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告别“单日”模式 消费走强助力中国经济再平衡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1-06 20:43:45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吕冬)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即将到来,这场由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引爆的中国消费时点正逐步从24小时的购物血拼延伸至一连数日的消费盛宴。 一进入11月,北京地铁灯箱、换乘站点通道墙壁就被各大电商的促销广告占据,提醒人们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做好准备。电商们也会在不同时段向手机用户推送消息,提醒他们实时查看客户端上有没有心仪的商品在打折促销。 京东商城在10月底表示,不希望把促销局限于11月11日当天,刻意压缩消费者的购物节奏,制造抢购的紧迫感,而是通过拉长促销时间提升消费体验。而阿里巴巴则除了延长电商平台的促销时间外,其关联公司蚂蚁金服旗下的消费金融产品蚂蚁花呗还临时提高了对女性用户的消费额度,进一步刺激消费。 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近几年逐步上升,经济的再平衡已经开始发生。”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因为投资在房地产调整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明显减速,使得消费的相对比重上升;此外,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最低工资政策等支持了消费相对稳健的增长。” 中国的消费时代似乎已经到来。高盛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98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正在进入他们一生中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年轻一代的消费偏好与上一代人有明显的不同,这将有利于推动除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可选消费品类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据高盛测算,中国目前有近1.5亿中产阶级,人均年收入达到1.1万美元。此外,中国还有2.3亿的蓝领工人和城市打工者,人均年收入接近6000美元。这两个群体将成为日后驱动中国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该报告还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有一半集中在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长,享乐性消费的支出将扩大,娱乐、信息技术、医疗健康等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增长前景。 虽然未来居民消费将担当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已成共识,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发生速度可能不会有人们预想中那么快。 标准普尔企业评级资深董事兼分析经理卢文正指出,经济放缓让中国的不同行业出现了明显分化,与消费相关的行业明显好于工业和资源类行业。但这些企业的资本支出和再融资能力并没有明显减弱,增速放缓也未明显加速化解产能过剩的步伐。 “政府和银行都在采取措施平缓经济放缓对企业带来的风险,所以尽管经济向消费转型的趋势已经很明朗,但这一转变的过程还是会比较缓慢。”卢文正说。 此外,进一步提升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有赖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刚刚公布的五中全会公报对此提出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就业都可以保证收入的增长,从而为消费提供长期的支撑。”汪涛说。 中国的电商企业们开始意识到,仅双十一单日的消费井喷已不足为奇。双十一结束以后,阿里巴巴、京东和一众垂直电商们还会打造诸如返场促销、年中大促等一个又一个类似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节,从年初到年末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下一篇:证监会提速并购重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