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1-23 17:15:03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常志鹏)从小就有当兵梦的林菁外表是硬汉形象。而作为智慧指挥调度解决方案提供商佳讯飞鸿的董事长,他不仅闯劲十足,就连说话的语速都比一般人快。 1965年出生的林菁毕业于北京中关村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加上中关村改革创新大潮冲击,他毕业前就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 毕业后,林菁先后就职于北京雪花集团和汇佳国际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积累,1995年他与几个伙伴创业,后来成立了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林菁和伙伴们先后做过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医院的病历首页软件等。有一次他们到铁路部门去安装电脑,发现机房都是用电传式打字机在拍发电报,上百台打字机同时工作噪音巨大,说话只有大着嗓门才能听到。林菁想到,为什么不用计算机替代电传设备?按照这个思路,他们生产了第一个产品——智能电传电报终端,替代了机械式电传设备。以后,他们又为铁路部门建成智能人工话务系统,不仅能转接,还能录音、记录。由此,他们成功进入铁路通讯领域。 经过探索和思考,林菁和伙伴们决定投身于通信产业。上世纪末,通信产业的国内市场几乎都是国外通讯厂商的天下。但林菁认定通信和计算机相结合是空白点,用新的信息技术改进通信产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强者为王。林菁说,佳讯刚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全国有几百家企业,既有以哈里斯、西门子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大企业,也有像中软等上市公司,还有几百家小调度机厂,发展到今天行业集中到几家。 “究其原因,是因为技术更新换代极快,跟得上就发展,反之就消亡。”正是深谙于此,佳讯飞鸿特别注重技术与创新,除了在技术上专注于通讯和计算机相结合,专注研发指挥调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外,还融合智能传感、信息采集、无人系统、数据服务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成为有集成创新特点的指挥调度领域领军企业。 林菁说,自己最突出的性格是执着。在管理企业中,正是因为有了执着的目标,才能保证公司有一种文化,凡事贵在坚持。在佳讯飞鸿的500多名员工中,林菁欣慰地看到了同样的执着。20年来,佳讯飞鸿在指挥调度领域深耕细作,获得了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先后承接了不少国家重大专项和北京市的重大科研项目,连续四次获得中关村“最具发展潜力的十佳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林菁对指挥调度产业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了如指掌:从最初的语音调度到多媒体调度,从有线到宽带无线,到工业4.0时代的智慧指挥调度,前端感知由人的信息交互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整个数据传输单元日趋宽带化、移动化,大数据辅助决策,市场也从单点的产品演变成了链条型的产业……这些发展要求团队进一步提高集成创新的本领。 “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对创新尤其如此。”林菁告诉记者,他次日要飞赴德国去参观相关产业成果。他认为,视野开阔会有助于公司更好发展。他自己也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学习,洞察行业发展潮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他还通过参加创业板俱乐部和上市公司协会等活动,寻找与其他机构的互动与合作。 林菁一直忙于发展大客户。目前公司的产品应用于国内外铁路、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电力、海关等多种行业。佳讯飞鸿的产品应用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国庆60周年阅兵、北京奥运安保、上海世博会安保、神舟系列及嫦娥系列通信保障等国家重大事项及科研工程,还为多个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通信保障。目前,公司为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并助力中国高铁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走向世界。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每年都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林菁说,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260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先后承接了国家“863”课题、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专项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 “是资本市场提供了接力棒式的资金支持,才使佳讯飞鸿能脱颖而出。”林菁说,自己必须以一颗饱满的心去迎接挑战,把佳讯飞鸿做得更好。