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中国拟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约束银行定价
来源:网易网站 发布时间:2015-11-05 16:08:44
央行放开银行存款利率后,将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约束银行定价行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首次公开宣布被用于利率调控目标。

(原标题:中国拟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约束银行定价 数量工具未随利率市场化退出)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央行上月“双降”同时彻底放开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管制,并公开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为主的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目标。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周三,中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后宣布,要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激励约束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行为。此举意味着,央行放开银行存款定价权后,仍然保留了有力手段对银行定价行为进行约束,防止出现高息揽储。

此举显示,中国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无意让传统的数量型政策工具推出舞台。这也是是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首次公开宣布被用于利率调控。此前,央行曾定向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引导银行贷款投向。

中国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目前央行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利率为1.62%。调整准备金率可以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和负债成本。

“这当然是数量型工具控制价格型工具。”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说。他认为,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如果哪家银行高息揽存,央行就提高该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哪家银行的存款定价让央行满意,央行就可能定向下调存准率。“这就好比,如果粮价过高或过低,政府会通过投放或收储来保持合理价格。”

“看不见的手”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可以动用的政策工具之一,在执行时会参考一系列指标,比如过去会参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那么未来,央行可能会把利率定价行为也纳入量化考虑,不仅是贷款利率,银行在存款利率上的定价表现,也会包含其中。

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型显然对今后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资金价格这一“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不过,在中国央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之后,监管层的表态更侧重于强调“调控”与“管理”。"利率市场化并非一放了之,利率仍然是需要调控的," 央行副行长易纲此前在人民银行网站上刊出的新闻稿里表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数量型的工具,但央行用于激励约束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行为时,是定向操作而非总量控制,所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个总量调控工具的作用弱化了。

“从数量型工具转换到价格型工具,需要一个过程,监管部门放权也需要一个过程。”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