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在 债务水平还在上升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1-06 22:48:43
中新网11月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一些新领域增长潜力释放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债务水平还在上升。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刻的再平衡调整期。中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立足新形势、运用新视角来观察和理解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 2015 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在全球经济分化复杂的大背景下,实现这样的经济增速来之不易。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看,就业保持基本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更为平衡、结构也趋于优化。 更为重要的是,不少经济领域的内生活力在逐步增强,创业、创新浪潮兴起,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很快,民间投资占比较高,投资结构也更为合理。从工业企业利润看,虽然部分省区以及采矿等行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但也有一些省区和行业利润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 《报告》指出,总的来看,弹性较强、市场出清和结构调整较快的区域和行业表现出更强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典型的经济结构调整期特征。中长期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空间都比较大,国内地域差异仍较为明显,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特质没有改变。 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扩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新的双引擎正在发挥作用,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还会进一步释放增长的空间和潜力。短期来看,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累积效应也在逐步显现,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利率低位稳定运行,信贷、债券等融资成本继续下行,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有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报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向潜在产出水平逐步收敛已经历一段时间,各方面对经济增速变化、结构调整、风险释放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这些也都有助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当然也要看到,要把发展空间用足,把增长潜力释放出来,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还面临一些挑战。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总体疲弱并呈现内生化特征,全球贸易增速较低,外部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美联储加息预期导致全球金融资产重新配置,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外部投资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经济看,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向下调整的惯性仍然较大,低效企业占用大量资源的同时,一些新领域增长潜力释放不足,影响了经济活力,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债务水平还在上升。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上的问题。要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改革上进一步取得突破,解决抑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破解阻碍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难题,完善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着力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运用新机制发挥好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培育和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持融资的可持续性,拓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和空间。 《报告》提出,从价格形势看,物价涨幅较低、相对稳定,并呈现结构化特征。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经济存在阶段性下行压力,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低位,总体看物价涨幅低水平运行的概率较大。 在总需求稳中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个别商品价格上涨难以持续推动整体物价水平上行。当前PPI与CPI之间缺口较大。PPI连续四十多个月处在负值区间,反映出传统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矛盾仍比较突出,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CPI涨幅保持低位正增长,反映出消费需求大体稳定,人工成本、服务业价格等具有一定刚性,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等还在上升,并有可能向其他领域传导,物价运行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结构化特征。 需要继续观察和分析物价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关注下一阶段价格走势,在应对上区别对待、抓住重点、多措并举、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