的可比价格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18万元。

  尽管老杨和老郑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农民,一个住城里,一个住乡下,但日子都是过得越来越红火。

  据悉,“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幅用于民生改善,政策将着力布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息息相关之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未来5年,要将民生指标逐项分解细化,采取强力措施一项项落实。

  对美丽中国“有信心”

  25岁的杭州姑娘王玉玺感觉,这几年杭州的蓝天白云比过去少了许多。

  在北京生活已有6年的小马也有同感,她说:“当出门就要戴口罩时,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呢?”

  不达标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为差级的地下水水质,无不牵动着中国民众的神经。

  中国已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直指大气污染、水污染。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国情问题研究专家胡鞍钢认为,“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国第一个通篇贯穿绿色发展理念与举措的五年规划,将是中国第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基调的五年规划。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民众将在切实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拥有更多获得感。

  一直以来,中国针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重心在城市,对农村关注较少。但生态中国建设,乡村不能缺位。

  郑明水世代居住的村子三年前还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水泥马路从村民家门口直通大棚基地,沿路是新翻修的水渠。

  据悉,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更多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日前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增完成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

  “‘十三五’之后,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这将是美丽杭州、美丽中国的最好注脚。”王玉玺说,“建设生态中国,我有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