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泳场停业改造,昔日的救生圈,散落在泳池中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对于市人大代表的建议,有关方面召开协调会提出整改方案
备受关注的西郊泳场改造项目,一二期共投入接近1.5亿元,却遭到广州市人大代表质疑:“标准泳池”达不到标准,周边疏散、通道空间不足,同时还存在安全风险。为此,广州市体育局组织荔湾区体育局、建设局、设计方、代表及专家召开协调会,针对目前方案存在的缺陷,将在现状基础上尽量进行整改完善。
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认为,广州市体育局的答复没有具体方案。他要求,市体育局公开具体整改方案供专家讨论再建。
质疑
人大代表:泳池不符合比赛标准
荔湾区是我国知名的游泳之乡,培养出了许多游泳健将,然而,为数不多的、能够满足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西郊泳场,却在2012年起的改造中,遭到多位人大代表和专家的质疑。
“从2012年开始出改造方案,四年了,我提了6次建议,1次代表公开询问,1次写信向领导反映,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方案几经修改,仍为代表质疑:5.4万平方米的西郊泳场,一期两个游泳池的建设费是6000多万元,二期单室内游泳馆的建设费达9000万元。花了1.5个亿,改造后却没有一个达到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国家标准规范的泳池是25米×50米,西郊泳场实际建成的泳池是26米×50米。
“以前的泳池是标准泳池,运动员训练的成绩是认可的,但是改造后的泳池,达不到标准。新建的恒温泳池因为融合了跳水功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市人大代表李志明说。
专家表示,与水打交道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26米×50米规格的泳池。华南师范大学游泳场馆建设专家曲明表示:“即便是建设大众化的场馆,也不能这么不专业。在这样的泳池比赛,成绩是无效的,相当于把泳场的比赛功能给取消了。”
一名荔湾区小学任教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可以在西郊泳场训练小朋友,现在荔湾区内只有一中一个地方可以训练和比赛。”
在新建的室内恒温馆记者看到,馆场已经初露雏形,两层楼高的恒温馆中,跳水台已经搭建完成,泳池也挖好了。但是这个泳池和普通泳池不太一样,泳池靠近跳台一侧有4米深,比另一侧的泳池深了近1倍,而且中间没有斜坡进行过度。
华南师范大学游泳场馆建设专家曲明表示,这样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即便是设计浮桥拦截,也存在风险,一旦有人掉下去,就有可能产生意外。”
广州市游泳队总教练吴军强与水打了47年的交道,他对恒温馆的安全性也有疑问。“作为区级游泳队,训练目标为6-10岁的孩子,到了市队,是10-15岁的孩子,省队的,是15-20岁的孩子。而6-10岁的孩子,身高普遍在1.3米到1.4米,现在建的是2米多深,太危险了,应该要垫高,以1.2米为宜。”
“游泳池和跳水池最好切断,否则只要有一个孩子掉进去了,就为时已晚。”吴军强以哈尔滨为例,当地双池合一的泳池上训练课时就发生过两名小学生掉落跳水池溺亡的事故,后来场馆也拆除了。
回应
市体育局:根据建议将继续改造
11月3日,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10月30日他收到了广州市体育局的网上答复函。在这份《广州市体育局关于市人大第十四届五次会议闭会期间第20153000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中,广州市体育局表示,针对李志明、陈安薇等代表、专家提出的专业建议,将继续对泳池改造。
答复称,对已建成的不符合行业规范标准的,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进行整改。将实际建成的26米×50米的室外泳池,改建为标准规范的25米×50米游泳池。并按国家游泳场馆建设的标准执行整改:两边池壁为池水回流式、两头出发台标准化、池底标志线、周边预留空间等按照标准泳池相应的配套空间等进行整改。
答复同时称,根据场馆兼顾对外开放(非游泳专业人员居多)和青少年业余训练(以6-10岁年龄段少年儿童为主)的实际,将池深过深的泳池进行垫高,深度由原来的2.3米改为1.2-1.5米,为市民提供安全的健身训练场所。对兼顾游泳、跳水功能的恒温游泳馆内泳池的两个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防止游客从较浅的游泳区域进入较深的跳水区域,杜绝安全隐患。
此外,针对场馆周边退让距离不能满足赛事的建议,广州市体育局表示,对具备举办赛事活动功能的场馆,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将根据场地现有条件进行改建,不能脱离场地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赛事级别。对于不具备举办赛事活动功能的场馆,建议强化其全民健身和业余训练功能。
广州市体育局副巡视员吴先浪此前调研表示,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西郊泳场的设计建设确实存在缺陷,但目前已经完成的建设要全部拆除重建不现实。
链接
广州人均活动场地少 市民难寻健身处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广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38平方米,远远落后发达国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动辄1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
根据公开数据,广州市97.3%体育场所位于学校、小区内,这些设施不对外公开,仅仅针对特定全体,同时收费高昂。公共体育设施仅剩广州体育局管理的2.7%体育设施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市民难寻健身地方的困境。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从2000年起,把全市中小学校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列为重点督办事项,然而,15年过去,因为各种原因,广州市学校体育场何时有序合理逐步开放依然没有时间表。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